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漏电保护插头的地线弹性片及火线弹性片均是通过导线穿过感应线圈再与线路板电连接,在装配时,需要多到工序,装配繁琐时间长,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漏电保护插头,零线弹性片及火线弹性片直接穿过感应线圈与电路板电连接,工序简单,装配时间短,人工成本低。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漏电保护插头,包括
[0005]电路板、互感器、脱扣结构、脱扣架、火线插脚、零线插脚及地线插脚;所述脱扣结构、电路板、互感器、火线插脚、零线插脚及地线插脚设在脱扣架上,在所述火线插脚的上端设有火线静触点,在所述零线插脚的上端设有零线静触点;
[0006]火线动触片结构;所述火线动触片结构包括火线动触片、火线安装片及火线连接片,所述火线动触片的一端与火线安装片的一端连接,所述火线安装片的另一端与火线连接片的一端连接;所述火线动触片的另一端与脱扣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电保护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3)、互感器(4)、脱扣结构、脱扣架(7)、火线插脚(8)、零线插脚(9)及地线插脚(10);所述脱扣结构、电路板(3)、互感器(4)、火线插脚(8)、零线插脚(9)及地线插脚(10)设在脱扣架(7)上,在所述火线插脚(8)的上端设有火线静触点(81),在所述零线插脚(9)的上端设有零线静触点(91);火线动触片结构(5);所述火线动触片结构(5)包括火线动触片(51)、火线安装片(53)及火线连接片(52),所述火线动触片(51)的一端与火线安装片(53)的一端连接,所述火线安装片(53)的另一端与火线连接片(52)的一端连接;所述火线动触片(51)的另一端与脱扣结构配合,在火线动触片(51)的另一端上设有火线动触点(54)并位于火线静触点(81)下方;所述火线安装片(53)安装在脱扣架(7)上,所述火线连接片(52)的另一端穿过互感器(4)并与电路板(3)电连接;零线动触片结构(6);所述零线动触片结构(6)包括零线动触片(61)、零线安装片(63)及零线连接片(62),所述零线动触片(61)的一端与零线安装片(63)的一端连接,所述零线安装片(63)的另一端与零线连接片(62)的一端连接;所述零线动触片(61)的另一端与脱扣结构配合,在零线动触片(61)的另一端上设有零线动触点(64)并位于零线静触点(91)下...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