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式多功能作业移动台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2085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式多功能作业移动台架,包括放置在边坡上的台车框架以及设置在坡顶上的三角支撑机构,所述三角支撑机构与所述台车框架铰接相连;所述移动轮组件可带动所述台车框架沿所述边坡移动;所述第一尼龙滚轮可带动所述三角支撑机构沿所述走行轨道与所述移动轮组件保持同步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将传统的固定钢管支架优化为可移动台架的结构,不仅解决了常规施工方法一次性投入周转材料量大的问题,还解决了频繁安拆钢管支架工序繁琐、耗时长的问题,既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的投入,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又实现了钻孔施工的连续作业,具有较高的施工效率。具有较高的施工效率。具有较高的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行式多功能作业移动台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路基工程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行式多功能作业移动台架。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路基边坡,如铁路路基边坡的支护施工,一般是采用窗孔式护墙+锚杆组合的防护方式。施工过程中需要一次性投入大量的钢管支架,兼作施工支护及施工平台,同时还需要用三角支架将钻机提升至坡面上完成钻孔。
[0003]上述施工方式存在以下缺陷:
[0004]1、钢管支架搭设所需钢管、扣件等周转料一次性投入数量较多;
[0005]2、施工过程中随着作业面移动需要频繁安拆钢管支架,施工效率低下,施工进度缓慢;
[0006]3、坡面搭设临时钢管支架存在倾覆风险,安全风险性较大;
[0007]4、坡面搭设临时钢管支架稳定性较差,钻机位置不易固定,成孔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操作安全便捷、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的自行式多功能作业移动台架,可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000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行式多功能作业移动台架,包括放置在边坡上的台车框架以及设置在坡顶上的三角支撑机构,所述三角支撑机构与所述台车框架铰接相连;
[0010]所述台车框架倾斜架设在所述边坡上,底端向下碰触至地面,顶端向上伸出于所述坡顶,所述台车框架包括上下叠装的上框架和下框架以及安装在所述下框架底部的移动轮组件,所述上框架上滑动安装有用于带动钻杆模块往复移动的滑移组件,所述移动轮组件贴合于所述边坡的坡面,并可带动所述台车框架沿所述边坡移动;
[0011]所述三角支撑机构包括支架组件、第一尼龙滚轮和走行轨道,所述支架组件角度可调的安装在所述第一尼龙滚轮上,并与所述下框架的顶端铰接相连,所述走行轨道沿所述边坡的坡长方向固定排布在所述坡顶上,所述第一尼龙滚轮置于所述走行轨道内,并可带动所述三角支撑机构沿所述走行轨道与所述移动轮组件保持同步移动。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上框架包括间隔分布的两个第一主梁以及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主梁之间的辅助梁;
[0013]所述下框架包括间隔分布的两个第二主梁以及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二主梁之间的加强横梁;
[0014]所述第一主梁、第二主梁和辅助梁均包括竖向分布的多个工字钢梁,所述第一主梁与所述辅助梁均还包括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工字钢梁之间,所述第二主梁还包括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工字钢梁之间,所述第一主梁的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二主梁的各所述第二
连接组件分别上下一一对应安装。
[0015]进一步地,所述滑移组件包括卷扬机、牵引绳和滑行车板,所述卷扬机固定在所述上框架的顶部,所述滑行车板插接在位于左右两侧的两个所述工字钢梁之间,并经由所述牵引绳连接至所述卷扬机,所述牵引绳在所述卷扬机的驱动作用下收卷缠绕,并带动所述滑行车板沿所述第一主梁滑动;
[0016]所述滑行车板的底面两侧以及底面中部均固定有滑轨,位于底面两侧的两条所述滑轨分别与位于左右两侧的两个所述第一主梁滑动匹配,位于底面中部的两条所述滑轨分别与位于中部的所述辅助梁滑动匹配,所述滑行车板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凹槽,各所述凹槽内均固定有第一弹簧,各所述滑轨上均间隔安装有多个滑轮,各所述滑轮与各所述第一弹簧一一对应连接,并抵触至所述第一主梁或辅助梁,且所述滑行车板的顶端固定有与所述牵引绳连接的吊环。
[0017]进一步地,所述滑移组件还包括滑轮组,所述辅助梁上并位于所述卷扬机的下方固定有用于安装所述滑轮组的安装板,所述滑轮组包括至少两个定滑轮,所述牵引绳穿绕在多个所述定滑轮上,并保持与所述辅助梁处于同一中线位置。
[0018]进一步地,所述三角支撑机构还包括T字铰接件和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安装在所述第一尼龙滚轮的顶部,所述T字铰接件至少具有两个,分别间隔连接在所述下框架与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均包括水平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侧边的横杆以及贴合安装在所述下框架底面的斜杆;
[0019]所述支架组件至少具有两个,分别间隔连接在所述下框架与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可转动展开或叠合的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以及多个角钢,所述角钢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部以及所述下框架的底部,分别用于与所述第一支板及第二支板铰接;
[0020]所述T字铰接件与所述支架组件均包括锁紧螺栓件,所述锁紧螺栓件具有多个,分别安装在所述横杆与所述斜杆之间、所述第一支板与所述角钢之间、所述第二支板与所述角钢之间,以及所述第一支板与所述第二支板之间。
[002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板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插接口,另一端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沿所述第一支板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一支板的中部;
[0022]所述第二支板的一端设为插接板,另一端开设有第二插接口;
