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点读爬行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5653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爬行垫的领域,公开了一种点读爬行垫,包括从上至下依序层叠布置的第一覆膜层、第一油墨层、缓冲层、内胆、第二油墨层以及第二覆膜层;第一油墨层和第二油墨层均通过印刷油墨形成OID编码,OID编码供点读设备识别进行点读发声;缓冲层起到缓冲、支撑作用,第一覆膜层用于隔绝第一油墨层,第二覆膜层用于隔绝第二油墨层。第一覆膜层和第二覆膜层具有防水、隔凉、接触时皮肤舒适、隔绝油墨层的作用;缓冲层起缓冲、支撑作用,减少第一覆膜层和第二覆膜层在覆合过程中因高温产生的拉伸形变,减少内胆的收缩变形,从而最大限度保护油墨层印刷的OID编码不因膜的拉伸形变被破坏,保证OID编码完整性,增加点读灵敏度。增加点读灵敏度。增加点读灵敏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点读爬行垫


[0001]本技术涉及爬行垫的
,特别涉及一种点读爬行垫。

技术介绍

[0002]有声爬行垫是一种新兴的爬行垫类别,由爬行垫和点读设备组成。通过在地垫表面印刷点读码,配合点读设备而发出声音。
[0003]现有的点读爬行垫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不足1:对于使用者来说,将点读设备点在对应的位置上就能及时发声非常关键,目前市面上的点读垫的点读的灵敏度低,体验感非常不好。不足2:在生产过程中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无法稳定量产,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点读爬行垫,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点读爬行垫灵敏度低的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点读爬行垫,包括从上至下依序层叠布置的第一覆膜层、第一油墨层、缓冲层、内胆、第二油墨层以及第二覆膜层;所述第一油墨层和所述第二油墨层均通过印刷油墨形成OID编码,所述OID编码供点读设备识别进行点读发声;所述缓冲层起到缓冲、支撑作用,所述第一覆膜层用于隔绝所述第一油墨层,所述第二覆膜层用于隔绝所述第二油墨层。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覆膜层和所述第二覆膜层上都设置有压花纹路,以增加所述第一覆膜层和所述第二覆膜层的摩擦力。
[0007]进一步地,所述内胆为XPE内胆。
[0008]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层为IXPP泡棉材料制成。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覆膜层和所述第二覆膜层为PE哑光膜制成。
[0010]进一步地,所述内胆与所述第二油墨层之间也设置有缓冲层。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覆膜层的厚度范围为33um

45um。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覆膜层的厚度范围为33um

45um。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提供的点读爬行垫,第一覆膜层和第二覆膜层具有防水、隔凉、接触时皮肤舒适、隔绝油墨层的作用;缓冲层起缓冲、支撑作用,减少第一覆膜层和第二覆膜层在覆合过程中因高温产生的拉伸形变,减少内胆的收缩变形,从而最大限度保护油墨层印刷的OID编码不因膜的拉伸形变被破坏,保证OID编码完整性,增加点读灵敏度;内胆具有回弹性好的特点,保证安全性,软硬度适中,舒适度高,支撑力足够,使用舒适。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点读爬行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18]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9]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0]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1]参照图1,一种点读爬行垫,包括从上至下依序层叠布置的第一覆膜层1、第一油墨层2、缓冲层3、内胆4、第二油墨层5以及第二覆膜层6;所述第一油墨层2和所述第二油墨层5均通过印刷油墨形成OID编码,所述OID编码供点读设备识别进行点读发声;所述缓冲层3起到缓冲、支撑作用,所述第一覆膜层1用于隔绝所述第一油墨层2,所述第二覆膜层6用于隔绝所述第二油墨层5。
[0022]上述提供的点读爬行垫,第一覆膜层1和第二覆膜层6具有防水、隔凉、接触时皮肤舒适、隔绝油墨层的作用;缓冲层3起缓冲、支撑作用,减少第一覆膜层1和第二覆膜层6在覆合过程中因高温产生的拉伸形变,减少内胆4的收缩变形,从而最大限度保护油墨层印刷的OID编码不因膜的拉伸形变被破坏,保证OID编码完整性,增加点读灵敏度;内胆4具有回弹性好的特点,保证安全性,软硬度适中,舒适度高,支撑力足够,使用舒适。
[002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覆膜层1和所述第二覆膜层6上都设置有压花纹路,以增加所述第一覆膜层1和所述第二覆膜层6的摩擦力。常见纹路选择有:回型纹、金字塔纹、蜂窝纹等,但是这些纹路极易让码点变形导致点读灵敏性差。我们根据点读的原理,OID识别的原
理,设计了最适合的压花纹路(5mmX5mm,厚度5mm,方形纹路),既保证产品美观,也能保证产品点读的灵敏度。
[002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内胆4为XPE内胆4。
[0025]优先地,所述缓冲层3为IXPP泡棉材料制成,IXPP泡棉材料的缓冲支撑效果较好。
[002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覆膜层1和所述第二覆膜层6为PE哑光膜制成,所述PE哑光膜材料具有防水、隔凉、接触时皮肤舒适、隔绝油墨的特点。
[0027]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内胆4与所述第二油墨层5之间也设置有缓冲层3,通过这种布置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本申请的点读爬行垫的灵敏度,该缓冲层除了具有内胆与第一油墨层之间的缓冲层的作用外,还保证了点读爬行垫的平整性,不会导致上下力不均匀而使产品弯曲。
[002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覆膜层1的厚度范围为33um

45um,本申请的第一覆膜层1选择较厚的厚度,这样OID编码的码点不易变形。我们通过选择较厚的覆膜层,抗拉伸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点读爬行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序层叠布置的第一覆膜层、第一油墨层、缓冲层、内胆、第二油墨层以及第二覆膜层;所述第一油墨层和所述第二油墨层均通过印刷油墨形成OID编码,所述OID编码供点读设备识别进行点读发声;所述缓冲层起到缓冲、支撑作用,所述第一覆膜层用于隔绝所述第一油墨层,所述第二覆膜层用于隔绝所述第二油墨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读爬行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覆膜层和所述第二覆膜层上都设置有压花纹路,以增加所述第一覆膜层和所述第二覆膜层的摩擦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读爬行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为XPE内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亦舒刘颖华郑霭伦吕杰欧阳普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小彼恩文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