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呼吸训练装置,其包括空心底座,空心底座的上表面连接有多个连接管,连接管上设置有阀门,连接管的端部连接有立管,立管的内部设置有浮球,浮球的顶部连接有导杆,且导杆的上端贯穿至立管的上侧,导杆的上端安装有承载盘,承载盘的表面设置有配重块,空心底座的上表面连接有软管,软管的端部安装有吹气嘴。通过改变立管与空心底座连通的数量,可使吹出的气体分进不同数量的立管内并推动其内部的浮球上升,并且浮球上升时可带动承载盘和配重块上升,还可通过添加配重块的数量以增加浮球的上升阻力,通过上述两种方式的结合,能够对训练强度进行灵活调节,能够适用于不同病情的患者使用,适用性广。适用性广。适用性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训练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呼吸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呼吸科是检查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科室,在进行呼吸相关疾病的治疗时,经常需要使用到呼吸训练装置,帮助患者对呼吸能力进行恢复训练,达到改善肺通气,减轻呼吸困难和促进排痰等目的。
[0003]但现有的呼吸训练装置难以调节训练强度,而患者根据病情的不同,以及后续的恢复情况,所需的训练强度是不同的,单一强度的训练,难以使每位患者均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调节训练强度的呼吸训练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呼吸训练装置,包括空心底座。
[0007]空心底座的上表面连接有多个连接管,连接管上设置有阀门,连接管的端部连接有立管,立管的内部设置有浮球。
[0008]浮球的顶部连接有导杆,且导杆的上端贯穿至立管的上侧,导杆的上端安装有承载盘,承载盘的表面设置有配重块。
[0009]空心底座的上表面连接有软管,软管的端部安装有吹气嘴。
[0010]由此可见,通过改变立管与空心底座连通的数量,可使吹出的气体分进不同数量的立管内并推动其内部的浮球上升,进而达到调节训练强度的目的,并且浮球上升时可带动承载盘和配重块上升,从而使患者对呼吸训练的成果能有更直观的感受,增加趣味性,并且还可通过添加配重块的数量以增加浮球的上升阻力,通过上述两种方式的结合,能够对训练强度进行灵活调节,能够适用于不同病情的患者使用,适用性广。
[0011]进一步的,承载盘的上表面连接有限位杆,配重块上开设有圆孔,且配重块通过圆孔套设在限位杆的外表面。
[0012]通过限位杆和圆孔的设置,可对配重块进行限位,防止其在训练过程中掉落。
[0013]进一步的,空心底座的上侧设置有防护罩,且防护罩套设在立管的外表面,防护罩的底部设置有外螺纹,空心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螺纹槽,且外螺纹与螺纹槽螺纹连接。
[0014]在本装置不使用时可将防护罩罩在立管等结构的外侧,达到防尘、防碰撞的效果,提高对装置的保护性。
[0015]进一步的,立管为透明塑料材质,立管的外表面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刻度标。
[0016]通过刻度标的设置,能够看出浮球上升的具体高度并进行记录,从而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的恢复情况做评判标准。
[0017]进一步的,防护罩的顶部安装有把手,把手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橡胶垫。
[0018]通过把手的设置,可方便将本装置提起进行携带,提高了使用的便携性和灵活性,并且防滑橡胶垫可起到防手滑的情况,减小携带过程中手滑掉落的风险。
[0019]进一步的,空心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气嘴,软管的端部安装有连接头,且连接头与进气嘴螺纹连接。
[0020]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能够方便将软管拆卸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避免交叉感染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中立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中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00、空心底座;101、连接管;102、阀门;103、立管;104、浮球;105、导杆;106、承载盘;107、配重块;108、软管;109、吹气嘴;200、限位杆;201、圆孔;300、防护罩;301、外螺纹;302、螺纹槽;400、刻度标;500、把手;600、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7]如图1
‑
4所示,一种呼吸训练装置,包括空心底座100,空心底座100的上表面连接有多个连接管101,连接管101上设置有阀门102,连接管101的端部连接有立管103,立管103的内部设置有浮球104;浮球104的顶部连接有导杆105,且导杆105的上端贯穿至立管103的上侧,导杆105的上端安装有承载盘106,承载盘106的表面设置有配重块107;空心底座100的上表面连接有软管108,软管108的端部安装有吹气嘴109。
[0028]在使用本装置时,先将空心底座100水平放置在桌面上,随后根据自身情况,将合适数量的连接管101上的阀门102打开,使合适数量的立管103与空心底座100连通,并且可往承载盘106上放置合适数量的配重块107以增加浮球104的上升阻力,通过上述方式调节好训练强度后,患者将吹气嘴109拿起并与嘴部贴合以防止漏气,随后可往吹气嘴109内吹气进行训练,气体通过软管108进入到空心底座100内,并通过连通状态的连接管101进入到立管103内,从而将浮球104向上顶起,浮球104上升带动导杆105上升,进而可带动承载盘106以及配重块107上升,使患者对呼吸训练的成果能有更直观的感受,从而实现呼吸训练的目的。
[0029]具体的,承载盘106的上表面连接有限位杆200,配重块107上开设有圆孔201,且配重块107通过圆孔201套设在限位杆200的外表面,通过限位杆200和圆孔201的设置,可对配重块107进行限位,防止其在训练过程中掉落。
[0030]具体的,空心底座100的上侧设置有防护罩300,且防护罩300套设在立管103的外表面,防护罩300的底部设置有外螺纹301,空心底座100的上表面开设有螺纹槽302,且外螺纹301与螺纹槽302螺纹连接,在本装置不使用时可将防护罩300罩在立管103等结构的外侧,达到防尘、防碰撞的效果,提高对装置的保护性。
[0031]具体的,立管103为透明塑料材质,立管103的外表面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刻度标400,通过刻度标400的设置,能够看出浮球104上升的具体高度并进行记录,从而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的恢复情况做评判标准。
[0032]具体的,防护罩300的顶部安装有把手500,把手500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橡胶垫,通过把手500的设置,可方便将本装置提起进行携带,提高了使用的便携性和灵活性,并且防滑橡胶垫可起到防手滑的情况,减小携带过程中手滑掉落的风险。
[0033]具体的,空心底座100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气嘴,软管108的端部安装有连接头600,且连接头600与进气嘴螺纹连接,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能够方便将软管108拆卸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避免交叉感染的现象发生。
[0034]以上是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所作的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训练装置,包括空心底座(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底座(100)的上表面连接有多个连接管(101),所述连接管(101)上设置有阀门(102),所述连接管(101)的端部连接有立管(103),所述立管(103)的内部设置有浮球(104);所述浮球(104)的顶部连接有导杆(105),且所述导杆(105)的上端贯穿至所述立管(103)的上侧,所述导杆(105)的上端安装有承载盘(106),所述承载盘(106)的表面设置有配重块(107);所述空心底座(100)的上表面连接有软管(108),所述软管(108)的端部安装有吹气嘴(10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盘(106)的上表面连接有限位杆(200),所述配重块(107)上开设有圆孔(201),且所述配重块(107)通过所述圆孔(201)套设在所述限位杆(200)的外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悦,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通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