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颗粒物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4847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激光颗粒物传感器,包括:升降组件和束线组件;其中,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挂板、开设于所述挂板内侧的支撑槽、挂装于所述挂板上的盒体、安装于所述挂板内且朝向所述挂板的伺服电机、固定于所述伺服电机驱动端的收卷筒、收卷于所述收卷筒上的吊线和连接于所述吊线端部的检测传感器;其中,所述束线组件设置于所述盒体上,所述束线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盒体底部的电动伸缩杆、固定于所述电动伸缩杆驱动端的安装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升降组件,可以控制对检测传感器的升降,进而在不同高度下检测车间内的粉尘含量,便于后续优化除尘方案,采用单组检测结构有效降低了检测成本,便于推广使用。便于推广使用。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光颗粒物传感器


[0001]本技术涉及传感器
,具体为一种激光颗粒物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激光颗粒物传感器的光路设计是气体颗粒物传感器的核心技术之一,主要设计在颗粒物传感器的终端内部,在激光颗粒物传感的工作过程中,发射器发出的一束激光沿着光路通道到达采气室后,光线受到气体微粒的吸收、散射而衰减,接收器根据接收的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的比例从而确定气体的不透光性,从而反映出气体中颗粒物浓度的大小。
[0003]现有激光颗粒物传感器一般是在固定位置对空气环境进行检测的,但这样在粉尘浓度差异较大的厂房内,往往需要安装多组该类传感器,成本较高,不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激光颗粒物传感器,包括:升降组件和束线组件;其中,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挂板、开设于所述挂板内侧的支撑槽、挂装于所述挂板上的盒体、安装于所述挂板内且朝向所述挂板的伺服电机、固定于所述伺服电机驱动端的收卷筒、收卷于所述收卷筒上的吊线和连接于所述吊线端部的检测传感器;其中,所述束线组件设置于所述盒体上,所述束线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盒体底部的电动伸缩杆、固定于所述电动伸缩杆驱动端的安装板、安装于所述安装板底部且位于所述吊线外侧的储备环、套于所述储备环上的束线带、安装于所述盒体底部且位于所述储备环外侧的护筒和设置于所述护筒内侧与所述安装板平齐的挡环。
[0007]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盒体的一侧开设有卡槽,且所述卡槽的顶部设有与所述挂板插接的卡块。
[000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盒体内的底部固定有棉擦块,所述棉擦块上开设有供所述吊线穿过的线孔。
[000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线孔为开口朝下的喇叭状结构。
[001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储备环的底部为斜面状。
[0011]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检测传感器的外侧固定有套接于所述吊线外的外护套,所述外护套内安装有高度传感器。
[001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3]1.本技术通过升降组件,可以控制对检测传感器的升降,进而在不同高度下检测车间内的粉尘含量,便于后续优化除尘方案,采用单组检测结构有效降低了检测成本,便于推广使用。
[0014]2.本技术通过束线组件,可以对双根吊线上施加束线带,将两根吊线连接成同组,防止两根吊线的长度造成检测传感器的倾斜或者摆动,提高检测传感器运动的平稳
性,同时方便收回,实用性较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激光颗粒物传感器剖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激光颗粒物传感器A处放大图。
[0017]附图标记:
[0018]100、升降组件;110、挂板;120、支撑槽;130、盒体;131、卡槽;132、卡块;133、棉擦块;134、线孔;140、伺服电机;150、收卷筒;160、吊线;170、检测传感器;171、外护套;172、高度传感器;
[0019]200、束线组件;210、电动伸缩杆;220、安装板;230、储备环;240、束线带;250、护筒;260、挡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1]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激光颗粒物传感器。
[0022]实施例一:
[0023]结合图1

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激光颗粒物传感器,包括:升降组件100和束线组件200;
[0024]其中,所述升降组件100包括挂板110、开设于所述挂板110内侧的支撑槽120、挂装于所述挂板110上的盒体130、安装于所述挂板110内且朝向所述挂板110的伺服电机140、固定于所述伺服电机140驱动端的收卷筒150、收卷于所述收卷筒150上的吊线160和连接于所述吊线160端部的检测传感器170,通过将挂板110安装在车间内高点位置,然后将盒体130卡在挂板110上,完成安装,较为方便。
[0025]具体的,所述盒体130的一侧开设有卡槽131,且所述卡槽131的顶部设有与所述挂板110插接的卡块132,卡槽131便于插在挂板110上,而后放下盒体130,使卡块132插在挂板110上对应的槽孔,即可完成安装。
[0026]需要说明的是,采用两根吊线160是防止一根损坏而造成检测传感器170的掉落,起到备用作用,而后续通过束线组件200将两根吊线160牵扯到一起是为了降低两根吊线160造成的不平衡或者晃动。
[0027]其中,所述束线组件200,设置于所述盒体130上,所述束线组件200包括安装于所述盒体130底部的电动伸缩杆210、固定于所述电动伸缩杆210驱动端的安装板220、安装于所述安装板220底部且位于所述吊线160外侧的储备环230、套于所述储备环230上的束线带240、安装于所述盒体130底部且位于所述储备环230外侧的护筒250和设置于所述护筒250内侧与所述安装板220平齐的挡环260。
[0028]具体的,通过束线组件200,可以对双根吊线160上施加束线带240,将两根吊线160连接成同组,防止两根吊线160的长度造成检测传感器170的倾斜或者摆动,提高检测传感器170运动的平稳性,同时方便收回。
[0029]进一步的,所述储备环230的底部为斜面状,可以使得吊线160在向上运动时,束线带240可以沿着斜面被后续的束线带240推到储备环230上,完成对束线带240的收回,当需要使用束线带240时,电动伸缩杆210驱动储备环230向上移动,配合挡环260的阻挡使最下方的束线带240脱离储备环230即可。
[0030]实施例二:
[0031]结合图1

2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盒体130内的底部固定有棉擦块133,所述棉擦块133上开设有供所述吊线160穿过的线孔134,利用棉擦块133可以对经过的吊线160进行擦拭,防止吊线160上粘附的灰尘进入盒体130内。
[0032]进一步的,所述线孔134为开口朝下的喇叭状结构,可以使得滤下的灰尘直接落下,避免堵塞。
[0033]实施例三:
[0034]结合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检测传感器170的外侧固定有套接于所述吊线160外的外护套171,所述外护套171内安装有高度传感器172,外护套171可以对检测传感器170起到防护作用,在检测传感器170受到阻碍时可以在接触后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颗粒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组件(100),包括挂板(110)、开设于所述挂板(110)内侧的支撑槽(120)、挂装于所述挂板(110)上的盒体(130)、安装于所述挂板(110)内且朝向所述挂板(110)的伺服电机(140)、固定于所述伺服电机(140)驱动端的收卷筒(150)、收卷于所述收卷筒(150)上的吊线(160)和连接于所述吊线(160)端部的检测传感器(170);束线组件(200),设置于所述盒体(130)上,所述束线组件(200)包括安装于所述盒体(130)底部的电动伸缩杆(210)、固定于所述电动伸缩杆(210)驱动端的安装板(220)、安装于所述安装板(220)底部且位于所述吊线(160)外侧的储备环(230)、套于所述储备环(230)上的束线带(240)、安装于所述盒体(130)底部且位于所述储备环(230)外侧的护筒(250)和设置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登徐晨孙辰芝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君堃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