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急救治用注射器弹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5855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紧急救治用注射器弹射装置,包括用于承载注射器的盒体,注射器内预装填有药液,盒体内滑动安装有承载架,承载架上开设有盲孔,注射器包括筒体、针体和护手,护手位于承载架的上方,承载架与盒体之间安装有压缩弹簧,盒体上安装有固定承载架的第一固定机构,盒体上安装有盖体,盒体上安装有固定盖体的第二固定机构,盒体于盖体与第一固定机构之间设有联动机构,盖体与盒体铰接,盖体与盒体之间安装有扭簧。其目的是:通过盖体与盒体、扭簧、压缩弹簧、第一固定机构、第二固定机构和联动机构的相互配合,使得在打开第一固定机构后,注射器可自动弹出,供医护人员使用,使用方便,节约了抢救时间。时间。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紧急救治用注射器弹射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紧急救治用注射器弹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药物的注射中,注射器为临床中常用的医疗器械,一般使用时,利用注射器对药液进行抽取,然后再由注射器对患者进行注射,常规的操作方法为:打开一次性注射器的外包装取出注射器,拔除注射器的针帽,再从提前掰开的安瓿瓶或西林瓶中抽吸药液,然后排空注射器中空气后方可完成药物注射。
[0003]在野外等环境下的急救领域,为了快速对患者进行抢救,一般把常用的急救药物进行预装,即预先在注射器中装填药物,使用时,直接使用预装了药物的注射器对患者注射,从而达到快速用药的目的。
[0004]但是,此类预装有急救药物的注射器,在注射器预装药物后,为了避免对注射器形成误触,同时对注射器中的药物进行保护的目的,一般采用带盖的盒体,对注射器进行装载,放置在急救背囊或急救箱组的相应模块中,在使用时,需要将背囊从背上卸下,打开背囊找到并打开相应模块后才能找到注射器存放的位置,再打开注射器的盖体,并对盖体进行放置后,才可对注射器进行取用,浪费了抢救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紧急救治用注射器弹射装置,通过盖体与盒体、扭簧、压缩弹簧、第一固定机构、第二固定机构和联动机构的相互配合,使得在打开第一固定机构后,注射器可自动弹出,供医护人员使用,使用方便,节约了抢救时间。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紧急救治用注射器弹射装置,包括用于承载注射器的盒体,所述注射器内预装填有药液,所述盒体内滑动安装有承载架,所述承载架上开设有盲孔,所述注射器包括筒体、针体和护手,所述筒体穿设在盲孔内、且筒体的底部顶靠在盲孔的底部,所述承载架于盲孔底部开设有容纳孔,所述针体穿设在容纳孔内,所述护手位于承载架的上方,所述承载架与盒体之间安装有压缩弹簧,所述盒体上安装有固定承载架的第一固定机构,所述盒体上安装有盖体,所述盒体上安装有固定盖体的第二固定机构,所述盒体于盖体与第一固定机构之间设有联动机构,所述盖体与盒体铰接,所述盖体与盒体之间安装有扭簧。
[0008]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卡板,所述卡板靠近盒体一侧固定设有铰接块,所述卡板通过铰接块与盒体铰接,所述卡板于铰接块上方固定设有卡块,所述盖体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块卡设在卡槽内,所述卡板于铰接块下方固定设有倒U形弹片,所述弹片位于卡板与盒体之间。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卡板、铰接块、卡块、卡槽和倒U形弹片的相互配合,完成对盖体的固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0009]进一步限定,所述卡板远离铰接块一侧竖向滑动安装有滑板,所述滑板下端于卡板下方固定设有限位条,所述盒体于滑板下方固定设有挡条。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滑板、
限位条和挡条的相互配合,在运输过程中,可把滑板向下滑动,使得限位条和挡条重合,即可避免误触卡板而造成的盖体以外打开的问题,实用性较强。
[0010]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块,所述盒体侧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固定块横向滑动安装在安装槽内,所述固定块内端呈楔形,所述承载架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块的上端面开设有定位槽,所述联动机构包括齿轮和齿条,所述齿轮固定安装在盖体上,所述齿条竖向滑动安装在盒体上,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齿条下端呈楔形,在第一固定机构起固定作用时,所述固定块内端卡设在定位槽内,所述齿条下端卡设在定位槽内。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固定块、扭簧、齿轮和齿条的相互配合,在打开第二固定机构,使得盖体在扭簧的作用下翻转时,盖体带动齿轮转动,通过齿轮和齿条的相互啮合,带动齿条向上运动,从而使得齿条的下端脱离定位槽,此时,承载架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具备向上运动的趋势,利用此趋势,配合固定块内端的楔形结构,即可使得固定块自动向外运动,从而使得固定块脱离对承载架的固定,此时,承载架即可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向上移动,从而推动注射器的上端凸出于盒体,供应使用者拿取,使用方便。
