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模板、连接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模板的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模板、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并保持其正确位置,能承受内部加注混凝土时产生的冲击力,建筑模板可以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
[0003]现有的建筑模板均是一体成型,厂家针对不同的混凝土结构,从而需要制造相对应的建筑模板,而这些建筑模板只能用于同一个混凝土结构的尺寸,对于更新迭代的建筑来说,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也是不停地变化,则导致一体成型的建筑模板无用武之地,且建筑模板为钢性材质,施工人员在进行搬运时,不仅费时费力,且对于较大的建筑模板在楼道中搬运时也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模板、连接结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建筑模板,包括板体、以及在板体的四周分别设置有连接板,还包括设置在板体上的若干个纵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模板,包括板体(1)、以及在板体(1)的四周分别设置有连接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板体(1)上的若干个纵向加强筋(3)、横向加强筋(4),若干个纵向加强筋(3)、横向加强筋(4)垂直相交形成若干个矩形腔,在矩形腔内的任一对角线处设置有第一加强筋(5),连接板(2)上设置有若干第一连接孔(6),且连接板(2)为塑料材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横向加强筋(4)由密到疏的设置于板体(1)由下到上的方向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在板体(1)的中部对称设置有两组加强单元,加强单元包括两个第二加强筋(7),两个第二加强筋(7)之间设置有加强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在板体(1)上还设置有两个第三加强筋(8),两个第三加强筋(8)分别位于两组加强单元的两侧,第三加强筋(8)的两端分别为楔形面(9)。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在每个第三加强筋(8)上开设有引导槽(10),任一第一连接孔(6)与引导槽(10)相对应。6.根据权利要4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在第三加强筋(8)上设置有承载台(11),承载台(11)上转动设置有球体(12),在承载台(11)上间隔设置有四个弧形板(13),每个弧形板(13)与球体(12)表面接触,在球体(12)表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杆(14),第一连接杆(14)上设有与弧形板(13)配合的限位件,以及在第一连接杆(14)上还设有定位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定位结构包括在第一连接杆(14)上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森,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川墙建筑设备租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