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多重微涡旋流污水快速净化回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5591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多重微涡旋流污水快速净化回用装置,包括设备外壳,设备外壳内部设有:第一级反应池,底部设有泥仓,泥仓上方设有微涡旋流器;微涡旋流器底部和顶部均设有格栅条;第二级反应池,与第一级反应池之间的隔板底部设有开口连通,由上往下依次设有格栅条、微涡旋流器、格栅条和泥仓;第三级反应池,与第二级反应池之间的隔板顶部设有开口连通,由下往上依次设有泥仓、格栅条、微涡旋流器和格栅条;稳流粗沉池,与第三级反应池连通,其上方设有斜管精沉淀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矾花被打散,不利于污水中的杂质絮凝沉降,影响排污的问题,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多重微涡旋流污水快速净化回用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多重微涡旋流污水快速净化回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城镇化程度越来越高,许多城镇前期设计并未考虑雨污分流,大量的雨水混合进污水中导致污水中COD、BOD普遍低于理论值,且污水量大难于处理。
[0003]申请号为CN202120454568.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微涡折板絮凝进水反应池,包括箱体、进水管、出水管、第一排污管、第二排污管、盖板、把手、第一电机、搅拌架、隔板、微涡流隔板和过滤层,箱体内部设置有处理腔,进水管输出端穿过箱体左端上部与处理腔相通,搅拌架顶端穿过箱体顶端与第一电机输出端连接,搅拌架与箱体可转动连接,隔板安装在处理腔右部,微涡流隔板顶端与隔板底端连接,微涡流隔板底端与处理腔底端连接,过滤层左端安装在隔板右端,过滤层右端安装在处理腔右侧壁上。该技术的反应池,可以提高絮凝剂与水中杂质反应的效果,可以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更完全的处理,提高处理效果。但是,该反应池转动的搅拌架以及扇叶会将反应形成的矾花打散,不利于污水中的杂质絮凝沉降,影响排污。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一体化多重微涡旋流污水快速净化回用装置,可以广泛应用于低浓度污水的处理回用。
[0004]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多重微涡旋流污水快速净化回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矾花被打散,不利于污水中的杂质絮凝沉降,影响排污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一体化多重微涡旋流污水快速净化回用装置,包括设备外壳,所述设备外壳内部设有第一级反应池、第二级反应池、第三级反应池和稳流粗沉池;其中,
[0008]所述第一级反应池底部设有泥仓,所述泥仓上方设有微涡旋流器;所述微涡旋流器底部和顶部均设有格栅条;
[0009]所述第二级反应池与所述第一级反应池之间的隔板底部设有开口连通;所述第二级反应池由上往下依次设有格栅条、微涡旋流器、格栅条和泥仓;
[0010]所述第三级反应池与所述第二级反应池之间的隔板顶部设有开口连通;所述第三级反应池由下往上依次设有泥仓、格栅条、微涡旋流器和格栅条;
[0011]所述稳流粗沉池与所述第三级反应池连通,其上方设有斜管精沉淀池;所述斜管精沉淀池包括布水层、蜂窝斜管层和静压水层;所述布水层位于所述稳流粗沉池上方;所述蜂窝斜管层位于布水层上方,其内部设有蜂窝斜管;所述静压水层位于所述蜂窝斜管层上
方,其上方还设有可调节集水槽。
[0012]作为优选,所述设备外壳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级反应池顶部,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可调节集水槽的后方。
[001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级反应池底部的泥仓与其上方的所述微涡旋流器之间还设有活性污泥。
[0014]作为优选,所述稳流粗沉池底部设有多个集泥斗;所述集泥斗和所述泥仓内均设有排泥装置。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的一体化多重微涡旋流污水快速净化回用装置,设置多级反应池和稳流粗沉池底部分别设置有泥仓和集泥斗,通过泥仓和集泥斗内的排泥装置可以将沉降的絮凝体排出。
[0017](2)本技术的一体化多重微涡旋流污水快速净化回用装置,污水从进水口流入第一级反应池,并经过下降和上升,依次流经第二级反应池、第三级反应池以及稳流粗沉池,污水在流动过程中与微涡旋流器和格栅条接触并产生微涡絮凝反应,使得污水中的杂质凝集成矾花沉降,便于进行排泥。
[0018](3)本技术的一体化多重微涡旋流污水快速净化回用装置,稳流粗沉池上方还设有斜管精沉淀池,可以使小的矾花在上升过程中进入蜂窝斜管发生再次碰撞聚合,最后变成大的絮凝体沉降到集泥斗中,方便排出。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0]图2是图1中I

I处的剖面示意图;
[0021]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22]1、进水口;2、设备外壳;3、隔板;4、微涡旋流器;5、格栅条;6、斜管;7、出水口;8、可调节集水槽;9、排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对本技术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技术的限制。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接。对于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
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参照附图1

2,一种一体化多重微涡旋流污水快速净化回用装置,包括设备外壳2,设备外壳2内部设有第一级反应池、第二级反应池、第三级反应池和稳流粗沉池;其中,
[0027]第一级反应池底部设有泥仓,泥仓上方设有微涡旋流器4;微涡旋流器4底部和顶部均设有格栅条5;第一级反应池底部的泥仓与其上方的微涡旋流器4之间还设有活性污泥;
[0028]第二级反应池与第一级反应池之间的隔板3底部设有开口连通;第二级反应池由上往下依次设有格栅条5、微涡旋流器4、格栅条5和泥仓;
[0029]第三级反应池与第二级反应池之间的隔板3顶部设有开口连通;第三级反应池由下往上依次设有泥仓、格栅条5、微涡旋流器4和格栅条5;
[0030]稳流粗沉池与第三级反应池连通,其上方设有斜管精沉淀池;斜管精沉淀池包括布水层、蜂窝斜管层和静压水层;布水层位于稳流粗沉池上方;蜂窝斜管层位于布水层上方,其内部设有蜂窝斜管6;静压水层位于蜂窝斜管层上方,其上方还设置有可调节集水槽8,可以调节出水量大小。
[0031]在本实施例中,设备外壳2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1和出水口7;进水口1连通第一级反应池顶部,出水口7连通可调节集水槽的后方。稳流粗沉池底部设有多个集泥斗;集泥斗和泥仓内均设有排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多重微涡旋流污水快速净化回用装置,包括设备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外壳内部设有第一级反应池、第二级反应池、第三级反应池和稳流粗沉池;其中,所述第一级反应池底部设有泥仓,所述泥仓上方设有微涡旋流器;所述微涡旋流器底部和顶部均设有格栅条;所述第二级反应池与所述第一级反应池之间的隔板底部设有开口连通;所述第二级反应池由上往下依次设有格栅条、微涡旋流器、格栅条和泥仓;所述第三级反应池与所述第二级反应池之间的隔板顶部设有开口连通;所述第三级反应池由下往上依次设有泥仓、格栅条、微涡旋流器和格栅条;所述稳流粗沉池与所述第三级反应池连通,其上方设有斜管精沉淀池;所述斜管精沉淀池包括布水层、蜂窝斜管层和静压水层;所述布水层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叶英邝雄坤陈善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聚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