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培种苗转运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5433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无土栽培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培种苗转运包装盒。本申请的包装盒采用双层结构,内层开设透水孔,种苗根系浸泡在盒体内的营养液中,且透气孔设置于盒盖上,营养液不会在运输过程中流失,种苗根系能够在运输过程中持续汲取养分;运输过程中颠簸倾斜时,由于本申请的双层结构设置,营养液会从内层透水孔漏入双层结构内部,又由于本申请的种苗根系叶片部分设置于盒盖的容纳腔内,因此,能够降低运输过程中营养液直接接触种苗叶片的几率,从而降低对叶片的损伤几率;在运输完成后,可直接打开盒盖,取下定植篮进行移栽,省去了人工将种苗放置于定植篮再进行移栽等步骤,节省人力。人力。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培种苗转运包装盒


[0001]本技术涉及无土栽培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培种苗转运包装盒。

技术介绍

[0002]水培作为一种新型的植物无土栽培方式,具有清洁卫生、养护方便等优点,特别适合室内摆设,深受消费者喜爱,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网络的发达,愈来愈多的人通过网上购物的方式购买种植机及水培种苗,在家中实现水培种植。现目前,市面上没有专门的水培苗包装盒,仅有一般的基质苗的包装盒,主要为带透气孔的塑料盒,用来运输水培苗会出现漏水的情况,因此,现有水培苗运输时,通常采用将苗包根,然后包裹部分充分浸水后,放入一个密封的盒子里进行运输,运输完成后再将种苗根系上的无纺布拆开,放入定植篮进行移栽。
[0003]然而上述水培种苗的转运方式,在长期运输过程中包根部分保水性不好,水分流失很快,从而造成水培苗运输中根系水分严重流失,发生不可逆的损伤,无法长时间保证种苗存活,且转运过程中营养液也会与叶片接触,若叶片有损伤,营养液在密封环境下会加速叶片腐烂,同时,运输前对种苗根系进行无纺布包裹,运输结束后需要拆开无纺布转移至定植篮进行移栽,包裹与拆开无纺布的过程对种苗根系会造成一定损伤的同时,也增加了人工操作步骤。
[0004]综上所述,现目前急需一种水培种苗转运包装盒,能够在运输过程中保证营养液能够持续供养的同时,能降低对植物叶片的损伤,且运输前与运输完成后进行移栽时,更为便捷,减少人工操作步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水培种苗转运包装盒,能够在运输过程中保证营养液能够持续供养的同时,能降低对植物叶片的损伤,且运输前与运输完成后进行移栽时,更为便捷,减少人工操作步骤。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水培种苗转运包装盒,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体和所述盒盖可拆卸连接,所述盒体的侧壁为双层空腔结构,所述盒体的内层侧壁上设有若干透水孔;所述盒体1内部还设有定植篮,所述定植篮与所述盒体可分离连接,所述定植篮用于容纳水培种苗根系,所述盒盖用于容纳水培种苗叶片。本申请的盒体采用双层结构,且内层设置了若干透水孔,将营养液加入所述盒体内时,本申请的盒体的双层结构外层不会漏水,为封闭结构,在转运过程发生颠簸倾斜时,所述营养液会通过盒体的双层结构的内层透水孔渗入所述双层结构内部,不会流出本申请所述的包装盒,能够一直对种苗根系保持供养;同时倾斜时营养液位于所述双层结构内部,也不会直接接触叶片,且本申请在转运水培种苗时,叶片位于所述盒盖内,从而进一步减少所述营养液与叶片直接接触的机会,减少叶片损伤;同时,本申请的盒体内设有定植篮,所述种苗直接放置于定植篮后再放入盒体内,运输结束进行移栽时,打开
盒盖,将定植篮取下,进行移栽,整个过程省去了转运完成后将种苗移栽至定植盆再进行移栽的过程,节省人工,同时,也能尽可能保证水培种苗根系的完整度,减少根系损伤。
[0008]优选的,所述盒体的外形为三棱柱结构,所述三棱柱结构的一端开口,所述定植篮上边缘与所述三棱柱结构开口边缘平齐。结构更为稳定,能够尽可能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包装盒被挤压变形,同时所述三棱柱结构相对于常规的方形结构来说,所占空间较小,便于运输。
[0009]优选的,所述盒体内设有三棱柱腔体。所述腔体用于放置营养液,对水培苗根系进行供养。
[0010]优选的,所述盒盖的外形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盒盖内设有圆柱形腔体,所述圆柱形腔与所述三边形腔体连通。所述圆柱形腔体结构用于容纳与保护水培种苗的叶片部分。
[0011]优选的,所述盒盖的侧壁上设有若干透气孔。保证水培种苗的叶片能进行呼吸作用,能够通过透气孔进行透气。
[0012]优选的,所述盒体为遮光材料结构件。因所述盒体内加有营养液,所述营养液见光一定时间会长绿藻,美观程度不高。采用遮光材料结构件能保证营养液的稳定性。
[0013]优选的,所述盒盖为透明材料结构件。能够通过透明结构直观看到水培种苗的品种与品质,且水培种苗能够给进行光合作用。
[0014]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申请的包装盒采用双层结构,内层开设透水孔,包装盒内部设置有定植篮,在转运运输时,将水培种苗放置于定植篮,再将定植篮放置于包装盒内部,在包装盒内加入约1/4~1/3的营养液,盖上盒盖,此时,种苗根系浸泡在营养液中,且透气孔设置于盒盖上,营养液不会在运输过程中流失,种苗根系能够在运输过程中持续汲取养分;同时,运输过程中颠簸倾斜时,由于本申请的双层结构设置,营养液会从内层透水孔漏入双层结构内部,又由于本申请的种苗根系叶片部分设置于盒盖的容纳腔内,因此,能够降低运输过程中营养液直接接触种苗叶片的几率,从而降低对叶片的损伤几率;在运输完成后,可直接打开盒盖,取下定植篮进行移栽,省去了人工将种苗放置于定植篮再进行移栽等步骤,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盒体主视图;
[0018]图3是本技术图2的A

