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气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5762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排气单元,包括主管路、检测模块,所述主管路上设有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检测支路、气体检测仪、成分检测缓冲罐,所述检测支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主管路的上下游相连,所述检测支路上设有与待检测气体相适配的气体检测仪和成分检测缓冲罐,所述检测支路上还设有控制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将检测支路分别与输入端和输出端的上下游相连,使得检测后的有害气体可排入原有主管路,通过设置与待检测气体相适配的气体检测仪和实现对不同气体进行检测。测仪和实现对不同气体进行检测。测仪和实现对不同气体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气单元


[0001]本技术涉及尾气处理设备
,更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式气体模组。

技术介绍

[0002]气体处理系统可对腔体内的气体实现过滤、排气、抽除及气体流量测量控制、排气压力测量控制,以及气体成分检测等功能。
[0003]整个排气单元集成后,需要设置在有限的空间中,当由于其连接管路复杂和所需设置的阀门数量众多,导致将现有技术中的阀组直接集成后会导致占用空间大,同时对于有害气体的检测在检测后还需要专门连接尾气处理系统进行过滤才能进行排放,但这增加了占用空间,也增加了整个处理工序,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实现对过滤过程中的有害气体的进行检测并简化步骤以降低生产成本。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排气单元,包括主管路、检测模块,所述主管路上设有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检测支路、气体检测仪、成分检测缓冲罐,所述检测支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主管路的上下游相连,所述检测支路上设有与待检测气体相适配的气体检测仪和成分检测缓冲罐,所述检测支路上还设有控制阀门。
[0006]通过将检测支路分别与输入端和输出端的上下游相连,使得检测后的有害气体可排入原有主管路,减少了一道处理工序,使得有害气体与原有检测支路内的气体汇集进入后续处理工序,通过设置与待检测气体相适配的气体检测仪和实现对不同气体进行检测。
[000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主管路上还设有气体模组,所述气体模组包括主流道、设于主流道上下游的多个旋转多通阀、多个单通阀、流量控制模块,所述主流道、旋转多通阀、单通阀、流量控制模块紧密贴合且相互连通,所述旋转多通阀包括转子、定子、驱动部,所述转子转动设于旋转多通阀内且与驱动部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定子固定设于旋转多通阀内并与转子转动配合,所述定子上开设有输入端口和多个输出端口,所述输入端口和多个输出端口分别形成多个切换通道,所述转子输入端与定子的输入端口始终连通,所述转子周向开设有多个与输出端口相适配的缺口,所述驱动部驱动缺口相对于与其相适配的输出端口在对准或错位状态之间移动并致使相应切换通道的导通或关闭。
[000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子包括阀杆,所述阀杆周向开设有多个开孔,多个开孔沿阀杆周向呈螺旋分布,所述驱动部驱动阀杆以其轴线为转轴转动,以开启和关闭相应所述切换通道。
[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流道包括气道板,所述气道板内开设有一个密闭的腔体结构,所述气道板上开设有贯穿腔体第一气道、第二气道、第三气道,所述气道板通过第一气道的输入端与外部输入管路相连,所述气道板通过第一气道的输出端、第二气道的
两端、第三气道的两端与外部管路相连。
[00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旋转多通阀包括第二阀组、第五阀组、第六阀组、第七阀组,所述单通阀包括第一阀组、第三阀组、第四阀组,所述第一气道一端与第一阀组相连,另一端与第二阀组相连,所述第二气道一端第三阀组相连,所述第三气道一端连接有第四阀组,所述第三气道另一端通过第五阀组与流量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流量控制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第六阀组与第七阀组相连。
[00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流量控制模块包括流量控制器,所述流量控制器设有输入端转接头和输出端转接头,所述流量控制器的输入端转接头和输出端转接头分别通过密封连接件与相邻控制阀相连,所述流量控制器固定设于密封连接件上,且其与密封连接件、控制阀相连的端部均为平面密封。
[00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定子包括杆套,所述杆套上开设有多个导通孔,多个导通孔形成所述缺口,并与阀杆上的开孔相适配。
[00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阀组包括第二阀组壳体、第二阀杆、第二杆套,所述第二阀杆转动连接在第二阀组壳体内,所述第二杆套固定连接在第二阀组壳体内并与第二阀杆转动配合,所述第二阀杆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杆套上开设有第一输入通道、第一输出通道、第二输出通道、第三输出通道,所述第一输入通道通过第一气道与第一阀组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输出通道、第二输出通道、第三输出通道均与外部管路相连,多个第二通孔孔径分别与第一输入通道、第一输出通道、第二输出通道、第三输出通道截面相适配。
