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新能源电池的碰撞实验检测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电池检测机械领域,特别是用于新能源电池的碰撞实验检测机。
技术介绍
[0002]由于锂电池具有续航里程长、充放电周期长、使用寿命长的特点。锂电池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上。在锂电池作为汽车动力源时,由于使用时的外部环境的影响,锂电池必须具备一定的抗冲击能力,才能够平稳安全的运行,在汽车受到撞击时,不至于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在新能源电池生产过程中,有必要对其抗冲击性能检测。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6296911A的专利,公开了公开了一种氢燃料电池冲击检测设备,涉及氢燃料电池检测
,包括输送架,所述输送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架,输送架内设有输送带,输送带的内部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输送辊,输送辊与输送架转动连接,输送带上放置有多个电池组件;所述输送带的上设有竖向撞击组件,输送带的一侧设有水平撞击组件;水平撞击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输送架一侧的侧固定板,侧固定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柱,侧固定板的底端固定连接驱动电机。
[000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新能源电池的碰撞实验检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1),所述的支撑板(1)水平放置;外桶(4),所述的外桶(4)固定安装在所述的支撑板(1)的上方,所述的外桶(4)内部套装有内桶(6),所述的内桶(6)与所述的外桶(4)之间有间隔,所述的内桶(6)与所述的外桶(4)之间的间隔内安装有连接桶(5);安装板(39),所述的安装板(39)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的内桶(6)的上端,所述的安装板(39)上端开设有电池安装腔;水平碰撞单元,所述的水平碰撞单元沿所述的连接桶(5)上周均布多个;垂直碰撞单元,所述的垂直碰撞单元包括第二碰撞板(20),所述的第二碰撞板(20)上下滑动连接在所述的安装板(39)上方,所述的第二碰撞板(20)与所述的水平碰撞单元通过第一驱动模块相连;所述的水平碰撞单元包括:第一碰撞板(18),所述的第一碰撞板(18)沿所述的连接桶(5)的径向滑动连接在所述的连接桶(5)上;第二驱动模块,所述的第二驱动模块设置多个且与所述的第一碰撞板(18)一一对应,所述的第二驱动模块驱动所述的第一碰撞板(18)每次做往复移动时速度均不同,且第二驱动模块使得不同位置的第一碰撞板(18)的移动速度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电池的碰撞实验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驱动模块包括:连接杆(3),所述的连接杆(3)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的连接杆(3)固定安装在所述的支撑板(1)上且分别位于所述的外桶(4)的两侧;两个连接杆(3)的上端共同连接有一个水平的支杆;伸缩杆(40),所述的伸缩杆(40)伸缩方向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的伸缩杆(40)固定安装在所述的支杆的下端;所述的第二碰撞板(20)固定安装在所述的伸缩杆(40)的伸缩轴的一端;第一绳索(34),所述的第一绳索(34)的一端固定在其中一个所述的第一碰撞板(18)上,所述的第一绳索(34)的另一端经第一定滑轮换向之后固定安装在所述的第二碰撞板(20)的上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电池的碰撞实验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碰撞单元沿所述的连接桶(5)上圆周均布两个或四个;当水平碰撞单元设为两个时,两个水平碰撞单元的第一碰撞板(18)与电池(19)的一对侧面分别一一对应;当水平碰撞单元设为四个时,四个水平碰撞单元的第一碰撞板(18)与电池(19)的两对侧面分别一一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电池的碰撞实验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桶(4)、连接桶(5)以及内桶(6)的轴线同轴且沿轴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的外桶(4)、连接桶(5)以及内桶(6)的底部平齐,且外桶(4)、连接桶(5)以及内桶(6)的底部与所述的支撑板(1)的顶面之间有间隔;所述的外桶(4)与所述的支撑板(1)之间通过支撑杆(2)固定连接,所述的外桶(4)与连接桶(5)之间以及连接桶(5)与内桶(6)之间均过盈配合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电池的碰撞实验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桶(5)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的第一碰撞板(18)一一对应的安装槽,所述的安装槽
上端贯穿所述的连接桶(5)的上端面,所述的安装槽的底部开设有T型导向槽(15),所述的T型导向槽(15)沿所述的连接桶(5)的径向,所述的T型导向槽(15)内滑动连接有T型导向块(16),所述的T型导向块(16)与所述的第一碰撞板(18)之间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电池的碰撞实验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驱动模块包括:滑动变阻通电线圈(21),所述的滑动变阻通电线圈(21)固定安装在所述的内桶(6)上且与所述的第一碰撞板(18)一一对应,所述的滑动变阻通电线圈(21)的轴线沿所述的内桶(6)的径向方向布置;所述的滑动变阻通电线圈(21)上靠近内桶(6)轴线的位置设置有滑动接头(24);第二电池仓(23),所述的第二电池仓(23)安装在所述的内桶(6)上且与所述的滑动变阻通电线圈(21)对应设置;恒电通电线圈(7),所述的恒电通电线圈(7)固定安装在所述的外桶(4)上,所述的恒电通电线圈(7)的轴线与所述的滑动变阻通电线圈(21)的轴线同轴设置;第一永磁铁(17),所述的恒电通电线圈(7)固定安装在所述的第一碰撞板(18)的下端,所述的滑动变阻通电线圈(21)与恒电通电线圈(7)通电均产生磁性且滑动变阻通电线圈(21)与恒电通电线圈(7)通电后产生的磁极方向相同,所述的第一永磁铁(17)位于所述的滑动变阻通电线圈(21)与所述的恒电通电线圈(7)之间且与所述的滑动变阻通电线圈(21)和恒电通电线圈(7)之间配合;第一电池仓(22),所述的第一电池仓(22)固定安装在所述的外桶(4)内且与所述的恒电通电线圈(7)对应;所述的第一电池仓(22)与所述的第二电池仓(23)内均安装有两组电源,两组电源分别包括一个第一导电片(8)和一个第二导电片(9),两组电源的第一导电片(8)或者第二导电片(9)与对应的恒电通电线圈(7)以及滑动变阻通电线圈(21)相连时,两组电源使得流过恒电通电线圈(7)以及滑动变阻通电线圈(21)的电流方向相反;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的第一驱动单元安装在所述的内桶(6)上,第一驱动单元与所述的滑动接头(24)相连,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的滑动接头(24)沿所述的滑动变阻通电线圈(21)的轴线方向移动,从而改变滑动变阻通电线圈(21)中通入电流的大小,最终改变滑动变阻通...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