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泗洪医院专利>正文

输液港拔针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3932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输液港拔针辅助装置,包括下固定座;上固定座,其设置在所述下固定座的上方;以及针头导向管,其竖直的设置在所述下固定座和上固定座之间的下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下固定座能够在对应输液港的皮肤处,将输液港卡接固定,通过下固定座,能够限制输液港在皮肤内的位移;医护人员的工作手拿住蝶翼针,由上固定座向下伸入,并将蝶翼针的针头由针头导向管向下穿入,在针头导向管的竖直导向作用下,能够使蝶翼针的针头在扎入到输液港内时,能够始终保持竖直的状态,即,能够始终的使蝶翼针的针头与输液港之间保持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液港拔针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
,具体为输液港拔针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一种完全植入的血管通道系统,它为患者提供长期的静脉血管通道。植入式静脉输液期间,需每7天更换一次输液港无损伤碟翼针。操作时,医护人员戴口罩,彻底洗手,戴无菌手套。之后,用络合碘棉球以输液港为圆心,向外用螺旋方式擦拭,其半径约10~12厘米,重复上述步骤三次。随后,再将无损伤碟翼针用10ml以上一次性空针的生理盐水排气,夹闭延长管。之后,采用触诊定位法来定位穿刺隔,也即:首先,用非主力手的拇指、食指与中指做成三角形,将输液港固定,确定此三指的中点;将碟翼针轻柔地从输液港中点处垂直插入穿刺隔,直达储液槽的底部。最后,打开延长管的夹子,抽回血,以确定针头位置无误,用生理盐水脉冲方式冲洗输液港后,夹注延长管并分离注射器,用无菌敷料覆盖。在输液时,将输液器连接延长管,放开夹子,缓慢注入药物;同时密切观察注射部位有无渗液现象;一旦发现异常,则立即停止注射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0003]现有专利公告号为CN211561382U的中国专利文件,其公开了一种输液港插拔针用辅助固定装置,其在技术问题中记载如下:
[0004]“植入式输液港的穿刺座的形状大多呈角端圆滑的三角形,且穿刺操作时,由于突出部分表面积较小,这使得一方面用手固定输液港底座,会影响操作者的视线,降低蝶翼针插入输液港的一次成功率;而另一方面,在进行穿刺动作时极易发生针刺伤,大大降低工作效率,增加时间成本。此外的,正常进行蝶翼针穿刺时,碟翼针的扎入深度有要求,针头过深则导致针头扎破输液港底座,使得输液港寿命急剧降低,针头过浅则无法保证液流通路形成,因此对操作门槛要求较高,从而给实际护理工作带来诸多困扰”。
[0005]由上述专利文件中技术问题的记载可以知晓,蝶翼针和输液港在配合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具体如下:
[0006]一、植入式输液港的穿刺座的形状大多呈角端圆滑的三角形,且穿刺操作时,由于突出部分表面积较小,这使得用手固定输液港底座,会影响操作者的视线,降低蝶翼针插入输液港的一次成功率,同时,蝶翼针在插入到输液港内时,始终需要保持垂直的状态,即蝶翼针和输液港之间的夹角为90
°
的状态,当蝶翼针在插入到输液港内时,没有处于垂直状态,而是处于倾斜状态时,则会影响实际的医疗效果;二、在进行穿刺动作时极易发生针刺伤,大大降低工作效率,增加时间成本;三、正常进行蝶翼针穿刺时,碟翼针的扎入深度有要求,针头过深则导致针头扎破输液港底座,使得输液港寿命急剧降低,针头过浅则无法保证液流通路形成,因此对操作门槛要求较高,从而给实际护理工作带来诸多困扰。
[0007]为此,现提出输液港拔针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输液港拔针辅助
装置。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0]输液港拔针辅助装置,包括:
[0011]下固定座;
[0012]上固定座,其设置在所述下固定座的上方;以及
[0013]针头导向管,其竖直的设置在所述下固定座和上固定座之间的下部。
[00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固定座和上固定座均呈中空的三角状。
[001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固定座和上固定座之间固定安装有三个支撑杆,相邻的所述支撑杆之间的间距相等。
[001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每个所述支撑杆和针头导向管之间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
[001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三个所述连接杆的长度相等,且相邻的所述连接杆之间的夹角相等。
[001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固定座的下表面粘合安装有橡胶垫。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一、本技术中,由于输液港是植入到皮肤中的,因此,下固定座能够在对应输液港的皮肤处,将输液港卡接固定,通过下固定座,能够限制输液港在皮肤内的位移。
[0021]二、本技术中,医护人员的工作手拿住蝶翼针,由上固定座向下伸入,并将蝶翼针的针头由针头导向管向下穿入,在针头导向管的竖直导向作用下,能够使蝶翼针的针头在扎入到输液港内时,能够始终保持竖直的状态,即,能够始终的使蝶翼针的针头与输液港之间保持90
°
的状态,同时,在针头导向管的竖直导向作用下,提高了蝶翼针插入到输液港内的一次成功率。
[0022]三、本技术中,当医护人员拔出蝶翼针时,医护人员的非工作手扶住上固定座,另一只工作手将蝶翼针顺着针头导向管向上提拉,不仅能够方便的将蝶翼针向上拔出,还能够通过上固定座进行防护,从而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了时间成本。
[0023]四、本技术中,当输液港为三角形的形状时,通过下固定座能够更好的将植入到皮肤内的输液港进行卡接固定,以防止输液港的位移。
[0024]五、本技术中,针头导向管与输液港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且二者之间的距离符合医疗操作规范,由于二者之间的距离符合医疗操作规范,因此,当蝶翼针的针头由针头导向管向输液港插入时,其扎入深度能够保证每次都相同,从而能够给护士提供了便利,提高了护士的实际工作效率,降低了操作的门槛要求。
[0025]六、本技术中,三个连接杆的长度相等,且相邻的连接杆之间的夹角相等,从而能够使针头导向管处于下固定座和上固定座之间的中心部位,当针头导向管处于下固定座和上固定座之间的中心部位时,则能够更好的使蝶翼针扎入到输液港内。
[0026]七、本技术中,下固定座的下表面粘合安装有橡胶垫,在橡胶垫的作用下,能够增加下固定座的防滑作用。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输液港拔针辅助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输液港拔针辅助装置仰视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输液港拔针辅助装置视角之一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输液港拔针辅助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1、下固定座;2、上固定座;3、支撑杆;4、针头导向管;5、连接杆;6、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实施例
[0034]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一种完全植入的血管通道系统,它为患者提供长期的静脉血管通道。植入式静脉输液期间,需每7天更换一次输液港无损伤碟翼针。操作时,医护人员戴口罩,彻底洗手,戴无菌手套。之后,用络合碘棉球以输液港为圆心,向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输液港拔针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固定座(1);上固定座(2),其设置在所述下固定座(1)的上方;以及针头导向管(4),其竖直的设置在所述下固定座(1)和上固定座(2)之间的下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港拔针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座(1)和上固定座(2)均呈中空的三角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港拔针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座(1)和上固定座(2)之间固定安装有三个支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宁田素林
申请(专利权)人:泗洪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