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酒用葡萄栽培果穗避雨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5701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酒用葡萄栽培果穗避雨棚属于植物避雨装置,是由立柱、拱梁和薄膜构成,是在葡萄定植行的两端固定有立柱,在两端的立柱上均固定有拱梁,拱梁与横梁相固定,横梁与立柱固定,在拱梁顶部设有两个定位孔,两个定位孔下方设有固定孔,在两个拱梁间相对应的定位孔上固定有定位丝、在相对应的固定孔间固定有牵拉丝,在每侧的定位丝至牵拉丝上均覆盖有薄膜。该避雨棚不会影响葡萄向上生长,更能降低了雨水对葡萄花粉和柱头的冲刷,提高了葡萄的坐果率;降低了果穗周围的湿度,破坏了病菌的发病条件,提高了葡萄的抗病性;同时,该棚而只对果穗进行避雨,不会出现薄膜对果穗以上叶片的光线遮挡,从而影响葡萄叶片的光合作用和养分积累。用和养分积累。用和养分积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酒用葡萄栽培果穗避雨棚


[0001]本技术属于植物避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酒用葡萄栽培果穗避雨棚。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酒用葡萄为提高葡萄品质,保证葡萄原料的成熟一致性、减少管理成本、易于标准化管理等要求,多采用篱架型架势,水平式单干单臂或单干双臂树形,这样酒用葡萄的结果区域比较集中,为果穗避雨提供了便利条件。葡萄的花期到成熟期,如果雨水过多,会对葡萄的病害防控和葡萄的花芽分化造成很大影响,尤其是果穗病害的防控难度更大,如果防控不到位的话,不仅会减少酒用葡萄的产量,也会影响酒用葡萄的酿酒品质,甚至会出现绝收的情况。目前在南方,酒用葡萄主要的避雨方式有连栋大棚和简易单体避雨棚。而这两种避雨棚对地势的要求比较高,搭建难度大,成本过高,据测算,每亩避雨棚的成本在2万~4万元,严重制约着南方葡萄酒产业的发展,而且这两种避雨棚的薄膜会对太阳光有一定的阻隔作用,对酒用葡萄的光合作用、花芽分化和葡萄酿酒品质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对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酒用葡萄栽培果穗避雨棚装置。
[0004]本技术的一种酒用葡萄栽培果穗避雨棚,是由立柱、拱梁和薄膜构成,是在葡萄定植行的两端固定有立柱,在两端立柱的同一高度上均固定有拱梁,拱梁的两端分别与横梁的两端固定牵拉,且横梁中间与立柱固定,在拱梁顶部中心对称的设有两个定位孔,两个定位孔间的距离为10cm~20cm,两个定位孔下方的拱梁上设有一个以上的固定孔,且两侧拱梁上的固定孔中心对称,在两个拱梁间相对应的定位孔上固定有定位丝、在相对应的固定孔间固定有牵拉丝,在每侧的定位丝至牵拉丝上均覆盖有薄膜。
[000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拱梁共设有四个固定孔,每侧两个,其中一个设在拱梁的端头。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立柱上设有四道拉丝,第一道拉丝距地面高度60cm~80cm,其上各道拉丝间距20cm~40cm ,拱梁的顶端位于第三道拉丝处。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拱梁跨度为50cm~80cm。
[0008]本技术一种酒用葡萄栽培果穗避雨棚,结构布局合理,不会影响葡萄向上生长,不会对工人的夏季管理操作造成影响,更能降低了雨水对葡萄花粉和柱头的冲刷作用,提高了葡萄的坐果率;降低了果穗周围的湿度,破坏了病菌的发病条件,提高了葡萄的抗病性;同时,该棚而只对酿酒果穗进行避雨,不会出现薄膜对果穗以上叶片的光线遮挡,从而影响葡萄叶片的光合作用和养分积累。另外,该避雨棚材料简单、易于安装和拆卸,可利用酿酒葡萄原有的立柱、拉丝等,极大减少了投入成本,经测算为简易单体棚成本的1/10。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技术的立柱,拱杆,横梁,拉线示意图;