[0011]进一步限定,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均设有副块,所述盒体的内壁于安装槽侧壁开设有副块槽,所述副块槽为盲槽。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副块与副块槽的相互配合,可避免在取用注射器的过程中,固定块完全脱离盒体而造成的掉落问题,便于下次使用,实用性较强。
[0012]进一步限定,所述承载架于盲孔内部固定设有压力缓冲层。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压力缓冲层加大承载架与注射器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在弹射过程中,注射器直接离开盲孔,实用性较强。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4]1、通过盖体与盒体、扭簧、压缩弹簧、第一固定机构、第二固定机构和联动机构的相互配合,使得在打开第一固定机构后,注射器可自动弹出,供医护人员使用,使用方便,节约了抢救时间;
[0015]2、通过卡板、铰接块、卡块、卡槽和倒U形弹片的相互配合,完成对盖体的固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0016]3、通过固定块、扭簧、齿轮和齿轮的相互配合,在打开第二固定机构,使得盖体在扭簧的作用下翻转时,盖体带动齿轮转动,通过齿轮和齿条的相互啮合,带动齿条向上运动,从而使得齿条的下端脱离定位槽,此时,承载架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具备向上运动的趋势,利用此趋势,配合固定块内端的楔形结构,即可使得固定块自动向外运动,从而使得固定块脱离对承载架的固定,此时,承载架即可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向上移动,从而推动注射器的上端凸出于盒体,供应使用者拿取,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7]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紧急救治用注射器弹射装置实施例中运输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一种紧急救治用注射器弹射装置实施例中运输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一种紧急救治用注射器弹射装置实施例中取用注射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一种紧急救治用注射器弹射装置实施例中取用注射器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图6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图6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27]盒体1、注射器10、筒体101、护手102、
[0028]承载架2、压力缓冲层20、
[0029]压缩弹簧3、
[0030]盖体4、扭簧41、
[0031]卡板5、铰接块51、卡块52、倒U形弹片53、滑板54、限位条55、挡条56、
[0032]固定块6、定位槽60、齿轮61、齿条62。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急救治用注射器弹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承载注射器(10)的盒体(1),所述注射器(10)内预装填有药液,所述盒体(1)内滑动安装有承载架(2),所述承载架(2)上开设有盲孔,所述注射器(10)包括筒体(101)、针体和护手(102),所述筒体(101)穿设在盲孔内、且筒体(101)的底部顶靠在盲孔的底部,所述承载架(2)于盲孔底部开设有容纳孔,所述针体穿设在容纳孔内,所述护手(102)位于承载架(2)的上方,所述承载架(2)与盒体(1)之间安装有压缩弹簧(3),所述盒体(1)上安装有固定承载架(2)的第一固定机构,所述盒体(1)上安装有盖体(4),所述盒体(1)上安装有固定盖体(4)的第二固定机构,所述盒体(1)于盖体(4)与第一固定机构之间设有联动机构,所述盖体(4)与盒体(1)铰接,所述盖体(4)与盒体(1)之间安装有扭簧(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急救治用注射器弹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卡板(5),所述卡板(5)靠近盒体(1)一侧固定设有铰接块(51),所述卡板(5)通过铰接块(51)与盒体(1)铰接,所述卡板(5)于铰接块(51)上方固定设有卡块(52),所述盖体(4)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块(52)卡设在卡槽内,所述卡板(5)于铰接块(51)下方固定设有倒U形弹片(53),所述弹片(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媛媛张小纯屈明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