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和储能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4957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壳体和储能电源,壳体包括底座、盖板和提手组件,底座上具有第一过孔,盖板盖设在底座上,盖板上具有第二过孔和由第二过孔的孔边缘延伸设置的伸出部,提手组件具有子通道,提手组件设置在伸出部与第一过孔之间,以使提手组件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过孔与底座的外部连通,提手组件的第二端与伸出部抵接,提手组件和伸出部形成提手通道,提手通道与第二过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壳体和储能电源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充电装置存在提手不方便成型在电源壳体上的问题。手不方便成型在电源壳体上的问题。手不方便成型在电源壳体上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壳体和储能电源


[0001]本技术涉及储电设备相关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壳体和储能电源。

技术介绍

[0002]充电设备可用于供电操作,以为用电器提供电源,广泛的应用在工作和生活中。其中,户外移动电源作为一种电能储存设备,内置电池及逆变器,可以在户外环境中提供DC、AC输出,是一种便携的电源。其主要包含电池包、逆变器、主控板等内部组件。
[0003]但是,现有的移动电源作为一种可移动的便携设备,产品的提手通过外加提手或者内嵌成型。其中外装把手需要单加零部件且占用外部空间;当内嵌提手时,现有的充电装置将把手直接与一体注塑成型在电源的壳体上,但是在进行注塑成型时,由于移动电源的壳体的尺寸较大,因此需要较大的模具进行开模注塑,导致操作不方便且成本高。
[0004]由上可知,目前的充电装置存在提手不方便成型在电源壳体上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壳体和储能电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充电装置存在提手不方便成型在电源壳体上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壳体,壳体包括底座,底座上具有第一过孔;盖板,盖板盖设在底座上,盖板上具有第二过孔和由第二过孔的孔边缘延伸设置的伸出部;提手组件,提手组件具有子通道,提手组件设置在伸出部与第一过孔之间,以使提手组件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过孔与底座的外部连通,提手组件的第二端与伸出部抵接,提手组件和伸出部形成提手通道,提手通道与第二过孔连通。
[0007]进一步地,底座和盖板形成容置腔,伸出部伸入容置腔的内部,提手组件设置在容置腔的内部。
[0008]进一步地,伸出部朝向第一过孔的一端为第一抵接端,第一抵接端具有开口,第一抵接端具有第一抵接面,提手组件的第二端具有第二抵接面,第二抵接面与第一抵接面抵接,子通道通过开口与第二过孔连通。
[0009]进一步地,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的二者之一上设置有滑动配合组件,以使盖板能够在滑动配合组件的引导下沿伸出部的延伸方向相对于底座滑动设置。
[0010]进一步地,滑动配合组件包括第一滑动凸起,第一滑动凸起形成在第一抵接面上且沿第一抵接面的周向延伸;第二滑动凸起,第二滑动凸起形成在第二抵接面上且沿第二抵接面的周向延伸,第一滑动凸起位于第二滑动凸起围成的区域的内部,第一滑动凸起的外周面与第二滑动凸起的内周面抵接。
[0011]进一步地,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与盖板垂向设置。
[0012]进一步地,伸出部包括主板段和折弯成型在主板段两侧的侧板段,主板段和侧板段围成半包围结构,主板段和侧板段的顶端均与第二过孔的边缘连接,主板段的底端朝向第一过孔的方向折弯。
[0013]进一步地,底座具有侧板和顶板,第一过孔设置在侧板上,顶板上具有过孔,伸出部贯穿过孔伸入至底座的内部,提手组件与顶板卡接;和/或提手组件与顶板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和/或提手组件与侧板抵接;和/或提手组件与侧板卡接;和/或提手组件与侧板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和/或盖板和顶板卡接;和/或盖板和顶板通过紧固件连接。
[0014]进一步地,提手组件的第二端还具有与盖板的底面抵接的抵顶面,抵顶面沿第二过孔的周向延伸,抵顶面与伸出部的顶面配合围成提手通道的端部开口,第二过孔容置在端部开口的区域的内部。
[0015]进一步地,提手组件的第一端具有限位面和形成在限位面上的凸环,凸环的外周面为安装面,限位面和安装面形成阶梯结构,限位面与底座的内壁面抵接,安装面与第一过孔的内壁面抵接。
[0016]进一步地,壳体还包括卡接结构,卡接结构包括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的其中一个与伸出部连接,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中的另一个与提手组件连接,盖板盖设在底座上时,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卡接配合,当盖板与底座分离时,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分离。
[0017]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储能电源,储能电源包括上述的壳体。
[0018]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壳体包括底座、盖板和提手组件,底座上具有第一过孔,盖板盖设在底座上,盖板上具有第二过孔和由第二过孔的孔边缘延伸设置的伸出部,提手组件具有子通道,提手组件设置在伸出部与第一过孔之间,以使提手组件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过孔与底座的外部连通,提手组件的第二端与伸出部抵接,提手组件和伸出部形成提手通道,提手通道与第二过孔连通。
