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椎体扩张支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椎体扩张支架。
技术介绍
[0002]椎体成形术临床全称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属于微创伤手术,是通过向病变椎体内注入骨水泥(聚丙烯酸甲酯,PMMA)或人工骨达到强化椎体的技术。PVP通过在患者背部开设的切口,用特殊的穿刺针在X线监护下经皮穿刺进入椎体,建立工作通道,将骨水泥或人工骨注入椎体内稳定骨折椎体,防止进一步塌陷,缓解患者疼痛。PVP无法恢复脊柱的正常高度,术后患者疼痛虽然缓解,但仍有可能出现驼背畸形。
[0003]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通过在椎体内置入球囊等特制工具可以恢复椎体的高度,维持患者脊柱的生理弧度,但该治疗手段存在明显的不足,包括:第一、椎体有时难以被球囊有效撑开;第二、球囊扩张后存在二次塌陷,椎体高度再次丢失;第三、椎体内碎骨刺易刺破球囊。近年来经皮支架椎体成形术开始逐渐被应用,其通过微创伤技术将可扩张支架置入椎体,通过支架扩张使椎体高度复位,扩张后支架需保留在椎体内,以稳定扩张后的椎体,并防止椎体进一步塌陷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椎体扩张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网管状的支架主体以及与所述支架主体连接的防外漏结构,所述椎体扩张支架具有压缩状态和展开状态,并能够在所述压缩状态和所述展开状态之间切换;所述防外漏结构用于在所述支架主体处于展开状态时阻挡椎体填充物向所述支架主体的外部渗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体扩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展开状态下的所述防外漏结构的至少部分伸出所述支架主体的内腔至所述支架主体的外部,和/或,所述压缩状态下的所述防外漏结构具有以下特征中的一种: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的内腔中;以及全部伸出所述支架主体的内腔至所述支架主体的外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体扩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外漏结构的数量为一个,并与所述支架主体的一端相连接,用以在所述支架主体的一端阻挡所述椎体填充物,或者,所述防外漏结构的数量为两个,一个所述防外漏结构与所述支架主体的一端相连接,另一个所述防外漏结构与所述支架主体的另一端相连接,用以分别在所述支架主体的两端阻挡所述椎体填充物。4.根据权利要求1
‑
3中任一项所述的椎体扩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外漏结构包括若干阻挡件,所有所述阻挡件围绕所述支架主体的周向依次设置;所述阻挡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有所述阻挡件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支架主体固定连接;所有所述阻挡件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支架主体相分离,并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架主体活动;所有所述阻挡件用于在所述支架主体处于展开状态时横向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的至少一端以阻挡所述椎体填充物。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孙灿,姚瑶,李俊菲,葛亮,
申请(专利权)人:微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