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3271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7
一种显示装置,具备:腔构造体,具备显示面和存在于显示面的腔;以及发光元件,被收容在腔,显示面具有通过从腔内的发光元件放射的光显示信息的第一区域和与第一区域相邻的第二区域,第一区域的非显示状态下的第一明度与第二区域的第二明度之比处于包括1的给定范围内。内。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显示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在显示面具备发光元件所构成的显示部和剩余的非显示部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的显示装置例如记载于专利文献1。此外,其他现有技术的显示装置例如记载于专利文献2。
[0003]在先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

62441号公报
[000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

22046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公开的显示装置是如下结构,具备:腔构造体,具备:显示面和存在于所述显示面的腔;以及发光元件,被收容在所述腔,所述显示面具有通过从所述腔内的所述发光元件放射的光来显示信息的第一区域和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非显示状态下的第一明度与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二明度之比处于包括1的给定范围内。
附图说明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色、以及优点根据下述的详细的说明和附图变得更加明确。
[0009]图1A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的结构的剖视图。
[0010]图1B是从上方观察图1A的显示装置1时的显示装置1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0011]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1的一体型的腔构造体4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0012]图3是图1以及图2的III部的部分放大剖视图。
[0013]图4A是表示第一区域A1以及第二区域A2的明亮度的图表。
[0014]图4B是表示显示面2的一部分的部分放大俯视图。
[0015]图5A是表示边界部P内的部分P1、P2、P3处的明亮度的详细的图表。
[0016]图5B是将边界部P放大表示的部分放大俯视图。
[0017]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显示装置1的一部分的结构的分解剖视图。
[0018]图7是表示将腔构造体4搭载于第一基板12的状态的剖视图。
[0019]图8是放大表示显示面2的一部分的部分放大俯视图。
[0020]图9是将图8的IX部放大表示的部分放大俯视图。
[0021]图10是表示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A的显示面2中的边界部P的部分放大俯视图。
[0022]图11是表示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B的显示面2中的边界部P的部分放大俯视图。
[0023]图12是表示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C的显示面2中的边界部P的部分放大俯视图。
[0024]图13是表示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D的显示面2中的边界部P的部分放大俯视图。
[0025]图14是表示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E的显示面2中的边界部P的部分放大俯视图。
[0026]图15A是表示将升华墨水逆转印刷到转印纸的工序的图。
[0027]图15B是表示将织物与转印纸合起来进行加热以及加压的工序的图。
[0028]图15C是表示升华墨水气化并定影于织物的工序的图。
[0029]图16A是表示将转印纸33乘载于第一基板12上的状态的剖视图。
[0030]图16B是表示从第一基板12剥离转印纸33的状态的剖视图。
[0031]图16C是表示墨水30被转印到第一基板12的状态的剖视图。
[0032]图17A是表示印刷层17的厚度T大于开口的宽度W的1/2的情况下的印刷层17的转印状态的剖视图。
[0033]图17B是表示印刷层17的厚度T大于开口的宽度W的1/2的情况下的印刷层17的转印状态的剖视图。
[0034]图17C是表示印刷层17的厚度T大于开口的宽度W的1/2的情况下的印刷层17的转印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色、以及优点根据下述的详细的说明和附图而变得更加明确。
[0036]首先,对以本公开的显示装置为基础的结构进行说明。在专利文献1的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以下结构的显示装置。即,在发光元件未点亮的情况下,显示表面板的片构件的显示面的状态,或者在片透明的情况下,显示在面光源侧面描绘的图像。另一方面,在发光元件点亮的情况下,发光元件的光从片构件向表面射出,显示发光元件描绘的文字、图形、符号。
[0037]专利文献2的现有技术的显示装置构成为,从光源发出的光中的、对从透镜的光出射面出射到外部的光以外的照明没有贡献的漏光在透明或者半透明的透镜支架内以及装饰板内被导光而向外部出射。根据该结构,不仅透镜的光出射面,而且灯具整体看起来发光,起到与照明功能一起产生室内的气氛的效果。
[0038]在上述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显示由发光元件的光提示的给定的显示信息的第一区域和不具备该剩余的发光元件的第二区域在不使发光元件发光的非点亮时被不期望地视觉辨认为不同的区域,容易使视觉辨认者产生不适感。即,在发光元件的非点亮时,起因于第一区域和其剩余的第二区域各自的明度等不同,这些区域的连续性丧失,因此容易使视觉辨认者产生不适感。因此,谋求即使在非点亮时,也使视觉辨认者减少上述的不适感的、显示品位高的显示装置。
