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区块链技术的电子印章的多维印章防伪办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1829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0
本申请涉及印章防伪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区块链技术的电子印章的多维印章防伪办法,包括设置明印规则,通过明文算法在特定区域绘制和印章名称字数个数相关的辅助识别特征,方便用肉眼观察,获取印章名称字符个数,并将其记为a,将印章区域划分为八等份,再对a进行取余计算a/8=b,计算出a的二进制码,使用短线代表0,长线代表1在b区域顺时针绘制出c,设置暗印规则,使得电子印章具有唯一性,因此会永不重复并且具有可溯源性。通过明印规则能够在印章上设置独有的特征,从而方便肉眼进行观察,从而能够快速的在用印的过程中进行核对,提高用印效率,同时能够降低风险和管控难度,因此能够防止对企业或者个人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够防止对企业或者个人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区块链技术的电子印章的多维印章防伪办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印章防伪
,具体为一种区块链技术的电子印章的多维印章防伪办法。

技术介绍

[0002]电子印章是电子签名的可视化表现形式,以密码技术为核心,将数字证书、签名密钥与印章图像有效绑定,用于实现各类电子文档完整性、真实性和不可否认性的图形化制作数据,而为了保证印章的唯一性,一般都会对印章进行防伪处理,并且由于电子印章为数据信息因此能够利用区块链技术来存储和验证印章的防伪信息。
[0003]目前印章分为物理印章和电子印章,物理印章的防伪通常通过改变实物印章的里面的内容的字体,或者打上一个独一无二的标志图形,这种方式靠人识别难度比较大,并且也容易被伪造,而电子印章的防伪一般则是电子图纸加盖电子印章之后,人们只能调整电子图纸的表现层以达到想要的出图效果,对于图纸上具有的原有的数据层是不能进行任何改动的,如果发生数据的删除、加增或修改情况,那么电子图纸上的电子印章就会自行消失,或者使用暗防伪技术也称为图面物理水印防伪技术,这个技术核心主要是在电子印章制作图纸的特定位置添加防伪物理水印,并且水印的颜色不可更改。
[0004]但现有技术中的电子印章防伪技术肉眼识别难度大,导致用印环节中印前核对繁琐,用印效率低下,容易被复制,导致印章容易被造假,同时用印流程不可被追溯,从而导致伪章使用后很难进行甄别证明,造成风险大,管控难度大,进而可能会对企业或者个人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区块链技术的电子印章的多维印章防伪办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印章防伪技术肉眼识别难度大,用印环节中印前核对繁琐,用印效率低下,同时印章容易被复制,并且不可用章流程不可被追溯,导致伪章难以被识别,对企业或者个人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的问题。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区块链技术的电子印章的多维印章防伪办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设置明印规则,通过明文算法在特定区域绘制和印章名称字数个数相关的辅助识别特征,方便用肉眼观察;
[0008]步骤一、获取印章名称字符个数,并将其记为a;
[0009]步骤二、将印章区域划分为八等份,再对a进行取余计算a/8=b;
[0010]步骤三、计算出a的二进制码:
[0011]步骤四、使用短线代表0,长线代表1在b区域顺时针绘制出c;
[0012]S2:设置暗印规则,使得电子印章具有唯一性,因此会永不重复并且具有可溯源性;
[0013](1)、收集印章名称、印章编码、时间源、终端用户IP和终端用户唯一标识的数据信息;
[0014](2)、通过孤立点算法和区域设定规则,计算出防伪线避过点I GS
[0015](3)、依据(1)中的数据计算生成随机因子X和避过点I GS,从而生成防伪随机线,即生成了印章印模图片的辅助识别特征线;
[0016](4)、将(3)中生成的防伪随机线添加时间戳,用于记录印章的创建时间和更新时间。
[0017]S3:将S2中的印章的相关数据通过哈希计算并存储在区块链上,形成不可篡改的记录,从而能够使用区块链技术来存储和验证印章的防伪信息。
[0018]优选的,所述S1步骤中的步骤四中绘制出来的c一般添加在印章边缘部分,且添加的图案c较小,在不使用放大工具的前提下无法看出,进而能够有效的防止刻意的模仿,同时也能够不破坏印章本身的图案。
[0019]优选的,所述S1步骤中步骤二所使用的取余算法采用整数除法:给定两个整数a和b,其中b不等于零,取余计算的结果为r,表示a除以b的余数。即:a=b
×
q+r,其中q是商数,r是余数。
[0020]优选的,所述S2步骤中(2)中的孤立点算法是一种用于识别数据中孤立或异常数据点的算法,它基于数据点与其周围数据点的差异来确定是否为孤立点。
[0021]优选的,所述S2步骤中(2)中区域设定规则是一种定义和确定特定区域的规则或条件;在数据分析和场景识别中,区域设定规则用于确定某些数据点所属的特定区域;这些规则可以基于数值范围、空间位置、属性特征等进行定义。
[0022]优选的,所述S2步骤中(3)是通过印章名称、印章编码、时间源、终端用户IP和终端用户唯一标识并运用密码技术和图形处理算法得出印章印模图片的辅助识别特征线。
