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腔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4976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胸腔引流管,包括引流主管,所述引流主管的一端设置有端孔,所述引流主管靠近端孔一端的两侧均开设有侧孔,所述引流主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与引流主管内部连通的伸缩套,所述伸缩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贯穿伸缩套且延伸至引流主管的内部,需要疏通时,推动防护管端部,使疏通毛刷延伸至引流主管的内部,便于对引流主管内的血块、组织块,粘稠分泌物等进行疏通,此时的伸缩套在推力下挤压收缩,位于推杆外部的防护管同步跟随收缩,防护管起到防护推杆和伸缩套的作用,另一方面提高密封性,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当疏通完毕之后,再次向外拉动防护管,使推杆带动疏通毛刷收回即可。杆带动疏通毛刷收回即可。杆带动疏通毛刷收回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腔引流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胸腔引流管。

技术介绍

[0002]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也起到平衡胸腔两侧的压力,预防纵隔移位及肺萎陷的作用。胸腔闭式引流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0003]但是目前的胸腔引流管通常为单腔,这种单腔引流管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0004]1、当出现血块、组织块,粘稠分泌物等阻塞时,再通困难,影响引流效果。
[0005]2、部分患者同时需要胸腔内注射药物,需要暂时断开引流管,存在胸腔进气以及增加感染机会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胸腔引流管,具有便于对引流主管内的血块、组织块,粘稠分泌物等进行疏通,避免胸腔进气,显著降低感染风险,结构简单,注药方便的特点。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胸腔引流管,包括引流主管,所述引流主管的一端设置有端孔,所述引流主管靠近端孔一端的两侧均开设有侧孔,所述引流主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与引流主管内部连通的伸缩套,所述伸缩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贯穿伸缩套且延伸至引流主管的内部,所述推杆延伸至引流主管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疏通毛刷,所述引流主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护管,所述伸缩套和推杆均位于防护管的内部。
[0008]为了便于伸缩套收缩挤压将疏通毛刷延伸至引流主管内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胸腔引流管优选的,所述伸缩套呈锥形结构,所述防护管倾斜设置于引流主管的外壁。
[0009]为了便于防护管跟随推杆的活动进行伸缩,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胸腔引流管优选的,所述推杆远离疏通毛刷的一端与防护管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0]为了便于防护管适应伸缩,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胸腔引流管优选的,所述防护管为伸缩塑料软管。
[0011]为了便于注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胸腔引流管优选的,所述引流主管的外壁连通有注药管,所述注药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注射器接头,所述注药管的外壁设置有阀门。
[0012]为了更换引流瓶或者侧管毛刷疏通时夹闭主管,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胸腔引流管优选的,所述引流主管的外壁一侧设置有管夹,所述管夹位于注药管和防护管之间。
[0013]为了便于推杆带动疏通毛刷向主管内部延伸,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胸腔引流管优选的,所述推杆为实心弹性塑料杆。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平时疏通毛刷为收缩状态,整体部分位于防护管的内部,此时的伸缩套为拉伸延展状态,需要疏通时,推动防护管端部,进一步防护管带动推杆和疏通毛刷朝向引流主管活动,直至疏通毛刷延伸至引流主管的内部,便于对引流主管内的血块、组织块,粘稠分泌物等进行疏通,此时的伸缩套在推力下挤压收缩,位于推杆外部的防护管同步跟随收缩,防护管起到防护推杆和伸缩套的作用,另一方面提高密封性,避免伸缩套与引流主管的连接处破损漏气,双层结构有效提高气密性,避免引流主管内部进气,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当疏通完毕之后,再次向外拉动防护管,使推杆带动疏通毛刷收回即可;
