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反应罐及其电极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5504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圆形反应罐及其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包括边框和电极;所述边框的外形呈圆柱形,所述电极包括设置在边框内部的多个电极对,每个电极对包括至少一块阴极板和至少一块阳极板,属于同一个电极对的阴极板和阳极板长度相等,且阴极板和阳极板交替设置,所述电极对的长度从边框的中心到两侧逐渐减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电极对的长度设置为从边框的中心到两侧逐渐减小,使得电极总的有效面积增加,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圆形反应罐内部的空间,提高污水处理效率。通过将边框外壁设置为圆柱形,可以与反应罐内壁贴合,消除了死角,污水只能够从电极板之间流过,从而保证了污水处理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圆形反应罐及其电极组件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圆形反应罐及其电极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圆形的立式反应罐具有占地面积小、便于安装和移动的优点,因此成为污水处理领域十分常见的处理设备。为了提高污水处理效果,经常需要在处理罐内部设置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可以对氧化剂进行电催化,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活性氧,从而快速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等污染物。例如CN115784384A公开了一种医疗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其内部的电极组件包括矩形的框架,多块阴极板和阳极板交替插接于框架。由于处理罐的内壁呈圆形,而电极固定框架呈矩形,导致电极固定框架和处理罐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污水可能从该间隙中通过而导致未能充分处理,即处理存在死角。此外,这种电极布置方式并未充分利用反应罐内部的空间,处理效率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圆形反应罐及其电极组件,提高反应罐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同时提高对污水的处理效果。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电极组件,包括边框和电极;
[0005]所述边框的外形呈圆柱形,所述电极包括设置在边框内部的多个电极对,每个电极对包括至少一块阴极板和至少一块阳极板,属于同一个电极对的阴极板和阳极板长度相等,且阴极板和阳极板交替设置,所述电极对的长度从边框的中心到两侧逐渐减小。
[0006]进一步地,所述阴极板和阳极板插接于边框。
[0007]进一步地,所述边框内部设置有多个绝缘插槽,所述阴极板和阳极板分别插接于绝缘插槽。
[0008]进一步地,所有的阴极板连接有阴极导电板,所有的阳极板连接有阳极导电板。
[0009]圆形反应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设置有上述电极组件,所述边框的外壁贴合罐体的内壁。
[0010]进一步地,所述罐体内壁设置有支撑座,所述边框放置于支撑座上表面。
[0011]进一步地,所述罐体内壁的下部设置有多个三角支架,所述支撑座设置于三角支架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罐体的内壁设置有竖直的导向轨道,所述边框的外壁设置有与导向轨道滑动配合的滑块。
[0013]进一步地,所述罐体的底部中心设置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周围设置有多根进水管,所述罐体的上部设置有出水管。
[0014]进一步地,所述罐体包括上封头、下封头和筒体,所述筒体的上端通过法兰与上封头相连,筒体的下端通过法兰与下封头相连。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将电极对的长度设置为从边框的中心
到两侧逐渐减小,使得电极总的有效面积增加,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圆形反应罐内部的空间,提高污水处理效率。通过将边框外壁设置为圆柱形,可以与反应罐内壁贴合,消除了死角,污水只能够从电极板之间流过,从而保证了污水处理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电极组件的俯视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中A

A的剖视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圆形反应罐主视示意图;
[0019]图4是滑块和导向轨道配合的俯视示意图;
