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渣制氢装置中高压进料油泵密封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5932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是一种油渣制氢装置中高压进料油泵密封结构,包括柱塞、填料函,柱塞上依次套接有注射油环以及多根盘根,盘根将柱塞和填料函间的间隙密封,盘根右端的柱塞上还套接有冲洗油环,环绕冲洗油环外壁凹陷形成有两个间隔的二号外凹形槽且贯穿两个二号外凹形槽形成有多个回油孔,环绕冲洗油环内壁凹陷形成有一个二号内凹形槽,通过回油孔实现二号外凹形槽、二号内凹形槽连通,二号外凹形槽分别贴合填料函内壁贴合且二号外凹形槽与填料函间均形成有二号外空腔,填料函上连通有两个冲洗油接口,柱塞复位时,两个冲洗油接口分别与一个二号外空腔连通;具有结构简单、可以延长设备使用周期、可提高运行稳定性、降低设备维修成本等技术特点。维修成本等技术特点。维修成本等技术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渣制氢装置中高压进料油泵密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油泵密封结构,更具体一点说,涉及一种油渣制氢装置中高压进料油泵密封结构,属于石油化工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高压进料油泵是重油气化装置的核心设备之一,输送的介质为高温高压且含有一定固体颗粒的重油。由于输送介质本身的特性和原密封结构设计的不足,频繁发生因柱塞密封失效而导致系统停车的事件,给设备运行和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隐患,由于输送的重油在低温环境下会自聚凝结且含有一定量的固体颗粒,密封盘根与柱塞间的摩擦密封面经过长时间高温摩擦和颗粒磨损会逐渐失效。平均运行周期在一个月左右,最短的运行周期不足两周,这对本装置及上下游生产系统影响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具有结构简单、可以延长设备使用周期、可提高运行稳定性、降低设备维修成本等技术特点的一种油渣制氢装置中高压进料油泵密封结构。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油渣制氢装置中高压进料油泵密封结构,包括柱塞、填料函,所述柱塞活动安装在填料函内且柱塞能够轴向往复运动,所述柱塞左端连接有塞头,所述填料函左端设有进、出料口,所述塞头能够在填料函的腔体内形成正负压以实现输送油料;
[0006]自左而右所述柱塞上依次套接有注射油环以及多根盘根,所述盘根将柱塞和填料函间的间隙密封,所述盘根右端的柱塞1上还套接有冲洗油环,环绕所述冲洗油环外壁凹陷形成有两个间隔的二号外凹形槽且贯穿两个二号外凹形槽形成有多个回油孔,环绕所述冲洗油环内壁凹陷形成有一个二号内凹形槽,通过回油孔实现二号外凹形槽、二号内凹形槽连通,两个所述二号外凹形槽分别贴合填料函内壁贴合且二号外凹形槽与填料函间均形成有二号外空腔,所述填料函上连通有两个冲洗油接口,所述柱塞复位时,两个冲洗油接口分别与一个二号外空腔连通。
[0007]优选的,所述填料函上连通有注射油接口,环绕所述注射油环内壁、外壁分别凹陷形成有一号内凹形槽、一号外凹形槽,贯穿注射油环形成有8个注射油孔,通过注射油孔实现一号内凹形槽、一号外凹形槽间连通,所述一号内凹形槽两侧边沿与柱塞外壁卡紧,所述一号外凹形槽两侧与填料函内壁贴合且一号外凹形槽与填料函间均形成有一号外空腔,所述柱塞复位时,所述注射油接口与一号外空腔连通。
[0008]优选的,自左而右所述注射油环与盘根间的柱塞上套接有弹簧、垫环。
[0009]优选的,位于所述冲洗油环右端的柱塞上分别套接有V型环、压盖,以密封保证无外漏。
[0010]优选的,所述填料函上连通有润滑油接口。
[0011]优选的,所述填料函左端连接有蒸汽伴热接口。
[0012]有益效果:延长了设备零件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运转周期;减少了因重油泄漏和冲洗油管线堵塞带来的安全隐患;降低了生产及检修成本,减轻了对上下游生产系统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5]如图1所示为一种油渣制氢装置中高压进料油泵密封结构的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一种油渣制氢装置中高压进料油泵密封结构,包括柱塞1、填料函2,所述柱塞1活动安装在填料函2内且柱塞1能够轴向往复运动,所述柱塞1左端连接有塞头,所述填料函2左端设有进、出料口,所述塞头能够在填料函2的腔体内形成正负压以实现输送油料,具体由进、出料口配合运输管道实现;
