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柜的折叠臂开关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4270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电柜的折叠臂开关模块,涉及开关控制设备领域,针对现有的悬臂式开关控制模块的有效移动距离较短,且在部分移动路径上距离设备过近或过远引起操作干扰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的顶端连接有悬臂,所述悬臂的顶端通过旋转机构和折叠机构连接有第一折叠臂,且所述第一折叠臂的另一端通过折叠机构连接有第二折叠臂,所述第二折叠臂的末端通过旋转机构与配电柜顶端连接,所述旋转机构:旋转座内套接有轴承,且所述轴承内环套接有转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该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悬臂式开关控制模块的有效移动距离较短,且在部分移动路径上距离设备过近或过远引起操作干扰的问题。扰的问题。扰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柜的折叠臂开关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开关控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柜的折叠臂开关模块。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大型机电设备,由于体积庞大,往往其设备上的配电柜都会通过悬臂安装操作面板或开关模块,使用时操作人员可拖拽开关模块使其跟随移动,方便随时进行对设备进行控制,但是现有的此类悬臂式开关模块功能过于简单,表现为水平横置悬臂末端绕圆弧路径移动,这使得在开关控制模块的有效移动距离缩短,且在部分移动路径上距离设备过近或过远,导致在操作上产生了一些干扰影响,因此为了优化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配电柜的折叠臂开关模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配电柜的折叠臂开关模块,解决了现有的悬臂式开关控制模块的有效移动距离较短,且在部分移动路径上距离设备过近或过远引起操作干扰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配电柜的折叠臂开关模块,包括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的顶端连接有悬臂,所述悬臂的顶端通过旋转机构和折叠机构连接有第一折叠臂,且所述第一折叠臂的另一端通过折叠机构连接有第二折叠臂,所述第二折叠臂的末端通过旋转机构与配电柜顶端连接;
[0006]所述旋转机构:旋转座内套接有轴承,且所述轴承内环套接有转台,所述转台的圆弧边与旋转座之间压接有第二刹车环,且所述转台对第二刹车环的压力可调;
[0007]所述折叠机构:插轴沿转台顶端圆弧轴向贯穿,且所述插轴依次套接有第一垫环、第一刹车环、第二垫环、折叠臂、第三垫环、弹簧,且所述插轴末端螺纹连接有螺母。
[0008]优选的,所述悬臂顶端通过法兰与旋转座连接,所述旋转座底端呈法兰状与配电柜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垫环位于转台一侧、第二垫环和第三垫环位于折叠臂一侧均呈环形阵列设置有销钉,且所述销钉与转台或折叠臂插接。
[0010]优选的,所述插轴为中空轴,且所述插轴位于弹簧一端套接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内沿其轴向设置有螺头与插轴螺纹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折叠臂、第二折叠臂、旋转机构和折叠机构均为铝合金材质,所述悬臂为薄壁钢管。
[0012]优选的,所述悬臂的底端沿其径向连接有把手,且所述把手末端套接有防滑套。
[0013]优选的,所述把手位于防滑套的一段垂直折弯,且两组所述把手关于开关模块两侧呈对称分布。
[0014]优选的,所述悬臂呈竖直设置,且所述悬臂的底端呈锐角折弯。
[0015]优选的,所述转台的边缘呈圆弧凸出设置为压盘,所述压盘的底部设置有压环,且所述旋转座的顶端设置有圆槽,所述圆槽内套接有第二刹车环。
[0016]优选的,所述压盘呈环形阵列设置有螺丝,且所述螺丝的底端顶紧压盘使其压紧第二刹车环。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8]1、该装置的开关模块通过折叠机构和旋转机构,使得悬臂和第一折叠臂之间可转动可折叠、第二折叠臂和配电柜之间均可转动可折叠,第一折叠臂和第二折叠臂之间可折叠,进而使得开关模块可通过把手进行自由的向包括水平拖拉移动、上下浮动等任意角度方位移动,不仅操纵自由度较高,且移动行程较大。
[0019]2、该装置的旋转机构和折叠机构内部因移动开关模块之后,可通过刹车力自行保持姿态不便:通过垫环替代转台和折叠臂与刹车环摩擦、通过压环替代转台的压盘部分与刹车环进行摩擦,避免非消耗零部件的受损,且折叠机构通过螺母压紧弹簧为折叠机构提供可调的刹车压力,旋转机构通过调节螺丝旋入深度提供可调的静保持力矩,该装置结构简单可靠,且调试方便。
