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岩溶发育地区桩基施工钢护筒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33320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岩溶发育地区桩基钢护筒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溶洞标高及溶洞数量,钢护筒的加工,旋挖钻桩,钢护筒的安装。本发明专利技术停保障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施工进度快,效率高,成本低。成本低。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岩溶发育地区桩基施工钢护筒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桩基施工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岩溶发育地区桩基钢护筒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交通基础建设和房产基础建设的不断发展,在喀斯特地貌岩溶发育地区及矿区采密区域地段,按照传统的施工工艺对基础桩基施工时,桩基经常出现成孔困难,现有技术的施工方法是通过回填孔桩或者采用全跟进护筒施工,因溶洞及矿区采空区回填需全跟进护筒,产生的混凝土严重超量,且全护筒施工中需要配备高频震动锤和大型履带吊的设备,全跟进钢护筒对钢护筒的浪费大,导致桩基施工进度慢,施工成本增加,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保障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施工进度快,效率高,成本低的用于岩溶发育地区桩基钢护筒的施工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岩溶发育地区桩基钢护筒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溶洞标高及溶洞数量:整合桩基地勘资料,初步确定桩位所在位置穿过溶洞标高及穿过的溶洞数量;2)钢护筒的加工:按孔径加工不同直径不同长度的钢护筒,护筒长度跟据地勘资料显示溶洞顶底标高各加长50

100cm,钢护筒的直径根据穿过桩位溶洞个数确定加工多个直径钢护筒,桩底终孔钢护筒内加工直径为n,桩底终孔钢护筒上端的溶洞钢护筒内加工直径为n +0.1m,依次往上溶洞钢护筒内加工直径为n +0.2m,再往上溶洞钢护筒内加工直径为n +0.4m,每增加一个溶洞,其直径在其下端钢护筒直径增加的基础上翻一倍计算依次加工,直至孔口钢护筒;3)旋挖钻桩;旋挖钻桩位对中,采用孔口钢护筒直径的桶钻进行开孔后埋置孔口钢护筒,孔口钢护筒埋置时,进行桩位反复校正,孔口钢护筒埋置完成后,旋挖钻更换为孔口钢护筒下端溶洞钢护筒直径的桶钻继续钻进,直至钻进至孔口下面溶洞底部深度1m的位置;4)钢护筒的安装;溶洞钢护筒就位,旋挖钻钢护筒连接装置与溶洞钢护筒连接,桩位对中,顺时针钻进钢护筒至溶洞的底部1m处,随后逆时针旋转脱离钢护筒,跟换捞渣斗工作至钢护筒底,通过更换不同直径的旋挖钻,重复上述工序,直至桩底终孔,钢护筒施工完成。
[0005]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有益效果;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通过采用段
式多直径钢护筒,能节约在全钢护筒施工中在不必要下,钢护筒的桩身范围内的钢护筒材料,避免回填溶洞和矿区采空区产生的混凝土大量超量,且不需要配备高频震动锤和大型履带吊的设备,费用低,有效解决山区存在溶洞地区的施工难的问题,其中;n表示底部桩径,m表示米,实现了保障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施工进度快,效率高,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中标记1、孔口钢护筒;2、桩底终孔;3、第一层钢护筒; 4、第二层钢护筒;5、地;6、第一层溶洞;7、第二层溶洞。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09]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岩溶发育地区桩基钢护筒的施工方法,高速公路高架桥工程,主桥为(72+72)悬臂式连续现浇箱梁,1号主墩承台采用12根直径2.0m钻孔灌注桩入中风化灰岩层,最大桩长36m;该桥梁地处云贵高原山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溶洞及矿区采空区极其常见,地勘资料显示,该桥1号主墩桩基下方共存在上、下两层溶洞,单层溶洞最高达到10.3m,溶洞发育方向呈不规则多边型,最大面积达到389

左右,溶洞两侧呈裂隙发育状,伴随轻微渗水;施工单位针对该桥梁桩基施工出具的两种常规的施工方案,第一种为用毛石混凝土回填两层溶洞,第二种为旋挖钻全跟进钢护筒施工,后经方案评选,第一种方案存在回填方量过大,而且溶洞两侧呈裂隙发育状,不确定因素太多;第二种方案在通过对桩基岩层对钢护筒所产生的摩擦力跟旋挖钻的最大扭力比对下,结合多各因素考虑,最终也没能采用该方案,在通过施工方工程师的计算下,最终决定采用分层多段式多直径钢护筒的施工方案;以桩位号1A

1为例,该桩基桩长为35.5m,桩位穿过的第一层溶洞标高为8.9m,第二层溶洞标高为7.5m,按孔径2m加工直径2.2m及长度10.9m的钢护筒跟直径2.1m及长度8.5m的钢护筒;场地平整、旋挖钻机就位、桩位放样; 旋挖钻桩位对中,采用2.4m直径的桶钻进行开孔后埋置2.4m直径的孔口钢护筒1,孔口钢护筒1埋置时,进行桩位反复校正,孔口钢护筒1埋置完成后,旋挖钻更换2.2m直径的桶钻继续钻进,直至钻进至第一层溶洞6底部深度1m的位置;第一层钢护筒3长度2.2m就位,旋挖钻护筒连接装置与第一段钢护筒3连接,桩位对中,顺时针钻进钢护筒至第一层溶洞6的底部1m处,随后逆时针旋转脱离第一层钢护筒3,跟换捞渣斗工作至第一层钢护筒3底; 更换2.1m直径的桶钻继续钻进桩基,直至钻通第二层溶洞7至溶洞底部向下1m的位置,旋挖钻护筒连接装置与第二段钢护筒4连接,桩位对中,顺时针钻进第二段钢护筒4至第二层溶洞7的底部1m处,跟换捞渣斗工作至第二段钢护筒4底;跟换2m直径的桶钻配合捞渣斗钻进至桩基设计桩底终孔2。
[0010]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
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岩溶发育地区桩基钢护筒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溶洞标高及溶洞数量:整合桩基地勘资料,初步确定桩位所在位置穿过溶洞标高及穿过的溶洞数量;2)钢护筒的加工:按孔径加工不同直径不同长度的钢护筒,护筒长度跟据地勘资料显示溶洞顶底标高各加长50

100cm,钢护筒的直径根据穿过桩位溶洞个数确定加工多个直径钢护筒,桩底终孔(2)钢护筒内加工直径为n,桩底终孔(2)钢护筒上端的溶洞钢护筒内加工直径为n +0.1m,依次往上溶洞钢护筒内加工直径为n +0.2m,再往上溶洞钢护筒内加工直径为n +0.4m,每增加一个溶洞,其直径在其下端钢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恩勇黄毅付毅罗顺昌李静周国栋赵礼学陈世超秦伟王友乾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富鑫永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