[0016]注射器接头便于和注射器连接,从而方便注药,而在不使用时通过阀门将注射器接头关闭,避免进气,引流主管的外壁一侧设置有管夹,在更换引流瓶或者疏通毛刷疏通时夹闭引流主管,避免外界气体进入胸腔造成气胸,避免引流主管血凝块进入胸腔。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剖视结构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整体外部结构图。
[0019]图中:1、引流主管;2、伸缩套;3、推杆;4、疏通毛刷;5、防护管;6、注药管;7、注射器接头;8、阀门;9、管夹。
具体实施方式
[0020]请参阅图1至图2,一种胸腔引流管,包括引流主管1,引流主管1的一端设置有端孔,引流主管1靠近端孔一端的两侧均开设有侧孔,引流主管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与引流主管1内部连通的伸缩套2,伸缩套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推杆3,推杆3的一端贯穿伸缩套2且延伸至引流主管1的内部,推杆3延伸至引流主管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疏通毛刷4,引流主管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护管5,伸缩套2和推杆3均位于防护管5的内部。
[0021]本实施例中:在引流主管1外端加一伸缩套2,伸缩套2与引流主管1连通且气密连接,平时疏通毛刷4为收缩状态,整体部分位于防护管5的内部,此时的伸缩套2为拉伸延展状态,需要疏通时,推动防护管5端部,进一步防护管5带动推杆3和疏通毛刷4朝向引流主管1活动,直至疏通毛刷4延伸至引流主管1的内部,便于对引流主管1内的血块、组织块,粘稠分泌物等进行疏通,此时的伸缩套2在推力下挤压收缩,位于推杆3外部的防护管5同步跟随收缩,防护管5起到防护推杆3和伸缩套2的作用,另一方面提高密封性,避免伸缩套2与引流主管1的连接处破损漏气,双层结构有效提高气密性,避免引流主管1内部进气,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当疏通完毕之后,再次向外拉动防护管5,使推杆3带动疏通毛刷4收回即可。
[002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伸缩套2呈锥形结构,防护管5倾斜设置于引流主管1的外壁。
[0023]本实施例中:伸缩套2呈锥形结构,伸缩套2在延展状态时整体呈锥形结构,外壁设置有多个收缩节,当施力挤压时多个伸缩节挤压收缩,整个伸缩套2层层折叠,从而便于将疏通毛刷4延展和收回,防护管5倾斜设置于引流主管1的外壁,从而提高疏通毛刷4的延伸范围,便于疏通工作进行。
[002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推杆3远离疏通毛刷4的一端与防护管5的内壁固定连接。
[0025]本实施例中:推杆3远离疏通毛刷4的一端与防护管5的内壁固定连接,这样的结构使防护管5可跟随推杆3的活动进行自适应伸缩,使用更加方便。
[002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防护管5为伸缩塑料软管。
[0027]本实施例中:防护管5为伸缩塑料软管,便于跟随推杆3的活动进行伸缩,便于对推杆3进行防护。
[002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引流主管1的外壁连通有注药管6,注药管6的另一端设置有注射器接头7,注药管6的外壁设置有阀门8。
[0029]本实施例中:注射器接头7便于和注射器连接,从而方便注药,而在不使用时通过阀门8将注射器接头7关闭,避免进气。
[003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引流主管1的外壁一侧设置有管夹9,管夹9位于注药管6和防护管5之间。
[0031]本实施例中:引流主管1的外壁一侧设置有管夹9,在更换引流瓶或者疏通毛刷4疏通时夹闭引流主管1,避免外界气体进入胸腔造成气胸,避免引流主管1血凝块进入胸腔。
[003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推杆3为实心弹性塑料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腔引流管,包括引流主管(1),所述引流主管(1)的一端设置有端孔,所述引流主管(1)靠近端孔一端的两侧均开设有侧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主管(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与引流主管(1)内部连通的伸缩套(2),所述伸缩套(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推杆(3),所述推杆(3)的一端贯穿伸缩套(2)且延伸至引流主管(1)的内部,所述推杆(3)延伸至引流主管(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疏通毛刷(4),所述引流主管(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护管(5),所述伸缩套(2)和推杆(3)均位于防护管(5)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套(2)呈锥形结构,所述防护管(5)倾斜设置于引流主管(1)的外部。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亚洲郑林鲁中原李胜利李霞曾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