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酵用细菌菌液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5044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酵用细菌菌液收集装置,包括保护外壳和设置于保护外壳顶面的密封盖,保护外壳的内壁设置有恒温内胆,恒温内胆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防漏圈,密封盖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块,密封盖的正反面固定连接有锁扣,密封盖的底面设置有透气膜,密封盖的顶面旋转连接有控制盖,控制盖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把手。该发酵用细菌菌液收集装置,通过密封盖上的单元,可以根据需要收集不同发酵需要的菌液,从而进行密封或者透气的调整,调整的过程方便且操作简单,同时在发酵用细菌菌液收集装置使用透气时,根据透气膜的特性,可以防止外界因素影响,确保在透气时不会因为杂质影响细菌菌液的质量。菌菌液的质量。菌菌液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酵用细菌菌液收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制品的生产
,具体为一种发酵用细菌菌液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发酵指人们借助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本身、或者直接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的过程。发酵有时也写作酦酵,其定义由使用场合的不同而不同。通常所说的发酵,多是指生物体对于有机物的某种分解过程。发酵是人类较早接触的一种生物化学反应,如今在食品工业、生物和化学工业中均有广泛应用。其也是生物工程的基本过程,即发酵工程。对于其机理以及过程控制的研究,还在继续。酵母菌、乳酸菌等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叫做发酵。
[0003]目前实验室一些细菌菌液进行收集时,采用普通不锈钢漏斗和纱布挤压的方式,但纱布容易造成纤维脱落而对菌液造成污染。
[0004]在公开号为CN217188191U中一种卡介菌菌液收集装置,该装置通过网孔结构的孔径限定,来截留卡介菌培养液中的菌膜,滤网的底部和下部侧壁均设置为网孔结构,方便菌液流出;滤网高于筒体结构,使用时可避免菌液和菌膜溢出。
[0005]但是,该装置在对关于菌液产生收集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发酵用细菌菌液的产生是否需要进行密封或者透气。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酵用细菌菌液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酵用细菌菌液收集装置,包括保护外壳和设置于保护外壳顶面的密封盖,所述保护外壳的内壁设置有恒温内胆,所述恒温内胆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防漏圈;
[0008]所述密封盖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块,所述密封盖的正反面固定连接有锁扣,所述密封盖的底面设置有透气膜,所述密封盖的顶面旋转连接有控制盖,所述控制盖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把手,其中透气膜的材质为高分子的防水材料。
[0009]优选的,所述锁扣的数量为四个分别固定连接于密封盖的正反两面,所述密封盖底面通过锁扣紧固连接有保护外壳,所述密封盖的顶面贯穿开设有控制盖槽,所述控制盖旋转连接于密封盖的控制盖槽。
[0010]优选的,所述保护外壳的正反面固定连接有固定锁,所述固定锁的数量为四个,通过锁扣能够与固定锁紧固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保护外壳的两侧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支撑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防滑垫的设置是为该发酵用细菌菌液收集装置防止不稳导致摔倒。
[0012]优选的,所述恒温内胆的内壁卡接有镂空放置板且镂空放置板的材质为氧化铜,所述恒温内胆的内壁卡接有过滤板且过滤板的材质为氧化铜,所述过滤板设置于镂空放置板的底端,所述恒温内胆的底端开设有收集腔,其中恒温内胆的内壁为真空为且表面为涂有环氧树脂防腐蚀涂料的不锈钢。
[0013]优选的,所述防漏圈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收集腔,所述防漏圈贯穿开设有导液管槽,所述防漏圈的导液管槽内壁固定连接有导液管,过滤板把过滤发酵物杂质后的菌液传送至收集腔,再由导液管导出。
[0014]优选的,所述导液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的顶部设置有控制阀,控制阀更方的便根据不同需要进行收集所需菌液,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该发酵用细菌菌液收集装置,通过密封盖上的单元,可以根据需要收集不同发酵需要的菌液,从而进行密封或者透气的调整,调整的过程方便且操作简单,同时在发酵用细菌菌液收集装置使用透气时,根据透气膜的特性,可以防止外界因素影响,确保在透气时不会因为杂质影响细菌菌液的质量。
[0017]2.该发酵用细菌菌液收集装置,恒温内胆的设计能够确保菌体环境从而提高发酵的效率,其内部设置有过滤板,更好的在收集时过滤掉因发酵产生的杂物,同时出液口有控制阀搭配,更方便根据不同需要进行收集所需菌液,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整体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保护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恒温内胆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整体正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保护外壳、101固定锁、102支撑腿、103防滑垫、2密封盖、201密封块、202锁扣、203透气膜、204控制盖、205把手、3恒温内胆、301镂空放置板、302过滤板、303收集腔、401防漏圈、402导液管、403出液口、404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

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6]实施例一:
[0027]一种发酵用细菌菌液收集装置,包括保护外壳1和设置于保护外壳1顶面的密封盖2,保护外壳1的内壁设置有恒温内胆3,恒温内胆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防漏圈401;
[0028]密封盖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块201,密封块201能够确保密封盖2与保护外壳1连接时与恒温内胆3的密封性,密封盖2的正反面固定连接有锁扣202,锁扣101的数量为四
个,密封盖2的底面设置有透气膜203,其中透气膜的材质为高分子的防水材料,根据透气膜特性,不仅仅能够透气而且还可以防止外界因素影响,确保在透气时不会因为杂质影响细菌菌液的质量。密封盖2底面通过锁扣202紧固连接有保护外壳。
[0029]密封盖2的顶面贯穿开设有控制盖槽,控制盖204旋转连接于密封盖2的控制盖槽,控制盖204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把手205,通过把手205调整控制盖204,让控制盖204可以根据需要收集不同发酵需要的菌液,进行密封或者透气调整,调整的过程方便且操作简单。
[0030]工作原理:本技术在使用时,当所需收集的菌液需有氧或者无氧发酵时,通过把手205打开密封盖2上的控制盖204进行透气控制,因密封盖2内部设置有透气膜203,在不影响透气控制的同时,对内部发酵物及菌体进行一定的保护,通过锁扣202能够与固定锁101紧固连接,密封块201能够确保密封盖2在发酵过程的密封效果,当通过把手205关闭密封盖2时,则该发酵用细菌菌液收集装置属于密封状态。
[0031]实施例二:
[0032]一种发酵用细菌菌液收集装置,保护外壳1的正反面固定连接有固定锁101,固定锁101的数量为四个,保护外壳1的两侧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02,支撑腿102的数量为四个,支撑腿10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03,防滑垫103的设置是为该发酵用细菌菌液收集装置防止不稳导致摔倒,提高该发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酵用细菌菌液收集装置,包括保护外壳(1)和设置于保护外壳(1)顶面的密封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外壳(1)的内壁设置有恒温内胆(3),所述恒温内胆(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防漏圈(401);所述密封盖(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块(201),所述密封盖(2)的正反面固定连接有锁扣(202),所述密封盖(2)的底面设置有透气膜(203),所述密封盖(2)的顶面旋转连接有控制盖(204),所述控制盖(204)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把手(2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用细菌菌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202)的数量为四个分别固定连接于密封盖(2)的正反两面,所述密封盖(2)底面通过锁扣(202)紧固连接有保护外壳,所述密封盖(2)的顶面贯穿开设有控制盖槽,所述控制盖(204)旋转连接于密封盖(2)的控制盖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用细菌菌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外壳(1)的正反面固定连接有固定锁(101),所述固定锁(101)的数量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宝赵铧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固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