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辅助驾驶大光圈热像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6265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红外光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车用辅助驾驶大光圈热像镜头,从物方到像方依次设置光阑、第一透镜、第二透镜,沿光轴从物方到像方,第一透镜的两面依次为第一物侧面和第一像侧面,第二透镜的两面依次为第二物侧面和第二像侧面,第一透镜的第一物侧面和第一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二透镜的第二物侧面为二元超表面非球面,第二透镜的第二像侧面为非球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得到的一种车用辅助驾驶大光圈热像镜头,采用两个透镜设计,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同时利用合理设计实现了镜头的大光圈,同时具有良好的透过率和分辨率,性能高,满足车载辅助驾驶的使用需求。足车载辅助驾驶的使用需求。足车载辅助驾驶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辅助驾驶大光圈热像镜头


[0001]本技术涉及红外光学
,尤其是一种车用辅助驾驶大光圈热像镜头。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智能化进程不断加快,汽车夜间辅助驾驶对镜头的需求不断增加,进而对镜头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现有的车载热像镜头一般采用三片以上的透镜,使得镜头结构比较复杂,并且在比较大的物距范围内不能同时成像清晰。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对车载镜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目前市面上的类似产品普遍存在解像品质低,成本高的缺点,而且市场上镜头类产品大多使用玻璃镜片,虽然玻璃镜片具有折射率高、硬度高、相对耐磨、化学性质稳定,耐腐蚀的优点,但是其缺点也很明显,即夜晚无法使用,所以现有夜间使用的热像镜头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车用辅助驾驶大光圈热像镜头,其结构简单,具有大光圈、分辨率高及生产成本低等特点。
[000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辅助驾驶大光圈热像镜头,从物方到像方依次设置光阑、第一透镜、第二透镜,沿光轴从物方到像方,第一透镜的两面依次为第一物侧面和第一像侧面,第二透镜的两面依次为第二物侧面和第二像侧面,第一透镜的第一物侧面和第一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二透镜的第二物侧面为二元超表面非球面,第二透镜的第二像侧面为非球面;所述第一透镜的第一物侧面的拟合半径为9.5mm,第一像侧面的拟合半径为9.29mm,第二透镜的第二物侧面的拟合半径为

14.48mm,第二像侧面的拟合半径为

9.5mm;第一透镜的第一物侧面与第一像侧面之间间隔3.9mm,第一透镜的第一像侧面与第二透镜的第二物侧面之间间隔1.78mm,第二透镜的第二物侧面与第二像侧面之间间隔5.8mm,所述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材质为IG6。
[0005]作为优化,所述第一透镜的第一物侧面的非球面系数为,二阶项:

0.0000614,四阶项:

0.000000187,六阶项:

0.0000000636;所述第一透镜的第一像侧面的非球面系数为,二阶项:0.000445,四阶项:0.00000927,六阶项:

0.000000236;所述第二透镜的第二物侧面的非球面系数为,二阶项:

0.000654,四阶项:0.00000232,六阶项:

0.0000014;所述第二透镜的第二像侧面的非球面系数为,二阶项:

0.000051,四阶项:

0.000000429,六阶项:0.00000000598。
[0006]作为优化,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表面均镀有增透膜。
[0007]本技术所得到的一种车用辅助驾驶大光圈热像镜头,采用两个透镜设计,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同时利用合理设计实现了镜头的大光圈,同时具有良好的透过率和分辨率,性能高,满足车载辅助驾驶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的光路示意图;
[0009]图2为本技术的镜头在20℃工作环境中的MTF图;
[0010]图3为本技术的镜头在20℃工作环境中的Spot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12]实施例1:
[0013]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辅助驾驶大光圈热像镜头,从物方到像方依次设置光阑1、第一透镜2、第二透镜3,沿光轴从物方到像方,第一透镜2的两面依次为第一物侧面和第一像侧面,第二透镜3的两面依次为第二物侧面和第二像侧面,第一透镜2的第一物侧面和第一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二透镜3的第二物侧面为二元超表面非球面,第二透镜3的第二像侧面为非球面;所述第一透镜2的第一物侧面的拟合半径为9.5mm,第一像侧面的拟合半径为9.29mm,第二透镜3的第二物侧面的拟合半径为

