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压型双层管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2340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压型双层管材,能够解决常规示踪线结构在管道回填土或有地面下沉等情况时易断裂的问题,且能为示踪线结构提供防锈保护。本申请的主要结构包括内层PE管、外层PE管、示踪线结构及双联缸结构,示踪线结构包括示踪施加段、示踪走向段及示踪预隐段,示踪走向段位于保压腔内,外层PE管上设有地表管,双联缸结构包括接触缸及中转缸,接触缸上设有固定导线,接触高压腔内设有冗余导线,固定导线一端连接示踪走向段,固定导线另一端连接冗余导线一端,冗余导线另一端连接导电活塞杆,中转缸上设有与保压腔连通的中转内通孔,中转缸与接触高压腔连通,固定导线、冗余导线及导电活塞杆共同构成所述的示踪预隐段。及导电活塞杆共同构成所述的示踪预隐段。及导电活塞杆共同构成所述的示踪预隐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压型双层管材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PE管材
,尤其涉及一种保压型双层管材。

技术介绍

[0002]双层PE管材,是一种常见的非金属管材类型,其广泛应用于天然气输送、石油输送等领域,双层PE管材的内层用于输送介质,双层PE管材的外层管与内层管之间则会充氮气以作保护气体,并设置相应的气压检测装置及报警装置等。在正常工作时,内层管内部介质压力较大,而保护气体压力也较大,因此可以平衡内层管的内外侧压力,对内层管起到保护作用,而一旦外层破损,气压检测装置就会检测到外层管与内层管之间的气压明显变化,从而报警装置工作,工作人员可及时去进行抢修、维护(外层管先破的情形多,内层管先破的情形少,且若只有内层管破,介质也不至于泄露,有足够时间修理)。
[0003]PE管材多以埋地的形式进行布置,其一旦埋地后,不易被检测,当其因遭受外力破坏而导致外层管破损甚至内层管破损时,需要快速检测出其走向、位置,这就需要示踪线系统。示踪线系统,其原理主要是沿着管道敷设金属线,利用电流穿过金属线产生的磁场变化(探测仪探测磁场),定位金属线的位置,进而推定管道的位置。而给示踪线施加电流,经常采用的其中一种方式为主动源法,即直接给示踪线系统施加电流,这就使得,除了沿着管道敷设的金属线外,还需要接到地表处的金属线,以及接地的金属线,否则就无法顺利进行检测。目前,比较常规的做法是沿着管道走向在管道外设置金属线(示踪走向段),在地表处设置金属线(示踪施加段),在地下设置用于接地的金属线(示踪接地段),其中示踪施加段下端与示踪走向段一端连接,示踪接地段与示踪走向段另一端连接,示踪施加段需要有露端点(露端点需要在地表处,要能较方便地露出,用于施加探测电流信号),示踪接地段与大地(通常为埋管处的土)之间构成回路,其需要足够长的距离,以避免回路电阻过大而导致反馈信号不够强,通常接地的金属线长度应不小于15厘米(回路电阻越大则信号越弱)。
[0004]不过,现有技术中,选择示踪线时还需要考虑到强度、耐腐蚀等方面的问题。若示踪线强度不足,则在管道回填土或有地面下沉情况时,容易出现示踪线被拉断而失去作用的情况,而示踪线外的线皮(多为塑料线皮)也会因老化而破裂,导致示踪线更多地暴露在土里,而暴露出来的示踪线(尤其是从头到尾都需要暴露的示踪接地段)容易生锈,一旦生锈,导电能力就大降,就会导致接地回路电阻过大,致使探测时的反馈信号不够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保压型双层管材,能够解决常规示踪线结构在管道回填土或有地面下沉等情况时易断裂的问题,且能为示踪线结构提供防锈保护,更为关键的是,用平时不暴露在外的示踪预隐段替换了需要一直暴露在外的示踪接地段,当外层PE管破损后,可自动让示踪预隐段接地,从多方面保障了接地回路电阻不会过大,也就保障了探测时的反馈信号足够强。