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水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6361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水采集装置,解决了地下水采集装置通常只有一个采集容积,如果需要多次采集,每次采集前,为避免污染样本,还需要对地下水采集装置进行清洗,操作十分繁琐的问题,其结构包括第一绳,所述第一绳底端连接有第一槽型板,第一槽型板底端固定有圆环板,第一槽型板中部安装有第一固定柱,第一固定柱底部连接有第一绕线轮,第一绕线轮一侧安装有第二绕线轮,第一绕线轮外侧缠绕有第二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分层板、第二分层板、第三分层板、第四分层板和圆形侧壁围成三个采集容积,每个容积相互隔离,利用不同水深位置,浮力不同的原理,实现可以单次采集不同深度的地下水样本,操作简单。操作简单。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水采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水文监测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地下水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文监测可以分为地表水监测和地下水监测两种,其中通过对地下水的监测,可以掌握被监测地的地质变化和污染情况,为地质保护和施工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地下水监测通常为采集人员选取监测地,然后通过挖掘地下水采集孔,将采集装置放入到采集孔,收集地下水。
[0003]但是目前地下水采集装置,通常只有一个采集容积,采集作业时,将地下水采集装置沉入需要采集样本的深度,打开采集容积入水口,采集该深度地下水样本,如果需要多次采集,每次采集前,为避免污染样本,还需要将之前采集的样本导出后对地下水采集装置进行清洗,操作十分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地下水采集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地下水采集装置通常只有一个采集容积,如果需要多次采集,每次采集前,为避免污染样本,还需要将之前采集的样本导出后对地下水采集装置进行清洗,操作十分繁琐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水采集装置,包括第一绳,所述第一绳底端连接有第一槽型板,第一槽型板底端固定有圆环板,第一槽型板中部安装有第一固定柱,第一固定柱底部连接有第一绕线轮,第一绕线轮一侧安装有第二绕线轮,第一绕线轮外侧缠绕有第二绳,第二绳底端固定有圆形板,第二绕线轮外侧缠绕有第三绳,第三绳底端连接有导向块,圆形板底端外侧固定有圆形侧壁,圆形板底端中部安装有固定竖板,固定竖板一端固定有弹簧,弹簧远离固定竖板一端连接有卡针,卡针外侧套接有导向板,圆形侧壁底端固定有锥形槽板,圆形侧壁底部安装有第一分层板,圆形侧壁中部固定有第二分层板,圆形侧壁顶部连接有第三分层板,圆形侧壁外侧一端安装有挡水板,挡水板中部固定有浮动块,浮动块底端一侧连接有第二固定柱,第二固定柱底端固定有承重板,第二固定柱底部外侧套接有第三配重块,第三配重块一端连接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中部固定有第二卡板,第一固定板顶部安装有第一卡板,第二固定柱中部外侧套接有第二配重块,第二固定柱顶部外侧连接有第一配重块,第一固定板一端固定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远离第一固定板一端安装有第三固定板,浮动块一端套接有第二槽型板,第一固定板底端固定有保护套,浮动块顶端中部固定有遮挡板
[0006]优选的,所述导向块顶端开设有五个贯穿孔。
[0007]优选的,所述浮动块中部开设有通水孔,圆形侧壁两端开设有进水口,圆形侧壁靠近卡针处开设有通孔。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竖板、弹簧和卡针数量均为两件,呈对称分布。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绳数量为二根,第三绳为金属材质。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本技术通过第一分层板、第二分层板、第三分层板、第四分层板和圆形侧壁围成三个采集容积,每个容积相互隔离,利用不同水深位置,浮力不同的原理,实现可以单次采集不同深度的地下水样本,操作简单。
