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寒区铁路岩质边坡植物生长室内模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3424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寒区铁路岩质边坡植物生长室内模拟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侧壁顶部安装有旋转喷淋组件,箱体侧壁底部开设有出水口,箱体内安装有光照组件;箱体内固接有支撑柱,支撑柱顶部转动连接有圆台,支撑柱上安装有与圆台传动连接的第一驱动组件,圆台顶部转动连接有置样架,圆台上安装有与置样架传动连接的第二驱动组件,圆台上安装有振动模拟系统,置样架位于喷淋组件和出水口之间,圆台位于光照组件的下方;箱体上安装控制组件,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光照组件、振动模拟系统均与控制组件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模拟不同坡度、不同角度和强度光照、不同温度和湿度、铁路振动等,且坡度范围、光照角度范围调节广,使用便捷。使用便捷。使用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寒区铁路岩质边坡植物生长室内模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环境模拟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寒区铁路岩质边坡植物生长室内模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高寒地区岩质边坡生态修复的相关原位实验极其不便,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而室内模拟实验是开展高寒区岩质边坡生态修复的重要手段,其中融合不同因素,实现对于高寒区植物生长环境的相对真实模拟是实验成功的先决条件。
[0003]公开号为CN21758714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植物生长环境模拟实验装置,包括基座以及设于基座顶部的实验槽。工作时,实验槽的底板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夹角可根据实验所需模拟的坡度预先设置,分隔板顶端面所在位置的泄流口可模拟自然环境中土体表面冲刷的泥水混合物顺坡而下,但该装置没有集成光照、温度、湿度、振动等模拟功能,且实验槽底板的水平倾角只能预先设置,植物生长坡度、光照角度、光照强度等均不便于随时调节。
[0004]公开号为CN21696093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模拟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实验装置,包括降雨模拟装置、模拟室、日照模拟装置和温控模拟装置。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寒区铁路岩质边坡植物生长室内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侧壁顶部安装有旋转喷淋组件,所述箱体(1)内侧壁底部开设有出水口(1

2),所述箱体(1)内安装有光照组件;多功能实验平台(4),所述多功能实验平台(4)包括固接在所述箱体(1)内的支撑柱(4

1),所述支撑柱(4

1)顶部转动连接有圆台(4

5),所述支撑柱(4

1)上安装有与所述圆台(4

5)传动连接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圆台(4

5)顶部转动连接有置样架(4

8)的一侧,所述圆台(4

5)上安装有与所述置样架(4

8)传动连接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置样架(4

8)位于所述旋转喷淋组件和所述出水口(1

2)之间,所述圆台(4

5)位于所述光照组件的下方,所述圆台(4

5)上安装有振动模拟系统(7);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安装在所述箱体(1)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所述光照组件、所述振动模拟系统(7)均与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寒区铁路岩质边坡植物生长室内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嵌设在所述支撑柱(4

1)顶部的驱动电机(4

2),所述驱动电机(4

2)的输出轴上固接有所述圆台(4

5),所述圆台(4

5)底部与所述支撑柱(4

1)顶部通过圆锥滚子轴承(4

3)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寒区铁路岩质边坡植物生长室内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4

5)顶部固接有活页(4

6),所述活页(4

6)远离所述圆台(4

5)的一端固接在所述置样架(4

8)一侧,所述圆台(4

5)顶部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若干固接在所述圆台(4

5)底部的蜗杆电机(4

4),所述蜗杆电机(4

4)的输出轴上固接有蜗杆(4

9),所述蜗杆(4

9)上啮合传动有弧形齿条(4

7),若干所述弧形齿条(4

7)分别贯穿若干所述通孔并与所述置样架(4

8)远离所述活页(4

6)的一侧固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寒区铁路岩质边坡植物生长室内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侧壁顶部开设有入水口(1

1);所述旋转喷淋组件包括固接在所述入水口(1

1)上的第一水管(5),所述第一水管(5)伸入所述箱体(1)内并安装有旋转喷头(6),所述旋转喷头(6)底部安装有若干喷淋臂(6

6),所述喷淋臂(6

6)上开设有若干喷淋孔,所述喷淋臂(6

6)位于所述置样架(4

8)的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寒区铁路岩质边坡植物生长室内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喷头(6)包括固接在所述第一水管(5)上的水管弯头(6

1),所述水管弯头(6

1)底部固接有第二水管(6

2),所述第二水管(6

2)底部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焕欣苏占东盖虹宇李京皓唐宁鸣周晨阳郝泽琦郝传鑫
申请(专利权)人:防灾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