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资源与环境技术用的河道垃圾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3377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资源与环境技术用的河道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面前侧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下端面前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滑槽板,所述滑槽板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前端面中部通过第一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底板上端面后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内腔壁上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领域,该资源与环境技术用的河道垃圾收集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资源与环境技术用的河道垃圾收集装置不便对河道中不同深度的垃圾进行稳定夹取、不便对已收集垃圾中的水分进行排出的问题。集垃圾中的水分进行排出的问题。集垃圾中的水分进行排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资源与环境技术用的河道垃圾收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具体为一种资源与环境技术用的河道垃圾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活垃圾进入河道后会漂浮在水面上,不仅影响美观,也会污染水质,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打捞河道垃圾并非易事,不仅难度大、成本高,还有一定危险性。
[0003]现有的资源与环境技术用的河道垃圾收集装置不便对河道内不同深度的垃圾起到一个稳定夹取作用,并且不便对已收集的垃圾进行挤压,将垃圾中的水分排出,以减小垃圾体积,便于后续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资源与环境技术用的河道垃圾收集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资源与环境技术用的河道垃圾收集装置不便对河道中不同深度的垃圾进行稳定夹取、不便对已收集垃圾中的水分进行排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资源与环境技术用的河道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面前侧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资源与环境技术用的河道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面前侧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6),所述第二转轴(6)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板(7),所述转动板(7)下端面前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滑槽板(10),所述滑槽板(10)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块(11),所述滑块(11)前端面中部通过第一销轴(12)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13),所述第一连杆(13)下端通过第一销轴(12)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14),所述第二连杆(14)下端通过第一销轴(12)转动连接有第七连杆(17),所述底板(1)上端面后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收集箱(28),所述收集箱(28)内腔壁上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资源与环境技术用的河道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连杆(17)下端通过第一销轴(12)转动连接有第四连杆(18),所述第四连杆(18)下端通过第一销轴(12)转动连接有升降板(19),所述转动板(7)下端面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9),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9)下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滑块(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资源与环境技术用的河道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13)前端面中部通过第一销轴(12)转动连接有第六连杆(42),所述第六连杆(42)上端通过第二销轴(15)转动连接有所述滑槽板(10),所述第六连杆(42)下端通过第二销轴(15)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七连杆(17),所述第六连杆(42)下端通过第一销轴(12)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1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资源与环境技术用的河道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杆(16)中部通过第四销轴(20)转动连接有所述升降板(19),所述第三连杆(16)下端通过第一销轴(12)转动连接有所述第四连杆(18),所述升降板(19)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矩形板(43),所述矩形板(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雅雅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森远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