【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网格
‑
斜板一体化絮凝沉淀池
[0001]本技术涉及沉淀池
,特别是一种网格
‑
斜板一体化絮凝沉淀池。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絮凝沉淀池的絮凝过程及沉淀过程一般分别在两个独立的反应池中进行,占地面积大、基建成本高。为了使投加混凝剂并充分混合后的原水在水流作用下使微絮粒相互接触碰撞以形成更大的絮粒,絮凝过程中的速度梯度G或絮凝流速应逐渐由大到小。常见的絮凝池包括隔板絮凝池、折板絮凝池、网格絮凝池及机械絮凝池,其中,网格絮凝池具有絮凝时间短、构造简单等优点。基于“浅池理论”的斜板沉淀池具有沉淀时间短、沉降效率高等优点。若将网格絮凝池和斜板沉淀池集成于一个反应池中,将有效减小构筑物的占地面积,简化操作流程,提高污水的絮凝沉淀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格
‑
斜板一体化絮凝沉淀池,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网格
‑
斜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格
‑
斜板一体化絮凝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池体,所述沉淀池池体中心设有絮凝筒,所述絮凝筒内设有多层网格板,所述絮凝筒的下端设有第一污泥斗,所述絮凝筒上位于所述网格板的下方连接有进水管,所述絮凝筒外设有导流机构,所述导流机构与所述沉淀池池体内壁之间设有若干斜板,所述导流机构用于将所述絮凝筒的上端出水导流至所述斜板的下方,所述沉淀池池体内位于所述斜板的上方设有溢流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格
‑
斜板一体化絮凝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机构包括水流反射板、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位于所述絮凝筒的外侧,所述导流板的上端位于所述絮凝筒的上方且连接有所述水流反射板,所述导流板与所述絮凝筒的外壁构成有导水渠,所述导水渠的出水端位于所述斜板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网格
‑
斜板一体化絮凝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反射板为倒V型结构,且所述水流反射板与所述导流板一体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网格
‑
斜板一体化絮凝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与所述沉淀池池体的内壁之间安装有所述斜板。5.根据权利要求1
‑
4任一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怡,陈可欣,辜凌云,刘思宇,石娟,余春秀,高东东,梁欢,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