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纤维编织用的送线分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5449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纤维编织用的送线分组结构,送线分组底座上方设有压盖,第一半圆形槽与第二半圆形槽形成用于穿过纤维编织线的过线空间,送线分组底座的上端中部设有用于调节过线空间高度的调节机构;吸气孔接通吸气泵后清除经过过线空间的纤维编织线上的纤维碎屑;支架的水平部上设有推动升降座上升的推动机构,从而调节送线分组辅助座的高度,使得穿过穿线孔的纤维编织线不会因为纤维编织线下坠导致割线的情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推动机构用于调节送线分组辅助座的高度,使得穿过穿线孔的纤维编织线不会因为纤维编织线下坠导致割线的情况;通过调节机构的设置,实现对过线空间高度的调节,满足对不同直径的纤维编织线的顺利通过。线的顺利通过。线的顺利通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性能纤维编织用的送线分组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送线分组结构
,具体为一种高性能纤维编织用的送线分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通常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纤维编织线出线后与纤维编织机的连接仍有一定距离,这样就可能导致纤维编织线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产生下垂,从而导致纤维编织线相对于过线空间的水平位置产生角度,因而使得纤维编织线与出线位置处产生摩擦,由于摩擦甚至会出现割线的情况,导致无法对纤维编织机进行送线,且纤维编织线表面会吸附纤维碎屑,一旦纤维编织线通过纤维编织机编织成形后,纤维碎屑就会很难清理出来,为此,我们推出一种高性能纤维编织用的送线分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性能纤维编织用的送线分组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性能纤维编织用的送线分组结构,包括送线分组底座,所述送线分组底座上方设有压盖,且送线分组底座上端四个拐角处的光杆贯穿压盖后套接有弹簧,并最终螺接有锁紧螺母;
[0005]所述送线分组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纤维编织用的送线分组结构,包括送线分组底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线分组底座(8)上方设有压盖(1),且送线分组底座(8)上端四个拐角处的光杆(12)贯穿压盖(1)后套接有弹簧(3),并最终螺接有锁紧螺母(4);所述送线分组底座(8)的上端设有第一半圆形槽(13),所述压盖(1)下端设有第二半圆形槽(5),且第一半圆形槽(13)与第二半圆形槽(5)形成用于穿过纤维编织线的过线空间,所述送线分组底座(8)的上端中部设有用于通过第一螺杆(9)调节过线空间高度的调节机构;所述第一半圆形槽(13)和第二半圆形槽(5)表面分布有吸气孔(14),用于接通吸气泵后清除经过过线空间的纤维编织线上的纤维碎屑;所述送线分组底座(8)的底部固定有支架(20),且支架(20)前端的竖直部上套接有升降座(29),且升降座(29)的顶部固定有送线分组辅助座(27),所述送线分组辅助座(27)上设有与过线空间对应的穿线孔(28),使得穿过穿线孔(28)的纤维编织线不会出现摆动;所述支架(20)的水平部上设有推动升降座(29)上升的推动机构,从而调节送线分组辅助座(27)的高度,使得穿过穿线孔(28)的纤维编织线不会因为纤维编织线下坠导致割线的情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纤维编织用的送线分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线分组底座(8)的两端通过螺丝(11)固定,第一半圆形槽(13)的上端两侧设有橡胶软条(16),用于支撑在压盖(1)的下端表面,从而实现对过线空间侧边的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纤维编织用的送线分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线分组底座(8)的上端中部设有凹槽(15),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弹片组件(7)以及压盖(1)下端中部两侧的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子张影张峰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泰泳服装加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