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定位三维可视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2892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业数字化信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人员定位三维可视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定位标签数据和当前的视角模式;当监测到定位标签数据位于视角模式下的可视范围内时,根据视角模式确定模型资源,模型资源包括近景视角对应的骨骼模型和远景视角对应的静态模型;基于模型资源创建定位标签数据对应的仿真角色,再根据预设同步算法将仿真角色的运动状态与定位标签数据进行同步。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两套模型资源并且动态切换的方案来应对定位标签数据的范围广、数量多的问题,在可视范围较大的视角下采用静态模型;在可视范围较小的视角下采用骨骼模型,从而在保证系统性能的同时,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感。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员定位三维可视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数字化信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员定位三维可视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工厂中配备人员定位系统可以有效的监控在厂区内进行作业及活动的人和物体的实时位置,例如:作业人员、运转车辆及机器人等,可以极大地提升人员及设备运作的安全,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能够及时报警,并通知监管人员快速做出反应。
[0003]人员定位系统由定位基站、定位标签等硬件系统及配套的三维可视化软件系统组成。目前市面上的人员定位硬件系统本身已经十分成熟,但人员定位系统配套的三维可视化软件系统的性能普遍不高。
[0004]主要体现在软件系统对定位标签的仿真数量存在限制,或只能针对部分场景进行仿真,并且在运行时三维仿真角色的运动轨迹不够平滑,与现场被定位人员或物体的移动轨迹的同步不够理想,三维仿真角色在不同状态间的动画切换表现生硬常有卡顿感,用户的体验感不高。
[0005]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相关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人员定位三维可视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性能不高以致于用户体验感不高的技术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人员定位三维可视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获取定位标签数据和当前的视角模式,所述视角模式包括近景视角和远景视角;
[0009]当监测到所述定位标签数据位于所述视角模式下的可视范围内时,根据所述视角模式确定模型资源,所述模型资源包括所述近景视角对应的骨骼模型和所述远景视角对应的静态模型;
[0010]基于所述模型资源创建所述定位标签数据对应的仿真角色,再根据预设同步算法将所述仿真角色的运动状态与所述定位标签数据进行同步。
[0011]可选地,所述再根据预设同步算法将所述仿真角色的运动状态与所述定位标签数据进行同步,包括:
[0012]将所述定位标签数据缓存至所述仿真角色对应的方位数据链表,所述方位数据链表可有序存储预设数量的数据包;
[0013]基于所述方位数据链表中的数据包确定对应的缓存时段内的历史运动轨迹和平均运动速度;
[0014]根据所述历史运动轨迹和所述平均运动速度对所述仿真角色的运动状态进行同
步。
[0015]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方位数据链表中的数据包确定对应的缓存时段内的历史运动轨迹和平均运动速度,包括:
[0016]在检测到所述方位数据链表中的数据包的数量达到所述预设数量时,获取各数据包的定位时间节点和历史轨迹坐标点,并根据所述定位时间节点确定缓存时段;
[0017]通过预设算法根据所述历史轨迹坐标点确定所述缓存时段对应的历史运动轨迹;
[0018]根据所述历史运动轨迹确定所述缓存时段对应的平均运动速度。
[0019]可选地,所述通过预设算法根据所述历史轨迹坐标点确定所述缓存时段对应的历史运动轨迹,包括:
[0020]通过分段线性插值算法根据所述历史轨迹坐标点确定初始运动轨迹;
[0021]判断所述初始运动轨迹是否存在穿插现象,所述穿插现象为所述初始运动轨迹穿插障碍物模型;
[0022]若否,则将所述初始运动轨迹确定为所述缓存时段对应的历史运动轨迹。
[0023]可选地,所述判断所述初始运动轨迹是否存在穿插现象,所述穿插现象为所述历史运动轨迹穿插障碍物模型之后,还包括:
[0024]若是,则通过分段导航寻路算法根据所述历史轨迹坐标点确定所述历史运动轨迹。
[0025]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方位数据链表中的数据包确定对应的缓存时段内的历史运动轨迹和平均运动速度,还包括:
[0026]在检测到所述方位数据链表中的数据包的缓存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获取各数据包的定位时间节点和历史轨迹坐标点,并根据所述定位时间节点确定缓存时段;
[0027]通过预设算法根据所述历史轨迹坐标点确定所述缓存时段对应的历史运动轨迹;
[0028]根据所述历史运动轨迹确定所述缓存时段对应的平均运动速度。
[0029]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历史运动轨迹和所述平均运动速度对所述仿真角色的运动状态进行同步之后,还包括:
