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水装置用余热利用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5969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水装置用余热利用结构,涉及余热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包括罐体,罐体的内壁靠近下侧位置固定安装有隔板,隔板将罐体内从上至下依次分隔为冷水室和热水室,隔板的左侧边缘位置固定安装有电动控制阀,且电动控制阀安装于罐体的左侧壁上,罐体左右侧面与热水室相对应位置均安装有矩形盒,且左右的矩形盒之间安装有换热机构,矩形盒的前侧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管,罐体的左侧壁上安装有注水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加罐体下侧的换热机构,能够对生产线上产生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增加罐体内水加热功能,满足使用热水的需求,节约资源,且使用环保,同时能够对热水室自动注水,使用更加方便智能。用更加方便智能。用更加方便智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水装置用余热利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余热回收利用
,具体为一种供水装置用余热利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供水装置是用于提供水的设备,在一些工业生产中,需要通过供水装置来提供生活用水或工业用水,这些水多储存与供水罐中。
[0003]现有技术中,供水装置缺乏余热利用结构,供水装置还需要配备加热所需要的水加热器,以满足使用热水的需求,同时,在一些工作生产线中,会产生大量热量,例如蒸汽管、排出的高温尾气等,这些热量直接排出,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使用不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供水装置用余热利用结构,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供水装置用余热利用结构,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内壁靠近下侧位置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罐体内从上至下依次分隔为冷水室和热水室,所述冷水室和热水室下侧位置均安装有排水管,且上下排水管之间通过三通管相连通,所述排水管上均安装有电磁阀,所述隔板的左侧边缘位置固定安装有电动控制阀,且电动控制阀安装于罐体的左侧壁上,所述罐体左右侧面与热水室相对应位置均安装有矩形盒,且左右的矩形盒之间安装有换热机构,所述矩形盒的前侧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管,所述罐体的左侧壁上安装有注水机构。
[0006]进一步的,所述换热机构包括第一机械密封件、导管、减速电机、通孔、布液箱和换热管,所罐体左右侧壁与左右矩形盒相对应位置均通过第一机械密封件安装有导管,且左侧导管的左侧面与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减速电机固定安装于左侧矩形盒的左侧面,所述导管上均开设有通孔,且左右导管相面对的侧面均安装有布液箱,所述布液箱之间安装有换热管。
[0007]进一步的,所述导管为中空结构,且左右导管相面对的侧面为开口结构。
[0008]进一步的,所述布液箱为圆形结构,且换热管沿布液箱周向由内向外均匀布设。
[0009]进一步的,所述减速电机输出轴与左侧导管和左侧矩形盒左侧壁相对应位置安装有第二机械密封件。
[0010]进一步的,所述注水机构包括液位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热水室相对应的罐体左侧壁靠近上下位置均安装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安装于罐体左侧面,且控制器与液位传感器电性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热水室相对应的罐体内与隔板下表面固定安装有隔热膜。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供水装置用余热利用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该供水装置用余热利用结构,通过设置左右连接管、矩形盒和换热机构,能够利用生产线的余热对罐体内热水室中水进行加热,同时换热机构能够在热水室内旋转,使换
热效果更佳,能够对生产线上产生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满足使用热水的需求,节约资源,且使用环保。
