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解封堵器及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1728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涉及心血管疾病用器械,具体涉及可降解封堵器,其包括上盘体;下盘体;连接上盘体与下盘体的腰部,腰部轴向贯通;固定头,设置于下盘体远离上盘体的一端,固定头形成有与腰部连通的通孔;锁紧组件,其上端连接于上盘体,下端可穿过腰部并与固定头连接,以使上盘体和下盘体相向运动,锁紧组件的下端可在通孔内移动,其通过锁紧组件的下端穿过腰部并与固定头连接,从而对上盘体和下盘体之间产生拉力,进而使上盘体和下盘体相向运动,锁紧组件的下端可在通孔内移动,进而通过人为控制确保夹持力度,效果稳定,本申请还提供了用于输送上述封堵器的输送装置。上述封堵器的输送装置。上述封堵器的输送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降解封堵器及输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心血管疾病用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可降解封堵器及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先天性心脏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约占各种先天畸形的28%,指在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或发育异常而引起的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情形。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不容小视,占出生婴儿的0.4%~1%,这意味着我国每年新增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5~20万。
[0003]先天性心脏病谱系特别广,包括上百种具体分型,有些患者可以同时合并多种畸形,症状千差万别,最轻者可以终身无症状,重者出生即出现严重症状如缺氧、休克甚至夭折。在胚胎发育的第4周,心房由从其后上壁发出并向心内膜垫方向生长的原始房间隔分为左、右心房,随着心内膜垫的生长并逐渐与原始房间隔下缘接触、融合,最后关闭两者之间残留的间隙,即原发孔。
[0004]在原发孔关闭之前,原始房间隔中上部逐渐退化、吸收,形成一新的通道,即继发孔,在继发孔形成后、原发隔右侧出现向下生长的间隔,即继发隔,形成一单瓣遮盖继发孔,但二者之间并不融合,形成卵圆孔,血流可通过卵圆孔从右心房向左心房分流。卵圆孔于出生后逐渐闭合,但在约20%的成人中可遗留细小间隙,由于有左房面活瓣组织覆盖,正常情况下可无分流。如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原始房间隔下缘不能与心内膜垫接触,则在房间隔下部残留一间隙,形成原发孔房间隔缺损。而原始房间隔上部吸收过多、继发孔过大或继发隔生长发育障碍,则二者之间不能接触,出现继发孔房间隔缺损。
[0005]房间隔缺损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疾病,病变特点是左右心房之间的房间隔未能正常闭合,血液在左心房和右心房之间流动。对于房间隔缺损患者来说,由于左心房的压力高于右心房,而使左心房的部分血液经房间隔缺损流至右心房,导致右心系统的负担增加,引起右心室肥大,肺循环血量增加,房间隔缺损的长期存在会造成肺动脉高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中风、头晕、昏厥等病症。
[0006]治疗房间隔缺损最初的手段是采用外科开胸手术。外科开胸手术修补缺损安全有效,但手术中需要体外循环,可能造成并发症而导致死亡;创伤大,并在体表留下手术切口的伤痕;同时手术费用高昂。
[0007]为了避免对房间隔缺损患者进行开胸手术,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医学研究者便开展了非外科手术方法治疗房间隔缺损的探讨,先后专利技术了多种封堵器如Rishkind、Sideris和Amplatzer封堵器,经心脏导管送入封堵器闭合房间隔缺损,达到与外科开胸手术相当的疗效,与心脏外科手术相比,心脏介入手术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仅手术创伤小,只须局麻,手术时间短,患者承受的痛苦轻,而且手术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费用相对较低、疗效立竿见影、不影响病人接受手术治疗的机会。
[0008]目前封堵器大部分采用镍钛丝编织而成,当植入房间隔处后,镍钛丝是无法降解,长久仍会对人体造成损伤,所以现在有可降解的封堵器,而可降解材质的恢复性是没有镍
钛丝好,因此当可降解封堵器拉成长条状放入鞘管内,释放后,可降解封堵器很难恢复成原来的状态,释放后的可降解封堵器夹持力大大的减弱,封堵效果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9]基于上述表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封堵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
[0010]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1]一种封堵器,其包括:
[0012]上盘体;
[0013]下盘体;
[0014]连接所述上盘体与所述下盘体的腰部,所述腰部轴向贯通;
[0015]固定头,设置于所述下盘体远离所述上盘体的一端,所述固定头形成有与所述腰部连通的通孔;
[0016]锁紧组件,其上端连接于所述上盘体,下端可穿过所述腰部并与所述固定头连接,以使上盘体和下盘体相向运动,所述锁紧组件的下端可在所述通孔内移动;