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保压型双层管材,包括内层PE管、外层PE管、示踪线结构及双联缸结构,所述内层PE管位于外层PE管内,内层PE管与外层PE管之间形成保压腔,保压腔内设有支撑体,支撑体与外层PE管固定,支撑体与内层PE管固定,示踪线结构包括示踪施加段、示踪走向段及示踪预隐段,示踪走向段位于保压腔内;所述外层PE管上设有地表管,地表管穿过外层PE管且与外层PE管密封固定,地表管下端设有位于保压腔内的固定密封端盖,地表管上端设有可开密封端盖,示踪施加段穿过固定密封端盖且与固定密封端盖密封固定,示踪施加段一端连接示踪走向段;所述双联缸结构包括接触缸及中转缸,接触缸内设有接触活塞,接触缸内部被接触活塞分隔成接触高压腔及接触低压腔,接触低压腔内设有压缩弹簧,一导电活塞杆穿过接触内活塞且与接触内活塞密封固定,导电活塞杆穿过接触高压腔,导电活塞杆与接触缸滑动密封配合,导电活塞杆上设有用于破土的推出尖头;所述接触缸穿过外层PE管且与外层PE管密封固定,接触缸内端位于保压腔内,接触缸上设有穿过接触缸内端且与接触缸内端密封固定的固定导线,接触高压腔内设有冗余导线,固定导线一端连接示踪走向段,固定导线另一端连接冗余导线一端,冗余导线另一端连接导电活塞杆;所述中转缸穿过外层PE管且与外层PE管密封固定,中转缸内端位于保压腔内,中转缸上设有与保压腔连通的中转内通孔,中转缸与接触高压腔通过一位于外层PE管外的双联通管连通;所述固定导线、冗余导线及导电活塞杆共同构成所述的示踪预隐段。
[0007]作为优选,所述接触缸外端设有防锈套管及防锈薄盖,所述防锈套管一端与接触缸外端密封固定,所述防锈薄盖封住防锈套管另一端,所述推出尖头位于防锈套管内,所述导电活塞杆处在接触缸外的部分位于防锈套管内,所述推出尖头与防锈薄盖之间具有保护间隙。
[0008]作为优选,所述接触高压腔内设有用于限位接触活塞的限位块,双联通管通过设于接触缸上的接触通孔连通至接触高压腔,当接触活塞接触限位块时:压缩弹簧、接触活塞及接触通孔沿接触活塞滑动方向依次布置,所述导电活塞杆处在接触缸外的部分长度为M厘米,所述导电活塞杆处在防锈套管内的部分长度为N厘米,M

N大于20。
[0009]作为优选,所述可开密封端盖与地表管螺纹连接,所述地表管内径为示踪施加段直径的5至10倍,所述可开密封端盖与示踪施加段上端间距小于15厘米。
[0010]作为优选,所述示踪施加段、示踪走向段及固定导线均由硬芯铜线制成,所述冗余导线由铜线制成,所述硬芯铜线包括外层铜套及内层钢芯,所述接触低压腔在接触活塞滑动方向上的长度大于20厘米,所述冗余导线拉直时:冗余导线长度大于40厘米。
[0011]作为优选,所述支撑体包括至少一个环板,所述环板上设有若干大通气孔,所述环板外圈与外层PE管内侧壁固定,所述环板内圈与内层PE管外侧壁固定,所述示踪走向段平行于与外层PE管轴向,所述示踪走向段穿过环板且与环板固定。
[0012]作为优选,所述接触缸竖直布置,所述接触缸内端为接触缸上端,所述接触缸外端为接触缸下端,所述中转缸竖直布置,所述中转缸内端为中转缸上端,所述中转缸外端为中转缸下端,所述接触缸下端位于外层PE管底部下方,所述中转缸下端位于外层PE管底部下方,所述双联通管位于外层PE管底部下方。
[0013]作为优选,还包括外支撑件,所述外支撑件包括竖网筒及一对抵住外层PE管底部的弧板,所述弧板固定在竖网筒顶部,所述接触缸下端位于竖网筒内,所述中转缸下端处竖网筒内,所述双联通管处竖网筒内。
[0014]作为优选,所述竖网筒内侧壁上设有一个预置充气气囊,所述竖网筒内固定有可被推出尖头刺破的启发充气气囊,所述启发充气气囊与竖网筒内侧壁固定,所述启发充气气囊连通预置充气气囊,预置充气气囊容积为启发充气气囊容积的10至30倍,当导电活塞杆伸出至极限位置时:接触缸外端、预置充气气囊及推出尖头沿接触活塞滑动方向依次布置,预置充气气囊与导电活塞杆间距小于3厘米。
