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3393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发声单元包括盆架、振膜组件、多个音圈及多个磁路组件,振膜组件连接盆架与音圈,相邻的两个音圈之间形成缝隙,磁路组件与音圈一一对应设置,磁路组件包括轭铁和设于轭铁上的多个中心磁组件;相邻的两个轭铁中,至少有一个轭铁的部分区域朝靠近振膜组件的方向翻折形成导磁结构,导磁结构对应于缝隙设置。本发声单元结构新颖,导磁结构能将磁钢的磁感线更多的引导至音圈位置,最大化发挥磁钢使用效率,同时,多音圈设计使得音圈的总长度L能极大的增加,从而使BL值最大化,进而提高发声单元的性能表现。导磁结构由轭铁的部分区域弯折而成,不会增加发声单元的组装工序,利于发声单元制造成本的控制。利于发声单元制造成本的控制。利于发声单元制造成本的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声单元


[0001]本技术涉及电声换能器
,特别涉及发声单元。

技术介绍

[0002]发声单元作为将电能转变为声能的常用电声换能器件,其在声放系统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0003]近来年,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类电子产品,尤其是AR/VR等大型穿戴电子设备得到了快速发展。发声单元作为此类产品的一个重要组成单元,用户在性能、尺寸等方面对于发声单元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0004]发声单元轻薄化会使微型扬声器的磁路组件体积减小、音圈高度降低,从而导致B值以及音圈L减小,致使发声单元的灵敏度降低,响度变小。因此,如何在有限地空间内提高发声单元的性能一直是从业人员所探索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声学性能优异的发声单元。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发声单元,包括:
[0007]盆架;
[0008]振膜组件,所述振膜组件连接所述盆架;
[0009]多个音圈,所述音圈连接所述振膜组件,相邻的两个所述音圈之间形成缝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盆架;振膜组件,所述振膜组件连接所述盆架;多个音圈,所述音圈连接所述振膜组件,相邻的两个所述音圈之间形成缝隙;多个磁路组件,所述磁路组件与所述音圈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磁路组件包括轭铁和设于所述轭铁上的多个中心磁组件;相邻的两个所述轭铁中,至少有一个所述轭铁的部分区域朝靠近所述振膜组件的方向翻折形成导磁结构,所述导磁结构对应于所述缝隙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轭铁中,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有所述导磁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轭铁中相互靠近的一侧的两个所述导磁结构相对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轭铁中相互靠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嘉平董庆宾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维仕声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