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噪式耳机壳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4324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耳机壳罩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降噪式耳机壳罩,包括两个呈对称设置的耳机座,耳机座之间相靠近的一侧均设有固定环,固定环之间相靠近的一侧均设有橡胶环,橡胶环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呈不规则蜂窝状的消音孔,橡胶环的外表面套设有气囊,气囊与固定环相连通,气囊的外表面套设有吸音棉环,固定环的内表面中部套设有隔音棉球,隔音棉球的内表面套设有橡胶罩,橡胶罩远离耳机座的端部设有耳塞,耳塞远离橡胶罩的端部贯穿隔音棉球延伸于外。此装置设计合理,可对佩戴耳机时所感受到的外界噪音进行减弱,同时可降低耳机扬声孔处发出的声音产生外泄的现象,从而提高耳机的使用效果。的使用效果。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噪式耳机壳罩


[0001]本技术涉及耳机壳罩
,尤其涉及一种降噪式耳机壳罩。

技术介绍

[0002]耳机套是一种耳机类电子产品常用配件具有舒适,贴合耳朵,接近密封式的音乐输出模式等特点。现有的耳机罩多用于头戴式耳机,其构造简单,多通过简单的海绵进行填充制成,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便于对外界的噪音进行阻隔,同时容易导致耳机扬声孔处发出的声音产生外泄等现象,从而影响耳机的使用效果。为此,亟需提出改进方案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降噪式耳机壳罩,可对佩戴耳机时所感受到的外界噪音进行减弱,同时可降低耳机扬声孔处发出的声音产生外泄的现象,从而提高耳机的使用效果。
[0004]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降噪式耳机壳罩,包括两个呈对称设置的耳机座,所述耳机座之间相靠近的一侧均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之间相靠近的一侧均设有橡胶环,所述橡胶环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呈不规则蜂窝状的消音孔,所述橡胶环的外表面套设有气囊,所述气囊与固定环相连通,所述气囊的外表面套设有吸音棉环,所述固定环的内表面中部套设有隔音棉球,所述隔音棉球的内表面套设有橡胶罩,所述橡胶罩远离耳机座的端部设有耳塞,所述耳塞远离橡胶罩的端部贯穿隔音棉球延伸于外。
[0005]优选的,所述耳机座之间相远离的一侧共同设有呈半弧状的挂环,所述耳机座之间相靠近一侧的中部均开设有扬声孔。
[0006]优选的,所述固定环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呈“L”状的气孔,所述气孔的竖直端内表面设有气阀。
[0007]优选的,所述隔音棉球的其中一端呈开口状并与耳机座相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橡胶罩靠近耳机座的端部呈开口状,所述橡胶罩开口端的直径尺寸与耳机座上扬声孔的直径尺寸相等,所述橡胶罩的开口端与耳机座相连接并对扬声孔进行包裹。
[0009]优选的,所述耳塞贯穿隔音棉球延伸于外的一端中部开设有出音孔。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方案在应用的过程中,在佩戴头戴式耳机并使用耳机罩时,此耳机壳罩可对外界噪音进行阻隔降低的同时可对其内部耳机产生的声音进行阻隔聚拢,有利于对佩戴耳机时所感受到的外界噪音进行减弱,同时可降低耳机扬声孔处发出的声音产生外泄的现象,从而提高耳机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降噪式耳机壳罩的前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降噪式耳机壳罩的耳机座拆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降噪式耳机壳罩的固定环拆分图;
[0015]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降噪式耳机壳罩的固定环拆分剖切图。
[0016]图中:1、耳机座;2、挂环;3、固定环;4、气孔;5、气阀;6、气囊;7、橡胶环;8、消音孔;9、吸音棉环;10、隔音棉球;11、橡胶罩;12、耳塞;13、扬声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0018]如附图1

