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长河专利>正文

太阳能饮水、集热装置及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5279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太阳能饮水、集热装置,包括:支架;装设于支架的聚光器;固定于聚光器上方、可接收聚光器反射光线的真空集热管;真空集热管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真空集热直管和用于将相邻两个真空集热直管连通的U型真空弯头,U型真空弯头在相邻两个真空集热直管的两端左右间隔设置;真空集热管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位于聚光器的上下两端;支架进一步包括转向机构和转向控制机构,转向机构包括垂直方向转向机构和轴向转向机构,垂直方向转向机构用于在转向控制机构的控制下调整支架及聚光器的倾斜度,轴向转向机构用于在转向控制机构的控制下使支架及聚光器沿其中心轴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可用于该太阳能饮水、集热装置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饮水、集热装置及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太阳能是一种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在人类面临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两大生存课题的今天受到人们极大的重视。目前市售的利用太阳能的装置大多为太阳能热水器,其中大多是单体热水器,属于慢增温式集热,集热温度不高,特别是在冬季的实用价值较低。 目前的太阳能热水器所采用的加热方式多为通过传热介质吸收光能,并对加热管中的冷水进行加热,热水在加热管中滞留时间很长,有部分热水会长期停留在加热管中而不进行循环,长期进行加热的水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因此,目前的太阳能热水器所产生的热水只能用于洗浴、供暖等生活用水,而不能供人们直接饮用。 另外,目前市售的太阳能热水器多采用固定的角度和位置,不能自动跟随太阳的移动,在大部分时间里太阳光都是倾斜地照射在集热装置上,因此,太阳能光的利用率较低。虽然在有些装置中也安装了收集太阳光的跟踪装置,但结构较为复杂,且本身消耗的能量多,也影响了太阳能集热装置的有效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提供直饮水、供暖等功能的太阳能饮水、集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种太阳能饮水、集热装置,包括 支架; 装设于支架的聚光器; 固定于聚光器上方、可接收聚光器反射光线的真空集热管; 所述真空集热管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真空集热直管和用于将相邻两个真空集热直管连通的U型真空弯头,所述U型真空弯头在相邻两个真空集热直管的两端左右间隔设置; 所述真空集热管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位于所述聚光器的上下两端; 所述支架进一步包括转向机构和转向控制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垂直方向转向机构和轴向转向机构,所述垂直方向转向机构用于在转向控制机构的控制下调整支架及聚光器的倾斜度,所述轴向转向机构用于在转向控制机构的控制下使所述支架及聚光器沿其中心轴转动。 优选地,所述真空集热直管包括具有第一直径的第一外管和具有第二直径的第一内管,所述第一外管分别在真空集热直管的两端收縮至与第一内管贴合、形成第一连接端口,所述第一外管和第一内管之间形成封闭的第一真空腔;5 所述第一直径大于第二直径。 优选地,所述第一外管和第一 内管由水晶制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内管的外表面具有不锈钢_氮化铝、铜的金属镀膜。 优选地,所述第一真空腔内具有吸汽剂。 优选地,所述U型真空弯头包括具有第一直径的第二 U型外管和具有第二直径的第二 U型内管,所述第二 U型内管分别在U型真空弯头的两端放大至与第二 U型外管贴合、形成第二连接端口,所述第二 U型外管和第二 U型内管之间形成封闭的第二真空腔; 所述第一连接端口可插入至第二连接端口中,并与第二连接端口的内表面密封贴合。 优选地,所述第二 U型外管和第二 U型内管由不锈钢制成。 优选地,所述聚光器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抛物柱面聚光板; 每个所述真空集热直管设置在所述抛物柱面聚光板的聚焦轴线处。 优选地,所述抛物柱面聚光板的聚光轴线为平行于每个所述真空集热直管的长度方向的两条直线。 优选地,所述真空集热管的入口和出口处分别具有一旋转接头。 优选地,所述太阳能饮水、集热装置进一步包括水质净化器,所述水质净化器的出水管与所述真空集热管入口处的旋转接头连通。 优选地,所述真空集热管出口处的旋转接头与真空输送管连通,所述真空输送管包括多个首尾相连的真空输送直管; 所述真空输送直管包括具有第三直径的第三外管和具有第四直径的第三内管,所述第三内管在真空输送直管的一端放大至与第三外管贴合、形成第三连接端口,所述第三外管在真空输送直管的另一端收縮至与第三内管贴合、形成第四连接端口,所述第三外管和第三内管之间形成封闭的第三真空腔; —个真空输送直管的第四连接端口可插入至另一个真空输送直管的第三连接端口中,并与第三连接端口的内表面密封贴合; 所述第三直径大于所述第四直径。 