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用的充电顶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6361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手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手表用的充电顶针结构;包括针头、针管和充电面;所述针头插装在针管的内部,所述针管远离针头的一端连接有充电面;所述针头呈梅花头状结构;所述充电面在其侧面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连接有保护壳体,所述保护壳体包覆在充电面的外表面,所述保护壳体与连接块之间设置有防水胶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保护壳体,且与连接块可拆卸连接,一来能够有效保护充电面不被碰撞,二来防止人体汗液的腐蚀,进而确保充电顶针的使用质量;同时,通过在保护壳体与连接块之间设置有防水胶圈,提高充电顶针的防水效果,进而增强充电顶针的使用质量。进而增强充电顶针的使用质量。进而增强充电顶针的使用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手表用的充电顶针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手表
,尤其是一种智能手表用的充电顶针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智能手表领域,智能手表所使用的充电顶针中,充电顶针一般由针头、针管和充电面组成,针头主要与触点进行连接,充电面裸露在手表外表面与皮肤进行接触,需要进行充电时,可采用磁吸的方式连接数据线进行充电;但是,现有的充电顶针主要存在的问题是:(1)由于充电面裸露在手表外表面与皮肤进行接触,一来充电面容易受到人体汗液的腐蚀,二来充电面容易受到碰撞,进而影响充电面的充电效果,此外,水容易经充电面与手表之间的缝隙渗入,导致防水效果不佳,降低充电顶针的使用质量;(2)现有的针头一般为圆柱形结构设置,在连接时的稳定性欠佳,在受到剧烈碰撞时容易与触点脱离,进而影响智能手表的使用质量。
[0003]基于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智能手表用的充电顶针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手表用的充电顶针结构,该结构通过改进后,能够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6]智能手表用的充电顶针结构,包括针头、针管和充电面;
[0007]所述针头插装在针管的内部,所述针管远离针头的一端连接有充电面;所述针头呈梅花头状结构;
[0008]所述充电面在其侧面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连接有保护壳体,所述保护壳体包覆在充电面的外表面,所述保护壳体与连接块之间设置有防水胶圈。
[000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在充电面的侧面圆周设置,所述连接块靠近保护壳体的一端圆周设置有螺纹盲孔,所述保护壳体上连接有与螺纹盲孔螺纹连接的螺纹紧固盖,使得保护壳体能够与连接块螺纹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壳体与连接块之间的端部设置有缺口,所述防水胶圈位于缺口内,所述防水胶圈与连接块粘接固定。
[0011]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壳体的侧面与连接块的侧面齐平设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针管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通过弹簧与针头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在复位状态时针头的三分之一长度插入针管内部,所述弹簧在压缩状态时针头的三分之二长度插入针管内部。
[0013]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壳体与皮肤的接触面上粘接有纤维层。
[0014]进一步的,所述针头的材质为铜,所述针管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充电面的直径为2.0mm。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1、本技术通过设有保护壳体,且与连接块可拆卸连接,一来能够有效保护充电面不被碰撞,二来防止人体汗液的腐蚀,进而确保充电顶针的使用质量;同时,通过在保护壳体与连接块之间设置有防水胶圈,提高充电顶针的防水效果,进而增强充电顶针的使用质量;
[0017]2、通过将针头设置为梅花头状结构,梅花头状针头为接触PCB或者触点的接触点,该形状针头能更好更稳定的接触PCB触点,保持充电或者数据传输的稳定性,进而确保智能手表的使用质量;使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针头;2、针管;21、固定块;22、弹簧;3、充电面;31、连接块;4、保护壳体;41、螺纹紧固盖;5、防水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22]如图1