A向剖视图;
[0019]图4是本技术包装盒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包装盒的主视图;
[0021]图6是本技术图5的A

A向剖视图。
[0022]图中标记:1

盒体,2

盒盖,3

定植篮。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
[002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
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5]实施例1
[0026]如图1和图4所示,一种水培种苗转运包装盒,包括盒体1和盒盖2,所述盒体1和所述盒盖2可拆卸连接,所述盒体1的侧壁为双层空腔结构,所述盒体1的内层侧壁上设有若干透水孔;所述盒体1内部还设有定植篮3,所述定植篮3与所述盒体1可分离连接,所述定植篮3用于容纳水培种苗根系,所述盒盖2用于容纳水培种苗叶片。本申请在使用时,首先在所述盒体1内部加入一定量的营养液,刚好能够浸泡种苗根系为宜,再将水培种苗放置于定植篮3内,将所述定植篮3放入盒体1内,所述定植篮3与所述盒体1开口的上边缘可分离连接,如可采用卡扣连接,然后将种苗叶片部分置于盒盖2的容纳腔内,盖上盒盖2,所述盒盖2与所述盒体1可采用卡扣连接、螺纹连接等可拆卸连接方式,再将本申请的包装盒进行装车转运等。
[0027]如图3所示,由于本申请的盒体1侧壁采用双层结构,且内层设置了若干透水孔,将营养液加入所述盒体1内时,本申请的盒体1的双层结构外层不会漏水,为封闭结构,在转运过程发生颠簸倾斜时,所述营养液会通过盒体1的双层结构的内层透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培种苗转运包装盒,包括盒体(1)和盒盖(2),所述盒体(1)和所述盒盖(2)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侧壁为双层空腔结构,所述盒体(1)的内层侧壁上设有若干透水孔;所述盒体(1)内部还设有定植篮(3),所述定植篮(3)与所述盒体(1)可分离连接,所述定植篮(3)用于容纳水培种苗根系,所述盒盖(2)用于容纳水培种苗叶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培种苗转运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外形为三棱柱结构,所述三棱柱结构的一端开口,所述定植篮(3)上边缘与所述三棱柱结构开口边缘平齐。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洁杨晓赵中莹刘一盛杜倩王向发孟捷叶丹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中农亿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