[0020]综上所述,该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悬臂式开关控制模块的有效移动距离较短,且在部分移动路径上距离设备过近或过远引起操作干扰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的旋转机构和折叠机构的装配结构剖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的旋转机构和折叠机构的装配结构分解图。
[0024]图中标号:1、开关模块;101、悬臂;102、把手;103、防滑套;104、第一折叠臂;105、第二折叠臂;2、折叠机构;201、插轴;202、第一垫环;203、第一刹车环;204、第二垫环;205、第三垫环;206、弹簧;207、螺母;208、防护盖;3、旋转机构;301、旋转座;302、轴承;303、圆槽;304、转台;305、压盘;306、压环;307、第二刹车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6]参照图1

图3,一种配电柜的折叠臂开关模块,包括开关模块1,开关模块1的顶端连接有悬臂101,悬臂101的顶端通过旋转机构3和折叠机构2连接有第一折叠臂104,且第一折叠臂104的另一端通过折叠机构2连接有第二折叠臂105,第二折叠臂105的末端通过旋转机构3与配电柜顶端连接。
[0027]参考图2和图3,插轴201为中空轴,且插轴201位于弹簧206一端套接有防护盖208,防护盖208内沿其轴向设置有螺头与插轴201螺纹连接,通过防护盖208为弹簧206等提供防尘防水防锈。
[0028]参考图1,第一折叠臂104、第二折叠臂105、旋转机构3和折叠机构2均为铝合金材质,悬臂101为薄壁钢管,悬臂101呈竖直设置,且悬臂101的底端呈锐角折弯,悬臂101的底
端沿其径向连接有把手102,且把手102末端套接有防滑套103,把手102位于防滑套103的一段垂直折弯,且两组把手102关于开关模块1两侧呈对称分布。
[0029]该装置解决现有悬臂式开关控制模块的有效移动距离较短,且在部分移动路径上距离设备过近或过远引起操作干扰问题的工作原理:该装置开关模块的悬臂101顶端通过法兰与旋转座301连接,旋转座301底端呈法兰状与配电柜连接,通过折叠机构2和旋转机构3,使得悬臂101和第一折叠臂104之间可转动可折叠、第二折叠臂105和配电柜之间均可转动可折叠,第一折叠臂104和第二折叠臂105之间可折叠,因此开关模块1可通过把手102进行自由的向包括水平拖拉移动、上下浮动等任意角度方位移动,不仅操纵自由度较高,且移动行程较大;具体结构为旋转座301内套接有轴承302,且轴承302内环套接有转台304,转台304的圆弧边与旋转座301之间压接有第二刹车环307,且转台304对第二刹车环307的压力可调,插轴201沿转台304顶端圆弧轴向贯穿,且插轴201依次套接有第一垫环202、第一刹车环203、第二垫环204、折叠臂、第三垫环205、弹簧206,且插轴201末端螺纹连接有螺母207。
[0030]该装置的旋转机构3和折叠机构2内部因移动开关模块1之后,可通过刹车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柜的折叠臂开关模块,包括开关模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1)的顶端连接有悬臂(101),所述悬臂(101)的顶端通过旋转机构(3)和折叠机构(2)连接有第一折叠臂(104),且所述第一折叠臂(104)的另一端通过折叠机构(2)连接有第二折叠臂(105),所述第二折叠臂(105)的末端通过旋转机构(3)与配电柜顶端连接;所述旋转机构(3):旋转座(301)内套接有轴承(302),且所述轴承(302)内环套接有转台(304),所述转台(304)的圆弧边与旋转座(301)之间压接有第二刹车环(307),且所述转台(304)对第二刹车环(307)的压力可调;所述折叠机构(2):插轴(201)沿转台(304)顶端圆弧轴向贯穿,且所述插轴(201)依次套接有第一垫环(202)、第一刹车环(203)、第二垫环(204)、折叠臂、第三垫环(205)、弹簧(206),且所述插轴(201)末端螺纹连接有螺母(20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柜的折叠臂开关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101)顶端通过法兰与旋转座(301)连接,所述旋转座(301)底端呈法兰状与配电柜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柜的折叠臂开关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环(202)位于转台(304)一侧、第二垫环(204)和第三垫环(205)位于折叠臂一侧均呈环形阵列设置有销钉,且所述销钉与转台(304)或折叠臂插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柜的折叠臂开关模块,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绍华阮诗京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欧明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