2所示,智能手表用的充电顶针结构,包括针头1、针管2和充电面3;所述针头1插装在针管2的内部,所述针管2远离针头1的一端连接有充电面3;所述针头1呈梅花头状结构;所述充电面3在其侧面连接有连接块31,所述连接块31上连接有保护壳体4,所述保护壳体4包覆在充电面3的外表面,所述保护壳体4与连接块31之间设置有防水胶圈5。
[0023]本技术的使用方法为:连接充电顶针,在弹簧22的作用下,针头1能够挤压连接触点,且梅花头状结构的针头1能够与触点更加稳定连接;需要进行充电时,可螺纹拧开螺纹紧固盖41,将充电面3裸露出来,并采用磁吸的方式以及数据线对其进行充电,完成充电后,可将螺纹紧固盖41安装回去。需要指出的是,现有技术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一来充电面3容易受到人体汗液的腐蚀,二来充电面3容易受到碰撞,进而影响充电面3的充电效果,此外,水容易经充电面3与手表之间的缝隙渗入,导致防水效果不佳;故而,通过本申请的改进后,设有保护壳体4,且与连接块31可拆卸连接,一来能够有效保护充电面3不被直接碰撞,二来防止人体汗液的腐蚀,进而确保充电顶针的使用质量;同时,通过在保护壳体4与连接块31之间设置有防水胶圈5,进而提高充电顶针的防水效果。
[0024]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现有的针头1一般为圆柱形结构设置,在连接时的稳定性欠佳,在受到剧烈碰撞时容易与触点脱离,进而影响智能手表的使用质量;故而,通过本申请的改进后,将针头1设置为梅花头状结构,梅花头状针头1为接触PCB或者触点的接触点,该形状针头1能更好更稳定的接触PCB触点,保持充电或者数据传输的稳定性,进而确保智能手表的使用质量。
[0025]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块31在充电面3的侧面圆周设置,所述连接块31靠近保护壳体4的一端圆周设置有螺纹盲孔,所述保护壳体4上连接有与螺纹盲孔螺纹连接的螺纹紧固盖41,使得保护壳体4能够与连接块31螺纹连接。该设置的目的是,使得保护壳体4与连接块31能够可拆卸连接,充电时,拆卸保护壳体4,不影响使用,不充电时,安装保护壳体4能够有效对充电面3进行保护,能够延长充电顶针的使用寿命。
[0026]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保护壳体4与连接块31之间的端部设置有缺口,所述防水胶圈5位于缺口内,所述防水胶圈5与连接块31粘接固定。在此处设置防水胶圈5,在不影响保护壳体4与连接块31连接的前提下,能够进一步增强顶针结构的防水性能,进而提高顶针的使用质量。
[0027]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保护壳体4的侧面与连接块31的侧面齐平设置。可减少缝隙,增强防水效果,同时,还可增强安装的美观效果。
[0028]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针管2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块21,所述固定块21通过弹簧22与针头1固定连接,所述弹簧22在复位状态时针头1的三分之一长度插入针管2内部,所述弹簧22在压缩状态时针头1的三分之二长度插入针管2内部。通过采用弹簧22的挤压连接,能够使得针头1连接更加可靠稳定,并保证针头1在任何状态下均不会脱离针管2,确保电性连接。
[0029]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保护壳体4与皮肤的接触面上粘接有纤维层。通过设有纤维层,能够使其更好的贴合人体皮肤,并增强用户佩戴手表时的舒适感。
[0030]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针头1的材质为铜,所述针管2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充电面3的直径为2.0mm。2.0mm的充电面3能够提高充电效率,同时,不锈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手表用的充电顶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针头、针管和充电面;所述针头插装在针管的内部,所述针管远离针头的一端连接有充电面;所述针头呈梅花头状结构;所述充电面在其侧面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连接有保护壳体,所述保护壳体包覆在充电面的外表面,所述保护壳体与连接块之间设置有防水胶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表用的充电顶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在充电面的侧面圆周设置,所述连接块靠近保护壳体的一端圆周设置有螺纹盲孔,所述保护壳体上连接有与螺纹盲孔螺纹连接的螺纹紧固盖,使得保护壳体能够与连接块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表用的充电顶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体与连接块之间的端部设置有缺口,所述防水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威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连亘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