[0030]在所述仿真角色为所述骨骼模型时,将所述仿真角色各缓存时段对应的平均运动速度映射为行为动画的播放速度,并对所述仿真角色的行为动作进行混合插值。
[0031]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人员定位三维可视化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0032]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定位标签数据和当前的视角模式,所述视角模式包括近景视角和远景视角;
[0033]数据监测模块,用于当监测到所述定位标签数据位于所述视角模式下的可视范围内时,根据所述视角模式确定模型资源,所述模型资源包括所述近景视角对应的骨骼模型和所述远景视角对应的静态模型;
[0034]仿真同步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模型资源创建所述定位标签数据对应的仿真角色,再根据预设同步算法将所述仿真角色的运动状态与所述定位标签数据进行同步。
[0035]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人员定位三维可视化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人员定位三维可视化程序,所述人员定位三维可视化程序配置为实现如上文所述的人员定位三维可视化方法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是稳定的非易失性存储器(Non

Volatile Memory,NVM),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005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人员定位三维可视化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0051]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人员定位三维可视化程序。
[0052]在图1所示的人员定位三维可视化设备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与网络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与用户进行数据交互;本专利技术人员定位三维可视化设备中的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5可以设置在人员定位三维可视化设备中,所述人员定位三维可视化设备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人员定位三维可视化程序,并执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人员定位三维可视化方法。
[005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员定位三维可视化方法,参照图2,图2为本专利技术人员定位三维可视化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54]本实施例中,所述人员定位三维可视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5]步骤S10:获取定位标签数据和当前的视角模式,所述视角模式包括近景视角和远景视角。
[0056]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员定位三维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定位标签数据和当前的视角模式,所述视角模式包括近景视角和远景视角;当监测到所述定位标签数据位于所述视角模式下的可视范围内时,根据所述视角模式确定模型资源,所述模型资源包括所述近景视角对应的骨骼模型和所述远景视角对应的静态模型;基于所述模型资源创建所述定位标签数据对应的仿真角色,再根据预设同步算法将所述仿真角色的运动状态与所述定位标签数据进行同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根据预设同步算法将所述仿真角色的运动状态与所述定位标签数据进行同步,包括:将所述定位标签数据缓存至所述仿真角色对应的方位数据链表,所述方位数据链表可有序存储预设数量的数据包;基于所述方位数据链表中的数据包确定对应的缓存时段内的历史运动轨迹和平均运动速度;根据所述历史运动轨迹和所述平均运动速度对所述仿真角色的运动状态进行同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方位数据链表中的数据包确定对应的缓存时段内的历史运动轨迹和平均运动速度,包括:在检测到所述方位数据链表中的数据包的数量达到所述预设数量时,获取各数据包的定位时间节点和历史轨迹坐标点,并根据所述定位时间节点确定缓存时段;通过预设算法根据所述历史轨迹坐标点确定所述缓存时段对应的历史运动轨迹;根据所述历史运动轨迹确定所述缓存时段对应的平均运动速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预设算法根据所述历史轨迹坐标点确定所述缓存时段对应的历史运动轨迹,包括:通过分段线性插值算法根据所述历史轨迹坐标点确定初始运动轨迹;判断所述初始运动轨迹是否存在穿插现象,所述穿插现象为所述初始运动轨迹穿插障碍物模型;若否,则将所述初始运动轨迹确定为所述缓存时段对应的历史运动轨迹。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初始运动轨迹是否存在穿插现象,所述穿插现象为所述历史运动轨迹穿插障碍物模型之后,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善飞宋天友郑玉漫杜晓萌李希达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作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