[0019]由上可知,本申请采用提手组件与盖板上的伸出部抵接形成提手通道的方式,整个提手通道由两部分构成,仅需要对提手组件或者盖板单独生产后拼接即可,降低了生产难度和装配难度,也无需复杂的模具,降低了成本。同时,本申请的提手通道采用内嵌的结构,无需占用壳体的外部的空间,方便进行放置。
附图说明
[0020]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1]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提手组件和伸出部的安装结构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提手组件和伸出部的安装结构的爆炸图;
[0024]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提手组件和伸出部的安装结构的另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5示出了本技术的滑动配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示出了本技术的盖板和底座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7]图7示出了本技术的提手组件安装在底座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8]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9]10、底座;101、第一过孔;102、容置腔;110、侧板;120、顶板;121、过孔;20、盖板;
201、第二过孔;210、伸出部;2101、主板段;2102、侧板段;211、第一抵接面;212、第一滑动凸起;213、第一卡接件;30、提手组件;310、限位面;311、凸环;312、安装面;320、第二抵接面;321、第二滑动凸起;322、抵顶面;330、安装凸耳;340、第二卡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31]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32]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33]实施例1
[003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充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所述底座(10)上具有第一过孔(101);盖板(20),所述盖板(20)盖设在所述底座(10)上,所述盖板(20)上具有第二过孔(201)和由所述第二过孔(201)的孔边缘延伸设置的伸出部(210);提手组件(30),所述提手组件(30)具有子通道,所述提手组件(30)设置在所述伸出部(210)与所述第一过孔(101)之间,以使所述提手组件(30)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过孔(101)与所述底座(10)的外部连通,所述提手组件(30)的第二端与所述伸出部(210)抵接,所述提手组件(30)和所述伸出部(210)形成提手通道,所述提手通道与所述第二过孔(20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和所述盖板(20)形成容置腔(102),所述伸出部(210)伸入所述容置腔(102)的内部,所述提手组件(30)设置在所述容置腔(102)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部(210)朝向所述第一过孔(101)的一端为第一抵接端,所述第一抵接端具有开口,所述第一抵接端具有第一抵接面(211),所述提手组件(30)的第二端具有第二抵接面(320),所述第二抵接面(320)与所述第一抵接面(211)抵接,所述子通道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二过孔(201)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面(211)和所述第二抵接面(320)的二者之一上设置有滑动配合组件,以使所述盖板(20)能够在所述滑动配合组件的引导下沿所述伸出部(210)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底座(10)滑动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配合组件包括:第一滑动凸起(212),所述第一滑动凸起(212)形成在所述第一抵接面(211)上且沿所述第一抵接面(211)的周向延伸;第二滑动凸起(321),所述第二滑动凸起(321)形成在所述第二抵接面(320)上且沿所述第二抵接面(320)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一滑动凸起(212)位于所述第二滑动凸起(321)围成的区域的内部,所述第一滑动凸起(212)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二滑动凸起(321)的内周面抵接。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面(211)和所述第二抵接面(320)与所述盖板(20)垂向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部(210)包括主板段(2101)和折弯成型在所述主板段(2101)两侧的侧板段(2102),所述主板段(2101)和所述侧板段(2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延浩于谋展张亮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公牛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