[0039]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发光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40]图1A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的结构的剖视图,图1B是从上方观察图1A的显示装置1时的显示装置1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图1A以及图1B表示第一区
域A1与第二区域A2为分体的结构,在第一区域A1与第二区域A2之间存在分离槽4g。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1的一体型的腔构造体4的变形例的剖视图。图2表示第一区域A1和第二区域A2为一体的结构。图3是图1以及图2的III部的部分放大剖视图。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图1~图3的厚度等各尺寸与实际的实施品不同,夸张地示意性示出。
[0041]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具备:腔构造体4,其具备显示面2和存在于显示面2的多个腔3;以及多个发光元件5R、5G、5B,分别被收容于多个腔3。如图3所示,发光元件5R、5G、5B也可以被包括荧光体等波长变换构件的波长变换层、滤色层等覆盖。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统称发光元件5R、5G、5B的情况下,记为发光元件5。
[0042]腔构造体4具备至少一个腔3。例如,在腔构造体4具备一个腔3的情况下,也可以是在腔3中收容一个发光元件5的结构。在该结构的情况下,显示装置1能够用作警报装置等。此外,在腔构造体4具备一个腔3的情况下,也可以是在腔3中分别收容多个发光色不同的发光元件5的结构。在该结构的情况下,能够控制从腔3向外部放射的光的颜色,显示装置1能够作为信号装置等使用。腔构造体4也可以是具备多个腔3的结构。在该结构的情况下,显示装置1能够用作图像显示装置等。
[0043]而且,显示装置1构成为,显示面2具有通过从腔3内的发光元件5放出的光显示信息的第一区域A1和与第一区域A1相邻的第二区域A2,第一区域A1的非显示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显示装置,具备:腔构造体,具备显示面和存在于所述显示面的腔;以及发光元件,被收容在所述腔,所述显示面具有通过从所述腔内的所述发光元件放射的光显示信息的第一区域和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非显示状态下的第一明度与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二明度之比处于包括1的给定范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将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设为S1,将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腔的开口部的非显示状态下的明度设为V11,将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开口部的合计的面积设为S11,将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开口部的剩余的部位的明度设为V12,将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开口部的剩余的部位的面积设为S12,将所述第一明度设为V1,将所述第二明度设为V2,其中明度是由曼塞尔表颜色系统规定的明度,此时,V1=V11
×
S11/S1+V12
×
S12/S1,其中,S1=S11+S12,所述给定范围为0.8≤V1/V2≤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开口部的非显示状态下的明度V11低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开口部的剩余的部位的明度V12。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非显示状态下的第一色相与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二色相之比处于包括1的给定范围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将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设为S1,将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腔的开口部的非显示状态下的色相设为H11,将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开口部的合计的面积设为S11,将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开口部的剩余的部位的色相设为H12,将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开口部的剩余的部位的面积设为S12,将所述第一色相设为H1,将所述第二色相设为H2,其中色相是由曼塞尔表颜色系统规定的色相,此时,H1=H11
×
S11/S1+H12
×
S12/S1,其中,S1=S11+S12,所述给定范围为0.8≤H1/H2≤1.2。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非显示状态下的第一彩度与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二彩度之比处于包括1的给定范围内。7.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玉置昌哉森川慎一郎森田壮臣大石惠
申请(专利权)人:京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