[0012]本技术结构简单,采用纯机械结构实现三个采集容积的自动采集地下水样本的功能,可以有效避免因为电器老化和短路带来的功能故障,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遮挡板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承重板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挡水板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第二槽型板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第一分层板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技术导向板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第一绳;2、第一槽型板;3、第一固定柱;4、圆环板;5、第一绕线轮;6、第二绕线轮;7、第二绳;8、圆形板;9、导向块;10、圆形侧壁;11、遮挡板;12、浮动块;13、保护套;14、第二固定柱;15、第一配重块;16、第一卡板;17、第一固定板;18、第三绳;19、第二配重块;20、第二卡板;21、第三配重块;22、承重板;23、挡水板;24、第二固定板;25、第三固定板;26、第二槽型板;27、锥形槽板;28、第一分层板;29、第二分层板;30、第三分层板;31、第四分层板;32、固定竖板;33、弹簧;34、卡针;35、导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下水采集装置,包括第一绳1,所述第一绳1底端连接有第一槽型板2,第一槽型板2底端固定有圆环板4,第一槽型板2中部安装有第一固定柱3,第一固定柱3底部连接有第一绕线轮5,第一绕线轮5一侧安装有第二绕线轮6,第一绕线轮5外侧缠绕有第二绳7,第二绳7底端固定有圆形板8,第二绕线轮6外侧缠绕有第三绳18,第三绳18底端连接有导向块9,圆形板8底端外侧固定有圆形侧壁10,圆形板8底端中部安装有固定竖板32,固定竖板32一端固定有弹簧33,弹簧33远离固定竖板32一端连接有卡针34,卡针34外侧套接有导向板35,圆形侧壁10底端固定有锥形槽板27,圆形侧壁10底部安装有第一分层板28,圆形侧壁10中部固定有第二分
层板29,圆形侧壁10顶部连接有第三分层板30,圆形侧壁10外侧一端安装有挡水板23,挡水板23中部固定有浮动块12,浮动块12底端一侧连接有第二固定柱14,第二固定柱14底端固定有承重板22,第二固定柱14底部外侧套接有第三配重块21,第三配重块21一端连接有第一固定板17,第一固定板17中部固定有第二卡板20,第一固定板17顶部安装有第一卡板16,第二固定柱14中部外侧套接有第二配重块19,第二固定柱14顶部外侧连接有第一配重块15,第一固定板17一端固定有第二固定板24,第二固定板24远离第一固定板17一端安装有第三固定板25,浮动块12一端套接有第二槽型板26,第一固定板17底端固定有保护套13,浮动块12顶端中部固定有遮挡板11。
[0024]实施例一,由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给出,浮动块12、第二固定柱14、第一配重块15、第一卡板16、第一固定板17、第二配重块19、第二卡板20、第三配重块21和承重板22共同组成浮力调节结构,随着水深的变化,浮动块12可以带动第二固定柱14的上下移动,第一配重块15、第二配重块19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水采集装置,包括第一绳(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绳(1)底端连接有第一槽型板(2),第一槽型板(2)底端固定有圆环板(4),第一槽型板(2)中部安装有第一固定柱(3),第一固定柱(3)底部连接有第一绕线轮(5),第一绕线轮(5)一侧安装有第二绕线轮(6),第一绕线轮(5)外侧缠绕有第二绳(7),第二绳(7)底端固定有圆形板(8),第二绕线轮(6)外侧缠绕有第三绳(18),第三绳(18)底端连接有导向块(9),圆形板(8)底端外侧固定有圆形侧壁(10),圆形板(8)底端中部安装有固定竖板(32),固定竖板(32)一端固定有弹簧(33),弹簧(33)远离固定竖板(32)一端连接有卡针(34),卡针(34)外侧套接有导向板(35),圆形侧壁(10)底端固定有锥形槽板(27),圆形侧壁(10)底部安装有第一分层板(28),圆形侧壁(10)中部固定有第二分层板(29),圆形侧壁(10)顶部连接有第三分层板(30),圆形侧壁(10)外侧一端安装有挡水板(23),挡水板(23)中部固定有浮动块(12),浮动块(12)底端一侧连接有第二固定柱(14),第二固定柱(14)底端固定有承重板(22),第二固定柱(14)底部外侧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鑫王瑞权韩佰恩王作丰邹川于洋娄倩赵金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