4所示的一种降噪式耳机壳罩,包括两个呈对称设置的耳机座1,耳机座1之间相靠近的一侧均设有固定环3,固定环3之间相靠近的一侧均设有橡胶环7,橡胶环7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呈不规则蜂窝状的消音孔8,橡胶环7的外表面套设有气囊6,气囊6与固定环3相连通,气囊6的外表面套设有吸音棉环9,固定环3的内表面中部套设有隔音棉球10,隔音棉球10的内表面套设有橡胶罩11,橡胶罩11远离耳机座1的端部设有耳塞12,耳塞12远离橡胶罩11的端部贯穿隔音棉球10延伸于外。
[0019]工作时,通过往气囊6的内部进行充气,在气囊6充气膨胀的情况下将会带动吸音棉环9进行膨胀展开,从而使得耳机座1在佩戴的过程中,膨胀展开的吸音棉环9将对佩戴者的耳部进行包裹,同时与佩戴者的面部相互贴合,有利于减少佩戴者耳部与外界的缝隙,从而降低噪音的传播,同时当外界的噪音发生渗透时,吸音棉环9可对噪音进行吸收阻隔,从而达到降低外界噪音的目的,同时在耳机座1佩戴完成后,耳塞12将会嵌入佩戴者的耳道内,此时耳机座1上扬声孔13处发出的声音将通过橡胶罩11进行聚拢并通过耳塞12传入佩戴者的耳内,并配合隔音棉球10对橡胶罩11内传导的声音进行隔离,从而降低耳机座1上扬声孔13处发出的声音产生外泄的现象。
[0020]当外界的噪音与耳机发出的声音进行相互渗透外泄时,通过吸音棉环9与隔音棉球10配合使用将分别对相对应的声音进行初步的吸收阻隔,同时后续的声音将经过气囊6内空气间隔的削弱进入橡胶环7上的消音孔8内进行消耗。
[0021]参照说明书附图1

4所示,耳机座1之间相远离的一侧共同设有呈半弧状的挂环2,耳机座1之间相靠近一侧的中部均开设有扬声孔13。
[0022]通过挂环2便于耳机座1的佩戴,通过扬声孔13便于耳机声音的播放。
[0023]固定环3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呈“L”状的气孔4,气孔4的竖直端内表面设有气阀5。
[0024]通过气孔4可便于对气囊6进行充气,通过气阀5可避免气囊6在充气膨胀后其内的气体发生泄漏现象。
[0025]隔音棉球10的其中一端呈开口状并与耳机座1相连接。
[0026]通过隔音棉球10与耳机座1进行连接,可对耳机座1上扬声孔13发出的声音进行阻隔,从而降低扬声孔13发出的声音产生外泄的现象。
[0027]橡胶罩11靠近耳机座1的端部呈开口状,橡胶罩11开口端的直径尺寸与耳机座1上扬声孔13的直径尺寸相等,橡胶罩11的开口端与耳机座1相连接并对扬声孔13进行包裹。
[0028]通过橡胶罩11对扬声孔13进行包裹连接,可对扬声孔13发出的声音进行聚拢,有利于降低扬声孔13发出的声音产生外泄的现象。
[0029]耳塞12贯穿隔音棉球10延伸于外的一端中部开设有出音孔。
[0030]通过出音孔可便于将橡胶罩11聚拢的声音通过耳塞12排出。
[003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
[0032]本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在佩戴头戴式耳机并使用耳机罩时,首先可使用充气工具通过气孔4与气阀5对气囊6的内部进行充气,此时气囊6即可充气膨胀从而带动吸音棉环9展开,此时即可使用挂环2进行耳机座1的佩戴,在佩戴过程中膨胀展开的吸音棉环9将对佩戴者的耳部进行包裹,同时与佩戴者的面部相互贴合,有利于减少佩戴者耳部与外界的缝隙,从而降低噪音的传播,同时在耳机座1佩戴完成后,耳塞12将会嵌入佩戴者的耳道内,此时耳机座1上扬声孔13处发出的声音将通过橡胶罩11进行聚拢并通过耳塞12传入佩戴者的耳内,并配合隔音棉球10对橡胶罩11内传导的声音进行隔离,从而降低耳机座1上扬声孔13处发出的声音产生外泄的现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噪式耳机壳罩,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呈对称设置的耳机座(1),所述耳机座(1)之间相靠近的一侧均设有固定环(3),所述固定环(3)之间相靠近的一侧均设有橡胶环(7),所述橡胶环(7)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呈不规则蜂窝状的消音孔(8),所述橡胶环(7)的外表面套设有气囊(6),所述气囊(6)与固定环(3)相连通,所述气囊(6)的外表面套设有吸音棉环(9),所述固定环(3)的内表面中部套设有隔音棉球(10),所述隔音棉球(10)的内表面套设有橡胶罩(11),所述橡胶罩(11)远离耳机座(1)的端部设有耳塞(12),所述耳塞(12)远离橡胶罩(11)的端部贯穿隔音棉球(10)延伸于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噪式耳机壳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座(1)之间相远离的一侧共同设有呈半弧状的挂环(2),所述耳机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陈松温良毅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音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