[0017]其中,所述上盘体、下盘体、腰部、固定头和锁紧组件均采用可降解材质制成。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19]由于封堵器在植入后,无论是操作还是受到卵圆孔的挤压,都会导致封堵器的盘面变形,使封堵器的夹持力度降低,本申请提供的封堵器,通过锁紧组件的下端穿过腰部并与固定头连接,从而对上盘体和下盘体之间产生拉力,进而使上盘体和下盘体相向运动,锁紧组件的下端可在所述通孔内移动,进而通过人为控制确保夹持力度,效果稳定。
[002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21]进一步的,所述锁紧组件的下端具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可穿过所述通孔弹性卡接于所述通孔的端部。
[0022]进一步的,所述锁紧组件的上端具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连接于所述上盘体的外侧盘面的中部,所述弹性部件为弹性环,所述固定环和弹性环之间通过连接线连接。
[0023]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内径沿远离所述腰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0024]进一步的,所述锁紧组件与所述上盘体或/和所述下盘体有多个连接点,当上盘体和下盘体相向移动时,所述上盘体和所述下盘体上均有至少一个连接点受到所述锁紧组件的力。
[0025]进一步的,所述锁紧组件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牵引件,所述第一牵引件包括辅助环、限制环、连接所述辅助环和限制环的辅助线,所述连接线上沿轴线设置有两个限位结,所述辅助环连接于所述上盘体外侧盘面且偏心设置,所述限制环连接于两个限位结之间。
[0026]进一步的,所述上盘体的外径小于所述下盘体的外径。
[0027]进一步的,所述锁紧组件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牵引件,所述第二牵引件包括连接环和控制线,所述连接环连接于所述下盘体的外侧盘面且偏心设置,所述控制线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环连接,所述控制线的另一端向上穿过腰部并从所述固定环中绕出后,再次向下穿过腰部与所述弹性环连接。
[002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线上设置有限位环,所述控制线向上穿过腰部前和向下穿过腰部后均从所述限位环内部走线。
[0029]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输送系统,用于输送上述封堵器,包括外鞘管、内鞘管、夹持件和拉动件,所述外鞘管活动套设于所述内鞘管的外部,所述夹持件连接于内鞘管的远端,所述夹持件可用于夹持所述固定头;所述拉动件的穿设于所述内鞘管,所述拉动件的远端与所述锁紧组件的下端可拆卸连接。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降解封堵器的基础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固定头的通孔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降解封堵器具有第一牵引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降解封堵器具有第二牵引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5为图4具有限位环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种可降解封堵器兼具第一牵引件和第二牵引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解封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盘体;下盘体;连接所述上盘体与所述下盘体的腰部,所述腰部轴向贯通;固定头,设置于所述下盘体远离所述上盘体的一端,所述固定头形成有与所述腰部连通的通孔;锁紧组件,其上端连接于所述上盘体,下端可穿过所述腰部并与所述固定头连接,以使上盘体和下盘体相向运动,所述锁紧组件的下端可在所述通孔内移动。其中,所述上盘体、下盘体、腰部、固定头和锁紧组件均采用可降解材质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的下端具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可穿过所述通孔弹性卡接于所述通孔的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降解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的上端具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连接于所述上盘体的外侧盘面的中部,所述弹性部件为弹性环,所述固定环和弹性环之间通过连接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降解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内径沿远离所述腰部的方向逐渐减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降解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与所述上盘体或/和所述下盘体有多个连接点,当上盘体和下盘体相向移动时,所述上盘体和所述下盘体上均有至少一个连接点受到所述锁紧组件的力。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降解封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丽董文王梦竹张雄王美莹陈玉欢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唯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