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实炼专利>正文

一种扣合牢固的棋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4174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扣合牢固的棋盒,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其中上盒体和下盒体的一侧边以合页或联体工艺方式相铰接,另一侧边以锁扣的方式相扣合,其特点是锁扣设置在上盒体和下盒体对接边的所在对接面上,上盒体与下盒体的锁扣相扣合后两者的锁扣隐藏在对接边内,因此扣合后锁扣不会暴露在棋盒外部,不容易被碰撞到而断掉或是在掰动打开时用力不当而将锁扣掰断,可起到保护锁扣的作用,从而使得该棋盒使用寿命更长,而且通过锁扣的方式来扣合比磁铁扣合更为牢固,保证携带时不会因外在干涉而打开。该棋盒设计巧妙,实用性强,使用寿命长,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盒子工艺生产中。(*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棋盒,具体是一种扣合牢固的棋盒
技术介绍
为了方便携带及对弈,现有的棋盒均设计成自身带有棋盘图案的塑料棋盒,为了 避免在携带过程中棋盒被打开而使棋子掉出来,一般在棋盒的对接边上设有扣合结构,其 中应用较广的是通过磁铁相吸来扣合和通过塑料胶扣来锁扣,使用磁铁相吸来扣合的方式 并不是很紧密,很容易因为外在原因的干涉下使得磁铁分离而使棋盒被打开;而现有的通 过塑料胶扣来锁接的一般是将胶扣设置在盒体对接边的外侧面上,其中一外侧面设有向外 凸出的扣环,另一外侧面设有向外凸出的扣板,通过将扣环扣接到扣板上而使上下盒体扣 紧,但因为扣环和扣板都是凸设在外面的,因此很容易被碰撞或是在掰动打开的情况下将 扣环或是扣板掰断,从而使得盒体不能扣合,而且设置在外侧影响其整体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锁扣隐蔽,使用 寿命长且外形美观的扣合牢固的棋盒。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扣合牢固的棋盒,包括上 盒体和下盒体,其中上盒体和下盒体的一侧边以合页或联体工艺方式相铰接,另一侧边以 锁扣的方式相扣合,其特点是所述锁扣设置在上盒体和下盒体对接边的所在对接面上,所 述上盒体与下盒体的锁扣相扣合后两者的锁扣隐藏在对接边内。其中,上述锁扣为一个向外突出的卡扣和一个向内凹设的卡位,卡扣与卡位的样 式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只要两者相扣合后锁扣完全隐藏于上下盒体的对接边所在的对接面 上即可,通过卡扣与卡位相卡扣可使上盒体与下盒体相扣合。为了保证扣合更为牢固,上述上下盒体的对接边上可设置多个卡扣和卡位,本实 用新型在上盒体与下盒体的对接边所在的对接面上各设有一个卡扣和一个卡位,所述上盒 体的卡扣与下盒体的卡位相对应,所述上盒体的卡位与下盒体的卡扣相对应。由于设置了卡扣,突出在外面的卡扣会使打开状态的棋盒放置时不平稳,为解决 这一问题,本技术上下盒体的对接面的四个对角处设有凸柱和凹孔,其中上盒体的凸 柱与下盒体的凹孔相对应,上盒体的凹孔与下盒体的凸柱相对应,且凸柱凸出上下盒体对 接面的高度大于或等于与上述卡扣凸出上下盒体对接面的高度。本技术由于采用将锁扣设置在上盒体和下盒体对接边的所在对接面上,这样 所述上盒体与下盒体的锁扣相扣合后可使两者的锁扣隐藏在对接边内,因此扣合后锁扣不 会暴露在棋盒外部,不容易被碰撞到而断掉或是在掰动打开时用力不当而将锁扣掰断,可 起到保护锁扣的作用,从而使得该棋盒使用寿命更长,而且通过锁扣的方式来扣合比磁铁 扣合更为牢固,保证携带时不会因外在干涉而打开;又由于在上下盒体的对接面的四个对 角处设有可相互对接的凸柱和凹孔,从而可进一步加强上盒体与下盒体的对接扣合力度,保证扣合牢固可靠,而且将凸柱的凸出高度设计成大于或等于与卡扣的凸出高度,故将棋 盒打开后放置在桌面上做为棋盘进行对弈时,凸柱形成了棋盘的棋盘脚,支撑起棋盒并使 棋盒可以平稳地放置在桌面上,从而起到保护卡扣的作用。综上所述,本技术所述的扣 合牢固的棋盒外形美观,设计巧妙,实用性强,使用寿命长,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盒子工艺生 产中。