[00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阀组包括第一阀组壳体、第一阀杆、第一杆套、第一连接通道、第二连接通道,所述第一阀杆转动连接在第一阀组壳体内,所述第一杆套固定连接在第一阀组壳体内并与第一阀杆转动配合,所述第一阀组壳体内中心处开设有同轴且不连续的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所述第一阀杆上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两个所述第一通孔形成一个贯穿阀杆的通路,所述第一杆套上开设有与第一连接通道、第二连接通道的截面端口相适配的导通孔。
[0015]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6](1)本技术中,通过将检测支路分别与输入端和输出端的上下游相连,使得检测后的有害气体可排入原有主管路,减少了一道处理工序,使得有害气体与原有检测支路内的气体汇集进入后续处理工序,通过设置与待检测气体相适配的气体检测仪和实现对不同气体进行检测。
[0017](2)本技术中,通过在旋转多通阀内的定子和转子上开设有通孔,并使其形成不同的切换通道,使得单个旋转多通阀可以相当于多个单通阀门,极大地减小了阀门的布置,将主流道、旋转多通阀、单通阀、流量控制模块紧密贴合且相互连通,减少了原先设置的连接管路的占用空间,同时多个旋转多通阀和单通阀的设置可根据阀组间阀位逻辑实现不同切换通道的组合,减小了气体模组的安装尺寸,节省了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的整体系统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体模组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阀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杆套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阀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阀组阀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杆套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五阀组结构示意图;
[0026]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五杆套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五阀杆结构示意图;
[0028]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道板结构示意图;
[0029]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排气单元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流量控制器结构示意图;
[0031]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L型转接板结构示意图;
[0032]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单元结构示意图;
[0033]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气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路、检测模块,所述主管路上设有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检测支路、气体检测仪、成分检测缓冲罐,所述检测支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主管路的上下游相连,所述检测支路上设有与待检测气体相适配的气体检测仪和成分检测缓冲罐,所述检测支路上还设有控制阀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气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路上还设有气体模组,所述气体模组包括主流道、设于主流道上下游的多个旋转多通阀、多个单通阀、流量控制模块,所述主流道、旋转多通阀、单通阀、流量控制模块紧密贴合且相互连通,所述旋转多通阀包括转子、定子、驱动部,所述转子转动设于旋转多通阀内且与驱动部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定子固定设于旋转多通阀内并与转子转动配合,所述定子上开设有输入端口和多个输出端口,所述输入端口和多个输出端口分别形成多个切换通道,所述转子输入端与定子的输入端口始终连通,所述转子周向开设有多个与输出端口相适配的缺口,所述驱动部驱动缺口相对于与其相适配的输出端口在对准或错位状态之间移动并致使相应切换通道的导通或关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排气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包括阀杆,所述阀杆周向开设有多个开孔,多个开孔沿阀杆周向呈螺旋分布,所述驱动部驱动阀杆以其轴线为转轴转动,以开启和关闭相应所述切换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排气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包括气道板,所述气道板内开设有一个密闭的腔体结构,所述气道板上开设有贯穿腔体第一气道、第二气道、第三气道,所述气道板通过第一气道的输入端与外部输入管路相连,所述气道板通过第一气道的输出端、第二气道的两端、第三气道的两端与外部管路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排气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多通阀包括第二阀组、第五阀组、第六阀组、第七阀组,所述单通阀包括第一阀组、第三阀组、第四阀组,所述第一气道一端与第一阀组相连,另一端与第二阀组相连,所述第二气道一端第三阀组相连,所述第三气道一端连接有第四阀组,所述第三气道另一端通过第五阀组与流量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流量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