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原料毒素提取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3852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食品原料毒素提取分离装置,属于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分离箱体,分离箱体的内腔设有下转盘,下转盘的中部转动设有转轴管,下转盘的上部设有上转盘,上转盘的中部固定设有转轴,转轴插装于转轴管中,下转盘和上转盘对称设有沿各自轴线均匀分布的固定套筒,固定套筒通过轴承转动设置,转轴管固定套设有主动齿轮,下转盘的固定套筒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设置。下转盘的转轴管带动主动齿轮和转动从动齿轮,使得固定套筒中的试管自转。另外,上转盘带动下转盘转动,使得下转盘上的所有试管围绕下转盘的轴线转动,两种转动方式同时进行使得试管中的生物毒素提取物分离效果更好。的生物毒素提取物分离效果更好。的生物毒素提取物分离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食品原料毒素提取分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食品原料毒素提取分离装置,属于生物检测


技术介绍

[0002]生物毒素又称天然毒素,是指生物来源并不可自复制的有毒化学物质,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产生的对其它生物物种有毒害作用的各种化学物质。人类对生物毒素的最早体验源于自身的食物中毒。黄曲霉毒素、杂色曲霉毒素等对谷类的污染,玉米、花生作物中的真菌霉素等都已经证明是地区性肝癌、胃癌、食道癌的主要诱导物质;现代研究还发现自然界中存在与细胞癌变有关的多种具有强促癌作用的毒素,如海兔毒素等。
[0003]目前生物毒素在提取时,需要使用分离器进行离心分离,但是现有的离心分离器大多将试管固定,利用单向的高速转动实现离心分离,而试管是固定不动的,这种离心方式虽然能够较好的对生物毒素进行分离,但是,并不能够有效利用能量产生更好的分离效果。
[0004]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利用能源和分离效果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食品原料毒素提取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箱体(1),分离箱体(1)的底部设有高速电机(2),分离箱体(1)的内腔设有下转盘(3),下转盘(3)的中部转动设有转轴管(4),转轴管(4)与高速电机(2)连接设置,下转盘(3)的上部设有上转盘(5),上转盘(5)的中部固定设有转轴(6),转轴(6)插装于转轴管(4)中;所述的下转盘(3)和上转盘(5)对称设有沿各自轴线均匀分布的固定套筒(7),固定套筒(7)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所述的转轴管(4)固定套设有主动齿轮(8),下转盘(3)的固定套筒(7)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9),主动齿轮(8)与从动齿轮(9)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连达李港港周玉婷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三体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