[0016]自左而右所述柱塞1上依次套接有注射油环8以及多根盘根11,盘根用于密封,优选5根,规格10*10mm,增加有效密封截面和压紧力,所述盘根11将柱塞1和填料函2间的间隙密封,紧密贴紧密封防止介质外漏;所述盘根11右端的柱塞1上还套接有冲洗油环12,环绕所述冲洗油环12外壁凹陷形成有两个间隔的二号外凹形槽且贯穿两个二号外凹形槽形成有多个回油孔13,环绕所述冲洗油环12内壁凹陷形成有一个二号内凹形槽,通过回油孔13实现二号外凹形槽、二号内凹形槽连通,两个所述二号外凹形槽分别贴合填料函2内壁贴合且二号外凹形槽与填料函2间均形成有二号外空腔,所述填料函2上连通有两个冲洗油接口6,所述柱塞1复位时,两个冲洗油接口6分别与一个二号外空腔连通。重油输送泵的长周期运行关系整个装置和上下游生产系统的平稳,填料密封的寿命变得格外重要,而本申请密封结构适用输送高温高压且含有一定量固体颗粒重油柱塞泵的密封。
[0017]工作过程及原理:柱塞1在填料函2内做轴向往复运动,盘根11内外侧分别与柱塞1和填料函2内壁紧密贴紧密封防止介质外漏,经过长时间磨损盘根11的密封逐渐失效并有少量泄漏的介质到达冲洗油环12,冲洗油、泄漏的介质可以从冲洗油接口6回流出带走泄漏的介质等。冲洗油的回油均为蜡油无杂质不会堵塞冲洗油环12和回油孔13,而输送的重油在低温环境下会自聚凝结且含有一定量的固体颗粒,固体颗粒会先磨损盘根11,然后随着长期运行后固体颗粒逐渐形成油渣,油渣会内漏至冲洗油环12上,因回油孔13设置,杂质很可以被冲走而不至于堵塞,V型密封环(V型环15)及压盖14进一步密封冲洗油和泄漏介质的混合物,保证无外漏。
[0018]实际中:采用本申请结构,试用油试运4小时无泄漏,冲洗油进、回油两个畅通,具体由冲洗油接口6实现;重油投运五周时间运行平稳、填料无泄漏迹象,冲洗油进、回油畅通、无异常。本申请中回油孔13尺寸比现有技术中用到的回油孔13尺寸大,可以进一步实现杂质被冲走而不至于堵塞冲洗油环和管路。
[0019]优选的实施例方式,所述填料函2上连通有注射油接口4,环绕所述注射油环8内
壁、外壁分别凹陷形成有一号内凹形槽、一号外凹形槽,贯穿注射油环8形成有8个注射油孔7,通过注射油孔7实现一号内凹形槽、一号外凹形槽间连通,所述一号内凹形槽两侧边沿与柱塞1外壁卡紧,所述一号外凹形槽两侧与填料函2内壁贴合且一号外凹形槽与填料函2间均形成有一号外空腔,所述柱塞1复位时,所述注射油接口4与一号外空腔连通。本申请中注射油环8由注射油泵单独供油,冲洗油环12的上油和回油口分别连接单独管路,通过注射油接口4实现输送冲洗油,最终可以由冲洗油接口6流出,如图1所示,此时柱塞1处于复位,下一步运动时,柱塞1往右运动,进一步配合注射油接口4实现输送冲洗油,可以由冲洗油接口6流出。
[0020]优选的实施例方式,自左而右所述注射油环8与盘根11间的柱塞1上套接有弹簧9、垫环10,实现结构缓冲、以及提高结构稳定性。
[0021]优选的实施例方式,位于所述冲洗油环12右端的柱塞上分别套接有V型环15、压盖14,以密封保证无外漏。
[0022]优选的实施例方式,所述填料函2上连通有润滑油接口5,可以实现添加润滑油。
[0023]优选的实施例方式,所述填料函2左端连接有蒸汽伴热接口3。具体为:带蒸汽伴热夹套和冷却水夹套,蒸汽伴热接口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渣制氢装置中高压进料油泵密封结构,包括柱塞(1)、填料函(2),所述柱塞(1)活动安装在填料函(2)内且柱塞(1)能够轴向往复运动,其特征在于:自左而右所述柱塞(1)上依次套接有注射油环(8)以及多根盘根(11),所述盘根(11)将柱塞(1)和填料函(2)间的间隙密封,所述盘根(11)右端的柱塞(1)上还套接有冲洗油环(12),环绕所述冲洗油环(12)外壁凹陷形成有两个间隔的二号外凹形槽且贯穿两个二号外凹形槽形成有多个回油孔(13),环绕所述冲洗油环(12)内壁凹陷形成有一个二号内凹形槽,通过回油孔(13)实现二号外凹形槽、二号内凹形槽连通,两个所述二号外凹形槽分别贴合填料函(2)内壁贴合且二号外凹形槽与填料函(2)间均形成有二号外空腔,所述填料函(2)上连通有两个冲洗油接口(6),所述柱塞(1)复位时,两个冲洗油接口(6)分别与一个二号外空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渣制氢装置中高压进料油泵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函(2)上连通有注射油接口(4),环绕所述注射油环(8)内壁、外壁分别凹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武危建民程勇李永甲赖朝喜吴波闫吉臣李志杨海永潘冬明焦文让曾廷付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