[0015]作为优选,所述中转缸内设有分压缸,所述分压缸上设有穿过接触缸侧壁且与接触缸侧壁密封固定的分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压型双层管材,其特征是,包括内层PE管(1)、外层PE管(2)、示踪线结构及双联缸结构,所述内层PE管(1)位于外层PE管(2)内,内层PE管(1)与外层PE管(2)之间形成保压腔(2a),保压腔(2a)内设有支撑体,支撑体与外层PE管(2)固定,支撑体与内层PE管(1)固定,示踪线结构包括示踪施加段(301)、示踪走向段(302)及示踪预隐段(303),示踪走向段(302)位于保压腔(2a)内;所述外层PE管(2)上设有地表管(4),地表管(4)穿过外层PE管(2)且与外层PE管(2)密封固定,地表管(4)下端设有位于保压腔(2a)内的固定密封端盖(401),地表管(4)上端设有可开密封端盖(402),示踪施加段(301)穿过固定密封端盖(401)且与固定密封端盖(401)密封固定,示踪施加段(301)一端连接示踪走向段(302);所述双联缸结构包括接触缸(501)及中转缸(502),接触缸(501)内设有接触活塞(501.1),接触缸(501)内部被接触活塞(501.1)分隔成接触高压腔(501a)及接触低压腔(501b),接触低压腔(501b)内设有压缩弹簧(501.2),一导电活塞杆孔(503)穿过接触内活塞且与接触内活塞密封固定,导电活塞杆孔(503)穿过接触高压腔(501a),导电活塞杆孔(503)与接触缸(501)滑动密封配合,导电活塞杆孔(503)上设有用于破土的推出尖头(503.1);所述接触缸(501)穿过外层PE管(2)且与外层PE管(2)密封固定,接触缸(501)内端位于保压腔(2a)内,接触缸(501)上设有穿过接触缸(501)内端且与接触缸(501)内端密封固定的固定导线(504),接触高压腔(501a)内设有冗余导线(505),固定导线(504)一端连接示踪走向段(302),固定导线(504)另一端连接冗余导线(505)一端,冗余导线(505)另一端连接导电活塞杆孔(503);所述中转缸(502)穿过外层PE管(2)且与外层PE管(2)密封固定,中转缸(502)内端位于保压腔(2a)内,中转缸(502)上设有与保压腔(2a)连通的中转内通孔(502a),中转缸(502)与接触高压腔(501a)通过一位于外层PE管(2)外的双联通管(506)连通;所述固定导线(504)、冗余导线(505)及导电活塞杆孔(503)共同构成所述的示踪预隐段(3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压型双层管材,其特征是,所述接触缸(501)外端设有防锈套管(601)及防锈薄盖(602),所述防锈套管(601)一端与接触缸(501)外端密封固定,所述防锈薄盖(602)封住防锈套管(601)另一端,所述推出尖头(503.1)位于防锈套管(601)内,所述导电活塞杆孔(503)处在接触缸(501)外的部分位于防锈套管(601)内,所述推出尖头(503.1)与防锈薄盖(602)之间具有保护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压型双层管材,其特征是,所述接触高压腔(501a)内设有用于限位接触活塞(501.1)的限位块(501.3),双联通管(506)通过设于接触缸(501)上的接触通孔连通至接触高压腔(501a),当接触活塞(501.1)接触限位块(501.3)时:压缩弹簧(501.2)、接触活塞(501.1)及接触通孔沿接触活塞(501.1)滑动方向依次布置,所述导电活塞杆孔(503)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晓岗陈建强赵立刚姜钢材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宇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