14.48mm,第二像侧面的拟合半径为

9.5mm;第一透镜2的第一物侧面与第一像侧面之间间隔3.9mm,第一透镜2的第一像侧面与第二透镜3的第二物侧面之间间隔1.78mm,第二透镜3的第二物侧面与第二像侧面之间间隔5.8mm,所述第一透镜2和第二透镜3的材质为IG6。
[0014]其中光阑1为现有产品,具体结构不在此进行赘述。第一透镜2、第二透镜3均为红外晶体非球面镜片,其中第一透镜2的第一物侧面、第一像侧面及第二透镜3的第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采用红外晶体非球面技术加工,第二透镜3的第二物侧面为二元超表面非球面,即为采用二元超表面技术和红外晶体非球面技术加工。关于红外晶体非球面技术及二元超表面技术均为现有成熟技术。在第二透镜3的第二像侧面后设置锗保护窗口。所述锗保护窗口为现有产品,具体结构不在此进行赘述。
[0015]所述第一透镜2的第一物侧面的非球面系数为,二阶项:

0.0000614,四阶项:

0.000000187,六阶项:

0.0000000636;所述第一透镜2的第一像侧面的非球面系数为,二阶项:0.000445,四阶项:0.00000927,六阶项:

0.000000236;所述第二透镜3的第二物侧面的非球面系数为,二阶项:

0.000654,四阶项:0.00000232,六阶项:

0.0000014;所述第二透镜3的第二像侧面的非球面系数为,二阶项:

0.000051,四阶项:

0.000000429,六阶项:0.00000000598。
[0016]所述第一透镜2、第二透镜3表面均镀有增透膜。
[0017]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第一透镜2、第二透镜3的非球面和二元面设计,可以实现将光阑1设置在第一透镜2的物方一侧,从而实现大光圈,采用非球面的系数设定,实现两个透镜就可以完成成像,且具有分辨率高,增透膜可以提升透光率和成像品质,最终使得整个镜头结构简单紧凑,性能优越。两个透镜均采用晶体材料,具有光学性质稳定,抗冲击力强、透光率高、重量轻等特点。
[0018]本实施例所得的镜头可达如下参数指标:
[0019]焦距:9.7mm,焦距误差:9.7mm
±
5%;
[0020]F/#:1.0,F数误差:1.0
±
0.1;
[0021]工作波段:8

12μm;
[0022]透过率:大于91%(AR);
[0023]调制传递函数:30lp/mm>0.3;
[0024]分辨率:384
×
288 17μm;
[0025]视场角:D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辅助驾驶大光圈热像镜头,其特征是:从物方到像方依次设置光阑、第一透镜、第二透镜,沿光轴从物方到像方,第一透镜的两面依次为第一物侧面和第一像侧面,第二透镜的两面依次为第二物侧面和第二像侧面,第一透镜的第一物侧面和第一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二透镜的第二物侧面为二元超表面非球面,第二透镜的第二像侧面为非球面;所述第一透镜的第一物侧面的拟合半径为9.5mm,第一像侧面的拟合半径为9.29mm,第二透镜的第二物侧面的拟合半径为

14.48mm,第二像侧面的拟合半径为

9.5mm;第一透镜的第一物侧面与第一像侧面之间间隔3.9mm,第一透镜的第一像侧面与第二透镜的第二物侧面之间间隔1.78mm,第二透镜的第二物侧面与第二像侧面之间间隔5.8mm,所述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材质为IG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辅助驾驶大光圈热像镜头,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透镜的第一物侧面的非球面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增晴
申请(专利权)人:恒烨智能光学桐乡乌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