优选地,所述第三外管和第三内管由不锈钢制成; 所述第三内管包括一段不锈钢伸縮波纹管。 优选地,所述不锈钢伸縮波纹管的长度为所述真空输送直管长度的3%。 优选地,所述转向控制机构包括光电检测装置、控制电路和驱动装置, 所述光电检测装置包括长方体检测柱和四组分别设置于检测柱四个侧面的光敏传感器,检测柱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所述聚光器的表面;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四个分别接受所述四组光敏传感器信号的光敏检测电路和四个分别与光敏检测电路连接的比较运算放大电路; 所述比较运算放大电路的输出可控制驱动装置以驱动所述转向机构的运动。 优选地,所述太阳能饮水、集热装置包括多个支架, 每个支架均装设有聚光器和固定于聚光器上方、可接收聚光器反射光线的真空集热管; 每个集热管的入口均并联连接至同一入水管,每个集热管的出口均并联连接至同一真空输送管; 所述真空输送直管包括具有第三直径的第三外管和具有第四直径的第三内管,所述第三内管在真空输送直管的一端放大至与第三外管贴合、形成第三连接端口,所述第三外管在真空输送直管的另一端收縮至与第三内管贴合、形成第四连接端口,所述第三外管和第三内管之间形成封闭的第三真空腔; —个真空输送直管的第四连接端口可插入至另一个真空输送直管的第三连接端口中,并与第三连接端口的内表面密封贴合; 所述第三直径大于所述第四直径。 优选地,所述第三外管和第三内管由不锈钢制成; 所述第三内管包括一段不锈钢伸縮波纹管。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包括支架、装设于支架的太阳能光伏电池板、蓄电池组、太阳能控制器和逆变器, 所述支架进一步包括转向机构和转向控制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垂直方向转向机构和轴向转向机构,所述垂直方向转向机构用于在转向控制机构的控制下调整支架及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倾斜度,所述轴向转向机构用于在转向控制机构的控制下使所述支架及太阳能光伏电池板沿其中心轴转动; 所述转向机构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太阳能光伏电池板两端的转向轴承。 优选地,所述转向控制机构包括光电检测装置、控制电路和驱动装置, 所述光电检测装置包括长方体检测柱和四组分别设置于检测柱四个侧面的光敏传感器,检测柱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所述聚光器的表面;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四个分别接受所述四组光敏传感器信号的光敏检测电路和四个分别与光敏检测电路连接的比较运算放大电路; 所述比较运算放大电路的输出可控制驱动装置以驱动所述转向机构的运动。 优选地,所述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多个支架,每个支架均装设有太阳能光伏电池板,所述多个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均与所述蓄电池组并联连接。 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饮水、集热装置通过采用水晶制成的金属镀膜的真空集热管,能够快速有效地将光能转化为热能,且真空集热管的承压能力高,不易爆裂,经久耐用。 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饮水、集热装置所采用的真空输送管,不仅膨胀系数低,而且通过采用全金属真空绝热管进行饮用水的传输,其保温性能优越,可以实现远距离传输。 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饮水、集热装置通过自动跟踪器对太阳的跟踪,可以在太阳光不是垂直照射集热装置时,由光敏传感器产生阻值变化,控制电机驱动电路输出不同方向的电压驱动电机旋转,并带动聚光系统转动,直到太阳光垂直照射的位置为止。由于阳光直射,可增强太阳光的照射强度。本装置可以全天跟踪太阳8-10小时,比同样面积和结构的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饮水、集热装置,包括:支架;装设于支架的聚光器;固定于聚光器上方、可接收聚光器反射光线的真空集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集热管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真空集热直管和用于将相邻两个真空集热直管连通的U型真空弯头,所述U型真空弯头在相邻两个真空集热直管的两端左右间隔设置;所述真空集热管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位于所述聚光器的上下两端;所述支架进一步包括转向机构和转向控制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垂直方向转向机构和轴向转向机构,所述垂直方向转向机构用于在转向控制机构的控制下调整支架及聚光器的倾斜度,所述轴向转向机构用于在转向控制机构的控制下使所述支架及聚光器沿其中心轴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长河
申请(专利权)人:许长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