[0023]所述插接板与所述插接槽嵌装匹配,且两者之间经由所述锁紧螺栓件铰接固定,所述第一插接口经由所述锁紧螺栓件铰接至位于所述下框架底面的所述角钢,所述插接槽的端部经由所述锁紧螺栓件铰接至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一侧的所述角钢,所述第二插接口经由所述锁紧螺栓件铰接至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另一侧的所述角钢,所述第一支板、第一固定板与所述下框架之间构成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一支板、第二支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构成三角形结构。
[0024]进一步地,所述走行轨道沿靠近于所述边坡与所述坡顶的交界处,所述走行轨道的横截面呈U字型,两侧均竖向固定有挡边,所述第一尼龙滚轮置于两个所述挡边之间,并可沿所述走行轨道移动。
[0025]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轮组件包括连接槽钢、第二固定板和第二尼龙滚轮,所述连接槽钢贴合安装在所述下框架的底面,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在所述连接槽钢的底部,所述第
二尼龙滚轮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底部,且所述第二尼龙滚轮可倾斜贴合至所述边坡的坡面。
[0026]进一步地,还包括无线遥控模块和轮毂电机驱动模块,所述轮毂电机驱动模块具有多个,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尼龙滚轮以及第二尼龙滚轮上,所述无线遥控模块与各所述轮毂电机驱动模块无线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尼龙滚轮及所述第二尼龙滚轮保持同步转动。
[0027]进一步地,还包括施工平台,所述施工平台具有两个,分别沿长度方向安装在所述台车框架的两侧,包括上下间隔分布的两个第三主梁以及可伸展或折叠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三主梁之间的菱形伸缩架,所述第三主梁包括竖向分布的多个所述工字钢梁,以及可拆卸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工字钢梁之间的第三连接组件。
[002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29]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沿路基边坡的坡面及坡顶分别搭建台车框架和三角支撑机构,两者铰接相连,并均安装有具备自动驱动功能的尼龙滚轮,可带动台车框架及三角支撑机构沿着边坡坡面及坡顶进行同步移动,实现了本移动台架沿作业面整体且自动移动的目的,如此,将传统的固定钢管支架优化为可移动台架的结构,不仅解决了常规施工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式多功能作业移动台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在边坡(2)上的台车框架(4)以及设置在坡顶(3)上的三角支撑机构(6),所述三角支撑机构(6)与所述台车框架(4)铰接相连;所述台车框架(4)倾斜架设在所述边坡(2)上,底端向下碰触至地面(1),顶端向上伸出于所述坡顶(3),所述台车框架(4)包括上下叠装的上框架(8)和下框架(9)以及安装在所述下框架(9)底部的移动轮组件(35),所述上框架(8)上滑动安装有用于带动钻杆模块往复移动的滑移组件(7),所述移动轮组件(35)贴合于所述边坡(2)的坡面,并可带动所述台车框架(4)沿所述边坡(2)移动;所述三角支撑机构(6)包括支架组件(26)、第一尼龙滚轮(29)和走行轨道(30),所述支架组件(26)角度可调的安装在所述第一尼龙滚轮(29)上,并与所述下框架(9)的顶端铰接相连,所述走行轨道(30)沿所述边坡(2)的坡长方向固定排布在所述坡顶(3)上,所述第一尼龙滚轮(29)置于所述走行轨道(30)内,并可带动所述三角支撑机构(6)沿所述走行轨道(30)与所述移动轮组件(35)保持同步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式多功能作业移动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8)包括间隔分布的两个第一主梁(10)以及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主梁(10)之间的辅助梁(11);所述下框架(9)包括间隔分布的两个第二主梁(14)以及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二主梁(14)之间的加强横梁(15);所述第一主梁(10)、第二主梁(14)和辅助梁(11)均包括竖向分布的多个工字钢梁(12),所述第一主梁(10)与所述辅助梁(11)均还包括第一连接组件(13),所述第一连接组件(13)可拆卸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工字钢梁(12)之间,所述第二主梁(14)还包括第二连接组件(16),所述第二连接组件(16)可拆卸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工字钢梁(12)之间,所述第一主梁(10)的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13)与所述第二主梁(14)的各所述第二连接组件(16)分别上下一一对应安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式多功能作业移动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组件(7)包括卷扬机(21)、牵引绳(24)和滑行车板(25),所述卷扬机(21)固定在所述上框架(8)的顶部,所述滑行车板(25)插接在位于左右两侧的两个所述工字钢梁(12)之间,并经由所述牵引绳(24)连接至所述卷扬机(21),所述牵引绳(24)在所述卷扬机(21)的驱动作用下收卷缠绕,并带动所述滑行车板(25)沿所述第一主梁(10)滑动;所述滑行车板(25)的底面两侧以及底面中部均固定有滑轨(2501),位于底面两侧的两条所述滑轨(2501)分别与位于左右两侧的两个所述第一主梁(10)滑动匹配,位于底面中部的两条所述滑轨(2501)分别与位于中部的所述辅助梁(11)滑动匹配,所述滑行车板(25)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凹槽(2502),各所述凹槽(2502)内均固定有第一弹簧(2503),各所述滑轨(2501)上均间隔安装有多个滑轮(2504),各所述滑轮(2504)与各所述第一弹簧(2503)一一对应连接,并抵触至所述第一主梁(10)或辅助梁(11),且所述滑行车板(25)的顶端固定有与所述牵引绳(24)连接的吊环(2505)。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式多功能作业移动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组件(7)还包括滑轮组(23),所述辅助梁(11)上并位于所述卷扬机(21)的下方固定有用于安装所述滑轮组(23)的安装板(22),所述滑轮组(23)包括至少两个定滑轮,所述牵引绳(24)穿绕在多个所述定滑轮上,并保持与所述辅助梁(11)处于同一中线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式多功能作业移动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支撑机构(6)还包括T字铰接件(27)和第一固定板(28),所述第一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有豪王好明王勇王全智吴旭东李盼飞朱福林林先明凌峰姚大闯徐星火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