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救生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3545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救生衣,其结构包括救生衣主体,所述救生衣主体由救生衣正面与救生衣背面组成,所述救生衣正面与所述救生衣背面为一体结构,所述救生衣正面上设有上固定带与下固定带,所述上固定带与所述下固定带分别位于所述救生衣正面的上下两侧,所述救生衣主体内腔设有气腔,所述气腔分布于所述救生衣正面与所述救生衣背面内腔内,只需要通过上固定带与下固定带即可实现穿戴与固定,并且在侧面设有调节带,调节带不仅具有固定作用,还可以调节救生衣正面与救生衣背面之间的距离,用于方便不同体型的人群的穿戴需求,通过设置有跨下固定带,可用于与下固定带配合,防止救生衣主体发生脱落。止救生衣主体发生脱落。止救生衣主体发生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救生衣


[0001]本技术是一种多功能救生衣,属于救生衣


技术介绍

[0002]救生衣又称救生背心,是一种救护生命的服装,设计类似背心,采用尼龙面料或氯丁橡胶,浮力材料或可充气的材料,反光材料等制作而成,一般使用年限为5

7年,是船上、飞机上的救生设备之一,一般为背心式,用泡沫塑料或软木等制成,穿在身上具有足够浮力,使落水者头部能露出水面,现有救生衣在使用时,经常遇到如下问题:
[0003]1、穿戴较为繁琐,并不方便人们的穿戴;
[0004]2、救生衣太过宽松时,在水中容易导致救生衣被水冲脱落的情况,从而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0005]3、救生衣的功能太过单一,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0006]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多功能救生衣。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救生衣,以解决现有的问题。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功能救生衣,其结构包括救生衣主体,所述救生衣主体由救生衣正面与救生衣背面组成,所述救生衣正面与所述救生衣背面为一体结构,所述救生衣正面上设有上固定带与下固定带,所述上固定带与所述下固定带分别位于所述救生衣正面的上下两侧,所述救生衣主体内腔设有气腔,所述气腔分布于所述救生衣正面与所述救生衣背面内腔内。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下固定带上设有跨下固定带,所述跨下固定带由连接带、胯下固定带、棉套组成,所述连接带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连接带分别位于所述下固定带的两侧,所述胯下固定带连接于所述连接带上,所述棉套套设于所述胯下固定带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气腔内设有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由气瓶、气阀、拉绳组成,所述气阀分别与所述气瓶与所述拉绳连接,充气装置为本领域的常规设置,因此并未做过多的赘述。
[0011]进一步地,所述救生衣背面底部设有连接端,所述跨下固定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端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救生衣正面与所述救生衣背面之间设有调节带,所述调节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救生衣正面与所述救生衣背面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救生衣主体上设有反光带,所述反光带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反光带分别位于所述救生衣主体上方的两端。
[0014]进一步地,所述救生衣主体上还设有口哨与吹嘴,所述口哨与所述吹嘴分别位于所述救生衣主体的两侧,所述吹嘴为单向阀式吹嘴。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只需要通过上固定带与下固定带即可实现穿戴与固定,并且在侧面设有调节带,调节带不仅具有固定作用,还可以调节救生衣正面与救生衣背面之间的距离,用于方便不同体型的人群的穿戴需求,通过设置有跨下固定带,可用于与下固定带配合,防止救生衣主体发生脱落,最后通过设置有吹嘴,用于当长时间在水中而导致气腔内气体不足时,用于补气,吹嘴为单向阀式,吹气后单向阀自动关闭。
附图说明
[0016]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救生衣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救生衣的救生衣背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救生衣的跨下固定带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救生衣的调节带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救生衣的充气装置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救生衣的调节带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救生衣主体1、口哨101、吹嘴102、救生衣正面2、救生衣背面3、上固定带4、下固定带5、气腔6、跨下固定带7、连接带701、胯下固定带702、棉套703、充气装置8、气瓶801、气阀802、拉绳803、连接端9、调节带10、反光带11。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5]请参阅图1

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救生衣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救生衣主体1,所述救生衣主体1由救生衣正面2与救生衣背面3组成,所述救生衣正面2与所述救生衣背面3为一体结构,所述救生衣正面2上设有上固定带4与下固定带5,所述上固定带4与所述下固定带5分别位于所述救生衣正面2的上下两侧,所述救生衣主体1内腔设有气腔6,所述气腔6分布于所述救生衣正面2与所述救生衣背面3内腔内,所述下固定带5上设有跨下固定带7,所述跨下固定带7由连接带701、胯下固定带702、棉套703组成,所述连接带701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连接带701分别位于所述下固定带5的两侧,所述胯下固定带702连接于所述连接带701上,所述棉套703套设于所述胯下固定带702上,所述气腔6内设有充气装置8,所述充气装置8由气瓶801、气阀802、拉绳803组成,所述气阀802分别与所述气瓶801与所述拉绳803连接,所述救生衣背面3底部设有连接端9,所述跨下固定带7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端9上,所述救生衣正面2与所述救生衣背面3之间设有调节带10,所述调节带1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救生衣正面2与所述救生衣背面3上,所述救生衣主体1上设有反光带11,所述反光带11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反光带11分别位于所述救生衣主体1上方的两端,所述救生衣主体1上还设有口哨101与吹嘴102,所述口哨101与所述吹嘴102分别位于所述救生衣主体1的两侧,所述吹嘴102为单向阀式吹嘴。
[0026]例如,使用时,通过解开上固定带4与下固定带5,然后通过调节带10调节至所需的宽度,然后将救生衣主体1套在身上,当需要进行跨下固定带7固定时,将胯下固定带702穿
过胯下,然后两个连接带701分别套进下固定带5内,最后通过将上固定带4与下固定带5进行固定即穿戴完成,通过拉下拉绳803使得气瓶801向气腔6内充气,因为此操作为常规的设置操作,因为未做过多详细的赘述,当气腔6内的气不足时,可通过吹嘴102进行吹起充气。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救生衣,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救生衣主体(1),所述救生衣主体(1)由救生衣正面(2)与救生衣背面(3)组成,所述救生衣正面(2)与所述救生衣背面(3)为一体结构,所述救生衣正面(2)上设有上固定带(4)与下固定带(5),所述上固定带(4)与所述下固定带(5)分别位于所述救生衣正面(2)的上下两侧,所述救生衣主体(1)内腔设有气腔(6),所述气腔(6)分布于所述救生衣正面(2)与所述救生衣背面(3)内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带(5)上设有跨下固定带(7),所述跨下固定带(7)由连接带(701)、胯下固定带(702)、棉套(703)组成,所述连接带(701)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连接带(701)分别位于所述下固定带(5)的两侧,所述胯下固定带(702)连接于所述连接带(701)上,所述棉套(703)套设于所述胯下固定带(70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腔(6)内设有充气装置(8),所述充气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涛柳今宋若楠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天思恒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