[0020]图5是一种现有电极组件的俯视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100—边框;101—阴极板;102—阳极板;103—绝缘插槽;104—阴极导电板;105—阳极导电板;106—滑块;110—罐体;111—支撑座;112—三角支架;113—导向轨道;114—排泥管;115—进水管;117—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3]本技术的电极组件,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边框100和电极。
[0024]边框100的外形呈圆柱形,电极包括设置在边框100内部的多个电极对,每个电极对包括至少一块阴极板101和至少一块阳极板102,属于同一个电极对的阴极板101和阳极板102长度相等,且阴极板101和阳极板102交替设置,电极对的长度从边框100的中心到两侧逐渐减小。
[0025]边框100可以采用不锈钢等耐腐蚀的材质,用于固定电极。将边框100的外形设置为圆柱形,与圆形反应罐的内壁形状相适配,将本电极组件安装到反应罐内部之后,可避免边框100外壁与反应罐内壁出现较大的间隙,防止污水从该间隙中流过。电极对由阴极板101和阳极板102组成,阴极板101和阳极板102均采用竖直设置的矩形电极,每个电极对可以采用1块阴极板101和1块阳极板102,也可以采用2块阴极板101和2块阳极板102,每个电极对中,阴极板101和阳极板102交替设置,且整个电极的多个阴极板101和多个阳极板102也交替设置。
[0026]属于同一个电极对的阴极板101和阳极板102长度相等,避免存在死角。相邻两电极板之间要相互平行,以保证各部位均匀地产生的强氧化性的活性氧。电极对的长度从边框100的中心到两侧逐渐减小,使得阴极板101和阳极板102的长度随着圆形反应罐内部空间大小的变化而变化,整个电极的形状与圆形反应罐内部空间的形状更加适配,可以增加阴极板101和阳极板102总的有效处理面积,从而提高污水处理效率,提高圆形反应罐内部空间的利用率。
[0027]以某直径为600mm的反应罐为例,传统电极板布设为图5所示的矩形框架布置形式,在直径600mm的反应罐中,可布设长度为310mm的电极板7组14片。由于反应罐为圆柱形罐体,电极矩形框架与处理罐内壁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运行时,部分污水从间隙中通过,而不会从电极板之间通过,可能导致这部分污水处理不够充分;若直接采用填充隔水层的方式,将使得反应罐的制造成本增加,并导致污水的有效容积减少;同时,这部分留白使得
反应罐中电极板的有效面积降低,使得污水处理效率下降。
[0028]本技术电极板布设如图1所示,电极板采用了更贴合圆形反应罐的电极板尺寸,同时,使每对阴极板101和阳极板102之间的面积大小一致并一一对应,可避免每对电极板之间产生未配对的面积部分(该部分未配对的面积将不能发生电催化反应从而造成电极板材料的浪费)。经过改进,在直径600mm反应罐中的电极板数量可增加至8组共16片,且宽度随圆形罐体尺寸逐步变化,大大增加了有效面积。具体优化步骤如下:
[0029]以四个电极板(两对阴极板101和阳极板102)为一个电极对,设置于反应罐横切面最中间位置,电极板长度(490mm);剩下6个电极对的宽度随着与罐壁的距离接近而逐渐减小,电极板长度依次为438mm、360mm和215mm。
[0030]整体有效面积比较:
[0031][0032]与现有电极板布置比较,本技术的电极板布置在现有电极板布置的基础上增加了电极板的宽度,增加了电极板的数量,并且改进后装置内的电极板有效总面积比现有电极板布置的有效总面积增加了约38.5%,证明在相同的处理时间内,进入反应罐后能够与电极板相接触,并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氧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极组件,包括边框(100)和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100)的外形呈圆柱形,所述电极包括设置在边框(100)内部的多个电极对,每个电极对包括至少一块阴极板(101)和至少一块阳极板(102),属于同一个电极对的阴极板(101)和阳极板(102)长度相等,且阴极板(101)和阳极板(102)交替设置,所述电极对的长度从边框(100)的中心到两侧逐渐减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板(101)和阳极板(102)插接于边框(10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100)内部设置有多个绝缘插槽(103),所述阴极板(101)和阳极板(102)分别插接于绝缘插槽(10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有的阴极板(101)连接有阴极导电板(104),所有的阳极板(102)连接有阳极导电板(105)。5.圆形反应罐,包括罐体(110),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10)内设置有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电极组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辜凌云史鸿乐陈可欣刘姝媛艾晓艳龙泉吴怡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