[0011]图3为本技术的立柱,拉线示意图;
[0012]图4为拱梁结构示意图。
实施方式
[0013]本技术的一种酒用葡萄栽培果穗避雨棚,是由立柱1、拱梁2、薄膜3和横梁4构成,在葡萄定植行的两端固定有立柱1,立柱地上部分高1.6m~1.8m,在两端的立柱1同一高度上均固定有拱梁2,所述的拱梁跨度为50cm~80cm,平均到葡萄架面两边每边最多40cm宽,不会对工人的夏季管理操作造成影响。在拱梁2顶部中心对称的设有两个定位孔5,两个定位孔5间的距离为10cm~20cm,两个定位孔5下方的两侧拱梁上分别设有两个的固定孔6,其中一个设在拱梁2的端头,且两侧拱梁上的固定孔6中心对称。为了保持拱梁2的稳固性,每个拱梁2的两端分别与横梁4的两端固定,且横梁4中间与立柱1固定;为了使薄膜3不塌陷,在两个拱梁2间相对应的定位孔5上固定有定位丝7、在相对应的固定孔6间固定有牵拉丝8,这样,使得,拱梁2与两侧的定位丝7、牵拉丝8形成棚架,在棚架在上覆盖有薄膜3,薄膜3是从定位丝7铺至最下端的牵拉丝8时进行固定。而葡萄枝条可以从上端两条定位丝7之间10~20cm的间隙中穿过,继续向上生长,不会影响葡萄的生长。
[0014]为了适于酒用葡萄生产的情况,该避避雨棚的两立柱1间设有四道拉丝,第一道拉丝9距地面高度60~80cm,其上各道拉丝间距20cm~40cm ,本实例优选立柱地上部分高1.8m,第一道拉丝距地面高度0.8m,第二、三、四道拉丝距地高度分别为1m、1.4m、1.7m。拱梁2的顶端与立柱1的固定位置位于第三道拉丝10处,横梁4固定于立柱1上。
[0015]本申请中使用的拱梁2和横梁4材料优选直径22mm、厚1.5mm的热镀锌圆管,拱梁2长度120

130cm,横梁4长度约70cm,拱梁2弯成抛物线型,跨度70cm,底部和横梁4焊接。用电钻在抛物线型拱梁2两侧从上到下分别钻对称的总计6个圆孔,大小可供定位丝7、牵拉丝8穿过,其中顶部对称的2个孔间距15cm。
[0016]使用时,把拱梁2和横梁4组成的弧架与行向垂直,通过焊接或卡扣固定在每个立柱1上,弧架顶部在第三道拉丝10处。定位丝7、牵拉丝8选用12号的不锈钢丝或塑钢绳,穿过每个拱梁2上的对应的定位孔5和固定孔6,拉紧固定。薄膜3选用不少于0.03mm厚的透光薄膜,宽度80cm。架面一边一块,薄膜拉紧分别铺设到拱梁2的两边,用夹子固定到定位丝7、最低端的牵拉丝8以及行两端的拱梁2上。
[0017]本技术的一种酒用葡萄栽培果穗避雨棚,在葡萄萌芽生长绑缚到第二道拉丝11时,开始安装铺设避雨棚薄膜,对葡萄果穗进行避雨保护。而当葡萄采收后,不再需要避雨。在葡萄采收前,把避雨棚的薄膜从棚上拆卸下来,不仅便于葡萄果穗的采摘及以后的修剪操作,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薄膜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仅在葡萄新稍枝条30cm高时至葡萄采收时进行避雨,其余时间薄膜拆卸收起来,不会影响葡萄的采收和修剪清园操作,也可以增加薄膜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酒用葡萄栽培果穗避雨棚,是由立柱(1)、拱梁(2)和薄膜(3)构成,其特征是在葡萄定植行的两端固定有立柱(1),在两端立柱(1)的同一高度上均固定有拱梁(2),拱梁(2)的两端分别与横梁(4)的两端固定牵拉,且横梁(4)中间与立柱(1)固定,在拱梁(2)顶部中心对称的设有两个定位孔(5),两个定位孔(5)间的距离为10~20cm,两个定位孔(5)下方的拱梁上设有一个以上的固定孔(6),且两侧拱梁上的固定孔(6)中心对称,在两个拱梁(2)间相对应的定位孔(5)上固定有定位丝(7)、在相对应的固定孔(6)间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会宁高邦牢洪婵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蓝家渡酒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