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打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扣合牢固的棋盒,包括上盒体1和下盒体2,其中上盒体1 和下盒体2的一侧边以合页5或联体工艺方式相铰接,另一侧边以锁扣的方式相扣合,为了 解决现有上盒体1与下盒体2扣合不牢固及锁扣为容易被意外折断的缺陷,该实施例将锁 扣设置在上盒体1和下盒体2对接边的所在对接面上,这样上盒体1与下盒体2的锁扣相 扣合后可使两者的锁扣隐藏在对接边内,因此扣合后锁扣不会暴露在棋盒外部,不容易被 碰撞到而断掉或是在掰动打开时用力不当而将锁扣掰断,可起到保护锁扣的作用,从而使 得该棋盒使用寿命更长,而且通过锁扣的方式来扣合比磁铁扣合更为牢固,保证携带时不 会因外在干涉而打开。如图2或3所示,该实施例的锁扣为一个向外突出的卡扣31和一个向内凹设的卡 位32,其中该卡扣31为一个呈“7”字形的卡凸,卡扣31的竖板与对接边的对接面连接,其 横板的横边设计成斜向下的倒角边;而该卡位32则设计成一个在对接边的对接面开设的 凹位孔,该凹位孔将卡扣31的横板对着的边设计成卡边,该卡边与卡扣31的横板有一定的 交叠,该卡边的缘边也设计成向下倾斜的倒角边,当卡扣31与卡位32相扣合时,卡扣31的 横板的倒角边与卡位32的卡边的倒角边相接触并挤压,使得卡扣31的竖板向后略微弯曲 从而使卡扣31的横边越过卡位32的卡边进入凹位孔中,之后卡扣31的竖板恢复形状使其 横板被卡位32的卡边阻挡而处于相扣合状态。该实施例在每一条对接边的所在对接面上 各设有一个卡扣31和一个卡位32,这个卡扣31与卡位32对称设在靠两侧的位置,并使上 盒体1的卡扣31与下盒体2的卡位32相对应,上盒体1的卡位32与下盒体2的卡扣31 相对应,设置两组锁扣可保证上下盒体1、2扣合时更为牢固,上下盒体1、2的内部形成空腔 11,可供对弈的棋子放置,方便携带。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在上盒体1和下盒体2的对接面的四个对角处还设有凸柱 41和凹孔42,即每个对角处各有一个凸柱41 一个凹孔42,其中上盒体1的凸柱41与下盒 体2的凹孔42相对应,上盒体1的凹孔42与下盒体2的凸柱41相对应,该凸柱41为一个 小圆柱,其上端面设计成半球面,而凹孔42对应设计成小圆孔,其孔底面设计成凹半球面, 当上盒体1和下盒体2相盖合时,凸柱41刚好插入到凹孔42中,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上盒体 1与下盒体2相扣合的紧密性。如图1或图2所示,该实施例的上盒体1和下盒体2的外表面设有一层薄板6,该薄板6可以是厚纸板或塑料板或金属板制成,该实施例的薄板6是由 磁性材料制成的平板,该薄板6上表面设计成半个棋盘图案,当将棋盒打开时,上下盒体1、 2的半个棋盘图案刚好可组成一个完整的棋盘图案,可供使用者对弈。而将棋盒做为棋盘使 用时,上下盒体1、2的对接边所在的对接面刚好是在棋盘的下面,由于卡扣31及凸柱41是 凸设在该对接面上的,因此为了保证棋盘在使用时平稳,该实施例将凸柱41的高度设计成 大于卡扣31的高度,故做为棋盘使用时,凸柱41成为了棋盘的棋盘脚支撑其棋盒,而卡扣 31位于棋盘下方不受力,因此不会因为对棋盒施加压力而使卡扣31折断,有效保护了卡扣 31,使得卡扣31的使用寿命更长,进而使得该棋盒的使用时限更长。 尽管本技术是参照具本技术例来描述,但这种描述并不意味着对本实用 新型构成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对于本领 域技术人员都是可以预料的,这种的变化应属于所属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权利要求一种扣合牢固的棋盒,包括上盒体(1)和下盒体(2),其中上盒体(1)和下盒体(2)的一侧边以合页(5)或联体工艺方式相铰接,另一侧边以锁扣的方式相扣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设置在上盒体(1)和下盒体(2)对接边的所在对接面上,所述上盒体(1)与下盒体(2)的锁扣相扣合后两者的锁扣隐藏在对接边内。2.根据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扣合牢固的棋盒,包括上盒体(1)和下盒体(2),其中上盒体(1)和下盒体(2)的一侧边以合页(5)或联体工艺方式相铰接,另一侧边以锁扣的方式相扣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设置在上盒体(1)和下盒体(2)对接边的所在对接面上,所述上盒体(1)与下盒体(2)的锁扣相扣合后两者的锁扣隐藏在对接边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实炼
申请(专利权)人:林实炼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