[0023]优选的,所述S3步骤中的哈希计算是一种将任意大小的数据映射为固定长度哈希值的过程。
[0024]优选的,所述S2步骤的(3)中提出的随机因子X是指在某个过程或计算中引入的随机性因素,是一种随机生成的值,用于增加计算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从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或效果。
[0025]优选的,所述S2步骤的(3)中提出的防伪线避过点I GS是指在防伪线设计或制作过程中避开使用I GS数据的点,其中防伪线是一种用于识别和验证产品真伪的安全特征,常用于防止伪造和欺诈,在设计和制作防伪线时,避开使用I GS数据的点可以帮助提高安全性,避免泄漏或被破解。
[0026]优选的,所述S1步骤中明文算法是一种加密算法,也称作对称加密算法或私钥加密算法,在明文算法中,使用相同的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操作,这种算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明文也就是原始数据,与密钥一起经过特定的数学运算转换为密文即加密后的数据,再通过相同的算法和密钥进行逆运算将密文还原为明文。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区块链技术的电子印章的多维印章防伪办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8]1、本专利技术通过明印规则能够在印章上设置独有的特征,从而方便肉眼进行观察,从而能够快速的在用印的过程中进行核对,并且能够降低伪印的风险,因此能够省时省力,
提高用印效率。
[0029]2、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暗印规则并配合区块链技术,形成不可篡改的记录,从而能够使得印章具有唯一性,并且能够方便对使用流程进行追溯,从而能够方便快速对伪印进行甄别,降低风险和管控难度,因此能够防止对企业或者个人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从而提高了印章的安全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实施例:
[003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区块链技术的电子印章的多维印章防伪办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S1:设置明印规则,通过明文算法在特定区域绘制和印章名称字数个数相关的辅助识别特征,方便用肉眼观察;
[0034]步骤一、获取印章名称字符个数,并将其记为a;
[0035]步骤二、将印章区域划分为八等份,再对a进行取余计算a/8=b;
[0036]步骤三、计算出a的二进制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区块链技术的电子印章的多维印章防伪办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设置明印规则,通过明文算法在特定区域绘制和印章名称字数个数相关的辅助识别特征,方便用肉眼观察;步骤一、获取印章名称字符个数,并将其记为a;步骤二、将印章区域划分为八等份,再对a进行取余计算a/8=b;步骤三、计算出a的二进制码:步骤四、使用短线代表0,长线代表1在b区域顺时针绘制出c;S2:设置暗印规则,使得电子印章具有唯一性,因此会永不重复并且具有可溯源性;(1)、收集印章名称、印章编码、时间源、终端用户IP和终端用户唯一标识的数据信息;(2)、通过孤立点算法和区域设定规则,计算出防伪线避过点I GS(3)、依据(1)中的数据计算生成随机因子X和避过点I GS,从而生成防伪随机线,即生成了印章印模图片的辅助识别特征线;(4)、将(3)中生成的防伪随机线添加时间戳,用于记录印章的创建时间和更新时间。S3:将S2中的印章的相关数据通过哈希计算并存储在区块链上,形成不可篡改的记录,从而能够使用区块链技术来存储和验证印章的防伪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区块链技术的电子印章的多维印章防伪办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的步骤四中绘制出来的c一般添加在印章边缘部分,且添加的图案c较小,在不使用放大工具的前提下无法看出,进而能够有效的防止刻意的模仿,同时也能够不破坏印章本身的图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区块链技术的电子印章的多维印章防伪办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步骤二所使用的取余算法采用整数除法:给定两个整数a和b,其中b不等于零,取余计算的结果为r,表示a除以b的余数。即:a=b
×
q+r,其中q是商数,r是余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区块链技术的电子印章的多维印章防伪办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2)中的孤立点算法是一种用于识别数据中孤立或异常数据点的算法,它基于数据点与其周围数据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浩男雪一凡胡明俊王子航陈佳乐倪鑫桂邱永鑫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