[0014]2、该供水装置用余热利用结构,通过设置注水机构对热水室内水进行监测,再通过电动控制阀对热水室进行补水,能够对热水室自动注水,使用更加方便智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换热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罐体;2、隔板;3、冷水室;4、热水室;5、排水管;6、三通管;7、电磁阀;8、电动控制阀;9、矩形盒;10、换热机构;101、第一机械密封件;102、导管;103、减速电机;104、通孔;105、布液箱;106、换热管;11、连接管;12、注水机构;121、液位传感器;122、控制器;13、第二机械密封件;14、隔热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图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供水装置用余热利用结构,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的内壁靠近下侧位置固定安装有隔板2,所述隔板2将罐体1内从上至下依次分隔为冷水室3和热水室4,所述冷水室3和热水室4下侧位置均安装有排水管5,且上下排水管5之间通过三通管6相连通,所述排水管5上均安装有电磁阀7,所述隔板2的左侧边缘位置固定安装有电动控制阀8,且电动控制阀8安装于罐体1的左侧壁上,所述罐体1左右侧面与热水室4相对应位置均安装有矩形盒9,且左右的矩形盒9之间安装有换热机构10,所述矩形盒9的前侧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管11,所述罐体1的左侧壁上安装有注水机构12。
[0021]具体的,所述换热机构10包括第一机械密封件101、导管102、减速电机103、通孔104、布液箱105和换热管106,所罐体1左右侧壁与左右矩形盒9相对应位置均通过第一机械密封件101安装有导管102,且左侧导管102的左侧面与减速电机103的输出轴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减速电机103固定安装于左侧矩形盒9的左侧面,所述导管102上均开设有通孔104,且左右导管102相面对的侧面均安装有布液箱105,所述布液箱105之间安装有换热管106。
[0022]本实施方案中,导管102使左右矩形盒9内换热源在布液箱105与换热管106中流动,布液箱105与换热管106中换热源对热水室4内水进行换热,提高热水室4内水的温度。
[0023]具体的,所述导管102为中空结构,且左右导管102相面对的侧面为开口结构。
[0024]本实施方案中,导管102便于换热源的流动。
[0025]具体的,所述布液箱105为圆形结构,且换热管106沿布液箱105周向由内向外均匀布设。
[0026]本实施方案中,布液箱105与换热管106在热水室4内旋转,能够更好的对热水室4内水进行换热。
[0027]具体的,所述减速电机103输出轴与左侧导管102和左侧矩形盒9左侧壁相对应位置安装有第二机械密封件13。
[0028]本实施方案中,第二机械密封件13使减速电机103输出轴与矩形盒9之间密封效果更佳。
[0029]具体的,所述注水机构12包括液位传感器121和控制器122,所述热水室4相对应的罐体1左侧壁靠近上下位置均安装有液位传感器121,所述控制器122安装于罐体1左侧面,且控制器122与液位传感器121电性连接。
[0030]本实施方案中,液位传感器121对热水室4内水量进行监测,当水量达到下侧液位传感器121,则将信息反馈给控制器122,控制器122使电动控制阀8打开,对热水室4进行注水,到水位到达上侧液位传感器121,则将信息反馈给控制器122,控制器122使电动控制阀8关闭,停止注水。
[0031]具体的,所述热水室4相对应的罐体1内与隔板2下表面固定安装有隔热膜14。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水装置用余热利用结构,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内壁靠近下侧位置固定安装有隔板(2),所述隔板(2)将罐体(1)内从上至下依次分隔为冷水室(3)和热水室(4),所述冷水室(3)和热水室(4)下侧位置均安装有排水管(5),且上下排水管(5)之间通过三通管(6)相连通,所述排水管(5)上均安装有电磁阀(7),所述隔板(2)的左侧边缘位置固定安装有电动控制阀(8),且电动控制阀(8)安装于罐体(1)的左侧壁上,所述罐体(1)左右侧面与热水室(4)相对应位置均安装有矩形盒(9),且左右的矩形盒(9)之间安装有换热机构(10),所述矩形盒(9)的前侧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管(11),所述罐体(1)的左侧壁上安装有注水机构(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水装置用余热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机构(10)包括第一机械密封件(101)、导管(102)、减速电机(103)、通孔(104)、布液箱(105)和换热管(106),所罐体(1)左右侧壁与左右矩形盒(9)相对应位置均通过第一机械密封件(101)安装有导管(102),且左侧导管(102)的左侧面与减速电机(103)的输出轴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减速电机(103)固定安装于左侧矩形盒(9)的左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锦光郑泽杭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精准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