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室护理患者移动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5206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手术室护理患者移动处理装置,包括底架,底架的上表面设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的一侧设有承载组件,底架位于承载组件的一侧设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与底架相互连接,固定座的一侧设有支撑杆,支撑杆远离固定座的一端设有调节柱,涉及护理用患者移动装置技术领域,其中,在第一坐垫以及第二坐垫的底端设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固定在底架上表面,这样在患者移动到第一坐垫以及第二坐垫的上方时,将支撑组件与第一坐垫和第二坐垫相互连接,从而可以对第一坐垫以及第二坐垫起到支撑,从而可以提升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定性。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术室护理患者移动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是关于护理用患者移动装置
,特别是关于一种手术室护理患者移动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护理是一门运用科学,分为家庭护理和有偿护理。有偿护理必须按照卫生部、国家卫健委、医政部所规定的法律法规相关条文执行开展相应的护理项目,有条理、有目的、有计划的完成基础或常规护理,观察了解病人体表体重基础情况,根据病情变化监测或获取病情数据,以配合医生完成对病人的治疗,加强输液巡视和教育,及时处理医疗纠纷,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对于一些移动不便的患者,如果需要移动,会出现移动不便的问题发生,现有的采用移位机进行移动,但是移位机内部的坐垫没有进行支撑,通常都是直接采用旋转轴与升降结构连接,这样支撑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的患者采用移位机移动时,整体支撑性不足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术室护理患者移动处理装置,在第一坐垫以及第二坐垫的底端设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固定在底架上表面,这样在患者移动到第一坐垫以及第二坐垫的上方时,将支撑组件与第一坐垫和第二坐垫相互连接,从而可以对第一坐垫以及第二坐垫起到支撑,从而可以提升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0004]本申请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手术室护理患者移动处理装置,包括底架,所述底架的上表面设有升降组件,所述底架与升降组件相交处上表面设有放置板,所述底架下方四角处各设有一个万向轮,所述升降组件的一侧设有承载组件,所述底架位于承载组件的一侧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底架相互连接,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固定座的一端设有调节柱,将调节柱旋转,使得调节柱位于支撑杆的内部,之后翻转支撑杆,使得支撑杆以固定座为轴心处旋转,使得支撑杆位于第一坐垫以及第二坐垫的下方,然后旋转调节柱,使得调节柱和第一坐垫以及第二坐垫相互接触即可。
[0006]优选的,所述承载组件包括第一坐垫以及第二坐垫,所述第一坐垫包括坐板,所述坐板的上方设有扶手,所述坐板的一端设有限位柱,所述坐板与扶手远离限位柱的一侧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下两端各设有一个固定轴,第一坐垫和第二坐垫通过转轴与固定轴旋转,使得第一坐垫以及第二坐垫位于病床的两端,所述第一坐垫以及第二坐垫与升降组件连接,将第二坐垫和第一坐垫相交处的限位板和限位柱分离,之后分别反方向旋转第一坐垫以及第二坐垫,这样第一坐垫和第二坐垫通过转轴与固定轴旋转,使得第一坐垫以及第二坐垫位于病床的两端,之后使用者坐在升降组件的内侧,然后拉动使用者,使得使用者与病床分离,之后快速的旋转第一坐垫以及第二坐垫,使得第一坐垫以及第二坐垫合并,所述第二坐垫远离升降组件的一端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第二坐垫为可旋转的结构,将
限位板与限位柱相互卡接即可。
[0007]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横撑,所述横撑的底端设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底端设有液压缸,所述横撑的两端各设有一个第二支杆,两个所述第二支杆的底端设有第一支杆,两个所述第二支杆与横撑相交处设有把手,底架上方升降组件内部的液压缸运行,可以带动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进行高度的调整,使得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高度变化,从而可以改变第一坐垫以及第二坐垫的高度。
[0008]本申请实施例的优点是:
[0009]1、本技术中在第一坐垫以及第二坐垫的底端设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固定在底架上表面,这样在患者移动到第一坐垫以及第二坐垫的上方时,将支撑组件与第一坐垫和第二坐垫相互连接,从而可以对第一坐垫以及第二坐垫起到支撑,从而可以提升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0010]2、本技术中在支撑组件的一端设有调节柱,且调节柱可以和支撑杆旋接,从而可以改变调节柱的高度,对于不同高度的第一坐垫以及第二坐垫相互适应。
[0011]3、本技术中设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可以改变第一坐垫以及第二坐垫的高度,从而可以使得适应不同高度的人群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手术室护理患者移动处理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第一坐垫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升降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支撑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18]1、放置板;2、底架;3、第一坐垫;31、坐板;32、扶手;33、转轴;34、固定轴;35、限位柱;4、第二坐垫;5、限位板;6、升降组件;61、第一支杆;62、第二支杆;63、把手;64、横撑;65、竖杆;66、液压缸;7、支撑组件;71、固定座;72、支撑杆;73、调节柱;8、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下文为了描述方便,所引用的“上”、“下”、“左”、“右”等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等方向一致,下文中的“第一”、“第二”等为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其他特殊含义。
[0020]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0021]实施例
[0022]本实施例给出一种手术室护理患者移动处理装置的具体结构,如图1

4所示,包括底架2,底架2的上表面设有升降组件6,底架2与升降组件6相交处上表面设有放置板1,底架2下方四角处各设有一个万向轮8,升降组件6的一侧设有承载组件,底架2位于承载组件的
一侧设有支撑组件7,支撑组件7包括固定座71,固定座71与底架2相互连接,固定座71的一侧设有支撑杆72,支撑杆72远离固定座71的一端设有调节柱73,将调节柱73旋转,使得调节柱73位于支撑杆72的内部,之后翻转支撑杆72,使得支撑杆72以固定座71为轴心处旋转,使得支撑杆72位于第一坐垫3以及第二坐垫4的下方,然后旋转调节柱73,使得调节柱73和第一坐垫3以及第二坐垫4相互接触即可。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0024]将调节柱73旋转,使得调节柱73位于支撑杆72的内部,之后翻转支撑杆72,使得支撑杆72以固定座71为轴心处旋转,使得支撑杆72位于第一坐垫3以及第二坐垫4的下方,然后旋转调节柱73,使得调节柱73和第一坐垫3以及第二坐垫4相互接触即可。
[0025]承载组件包括第一坐垫3以及第二坐垫4,第一坐垫3包括坐板31,坐板31的上方设有扶手32,坐板31的一端设有限位柱35,坐板31与扶手32远离限位柱35的一侧设有转轴33,转轴33的上下两端各设有一个固定轴34,第一坐垫3和第二坐垫4通过转轴33与固定轴34旋转,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术室护理患者移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2),所述底架(2)的上表面设有升降组件(6),所述升降组件(6)的一侧设有承载组件,所述底架(2)位于承载组件的一侧设有支撑组件(7),所述支撑组件(7)包括固定座(71),所述固定座(71)与底架(2)相互连接,所述固定座(71)的一侧设有支撑杆(72),所述支撑杆(72)远离固定座(71)的一端设有调节柱(7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室护理患者移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包括第一坐垫(3)以及第二坐垫(4),所述第一坐垫(3)以及第二坐垫(4)与升降组件(6)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室护理患者移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6)包括横撑(64),所述横撑(64)的底端设有竖杆(65),所述竖杆(65)的底端设有液压缸(66),所述横撑(64)的两端各设有一个第二支杆(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鸿
申请(专利权)人:屏山县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