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输变电大数据的分布式多层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31309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输变电大数据的分布式多层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输变电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基于输变电大数据的分布式多层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通过将输变电架设线路与地图进行定位结合,然后根据线路的架设支点同步在地图定位,利用距离传感器反馈线路与地面的高度,根据高度的数值来判断数据传输过程中导致线路故障的原因,在分布式多层数据的处理下,排除自然因数无需检修的干扰,并且能够根据数值判断线路故障的原因,对于输变电架设线路后续的检修有着参考意义,节省不必要的人力物力,信息化的程度更高,检修显著效果。检修显著效果。检修显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输变电大数据的分布式多层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输变电数据处理
,具体为基于输变电大数据的分布式多层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参考中国专利,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输变电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公告号:CN115617892A),基于地理信息进行变电数据管理,按照预先确定的地图划分进行数据的筛选,获取分割数据和并进行数据计算,提高了输变电数据管理的灵活性。虽然现有的输变电架设线路,能够将线路的框架与地图进行结合,对于后续的定位有着显著的效果,但是输变电架设线路数据传输过程中造成的故障,有些是自然原因引起的,并不需要进行检修处理,而需要检修的输变电架设线路,也会因为造成的原因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这就导致现有的输变电架设线路只能定位出现故障的地点,但是不能及时进行原因的排查,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费,信息化的程度较低,整体的检修显著一般,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基于输变电大数据的分布式多层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输变电大数据的分布式多层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提到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基于输变电大数据的分布式多层数据处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地图定位端获取目标对象的分布轨迹,其中目标对象为输变电架设线路,并将分布轨迹以数据信号的形式输出,然后再将获取的分布轨迹通过大数据网络传输至定位匹配端;
[0008]步骤二:定位匹配端获取到分布轨迹信息后,再依据分布轨迹的长度划分节点,并分别对每个节点的位置安装距离传感器,形成分布轨迹与地图结合的网络框架;
[0009]步骤三:接着对网络框架进行多层数据分析,其中多层数据分析包括对输变电架设线路的故障原因判定和非故障原因判定,利用距离传感器反馈的输变电架设线路高度位置进行判断,得到输变电架设线路故障原因;
[0010]步骤四:此时根据步骤三中的输变电架设线路故障原因,对输变电架设线路进行处理,处理的具体方式为:临时故障不预检修、线路非断裂原因予以检修和线路断裂原因予以检修;
[0011]步骤五:将上述步骤中输变电架设线路导致数据传输中断的原因进行记录,并将上述数据生成报表,并将报表发送至后台人员,后台人员根据中断原因进行防护。
[0012]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一中分布轨迹以数据信号的形式输出并传输
至定位匹配端的具体方式为:
[0013]S1:首先将分布轨迹以数据信号的形式划分,标记为A,若干个分布轨迹点分别对应标记A1、A2、A3...A
n
,然后将上述若干个分布轨迹点与地图的位置进行对应;
[0014]S2:若干个分布轨迹点与地图的位置进行对应时,具体方式如下:
[0015]S21:先将若干个分布轨迹点与地图进行重合,重合的方式采用点对点标记,然后确定若干个分布轨迹点在地图上的路径,然后确认地图的路径后,再将地图上的路径按照分布轨迹相同的形式进行划分,标记为B,若干个地图轨迹点分别对应标记B1、B2、B3...B
n

[0016]S22:以B1、B2、B3...B
n
为基础标记点,并附加标记若干个地图轨迹点的实际位置,此时A1、A2、A3...A
n
为匹配标记点,其中,A
n
和B
n
之间的误差标记为X,其中X<于0.01m,A1和A2之间的距离标记为Y,其中0.01<Y<0.02m。
[0017]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二中再依据分布轨迹的长度划分节点,具体的划分方式为:
[0018]将输变电架设线路按照架设的支点进行划分,将上述支点标记为C
n
,n>10,其中,C
n
‑1C
n
为一个长度节点,然后将距离传感器安装于C
n
‑1C
n
之间,并将距离传感器的位置标记在地图轨迹点上。
[0019]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三中对输变电架设线路的故障原因判定和非故障原因判定,具体方式为:
[0020]D1:首先将若干个距离传感器的高度标记为Q,具体到每个节点的距离传感器分别标记为Q1、Q2、Q3...Q
n
,初始安装时,将相邻的两个距离传感器的可执行高度差标记为S,并将高度差的阈值标记为S
k
,具体的表达式为:
[0021]S=(Q
n

Q
n
‑1)

S
k
,其中,S为正值,此时距离传感器的不安装符合标准,需要调整高度,其中,S为负值或者0,此时距离传感器的安装符合标准,不需要调整高度;
[0022]D2:当输变电架设线路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中断时,此时根据S的具体表达式,计算此时输变电架设线路的故障原因,具体方式为:
[0023]D21:线缆断裂节点的架设线路断裂时,输变电架设线路需要等待救援,此时距离传感器的距离设定为H,判断S<H是否成立,判定输变电架设线路故障原因;
[0024]D22:线缆架设线路受风力摇摆时,传输数据中断,输变电架设线路无需等待救援,等待风力影响结束在此判定,此时距离传感器的距离设定为H
K
,时间区间设定为t
n
,在t
n
时间内,根据表达式选取S数值,n>60,数值同时存在S>H
K
和S<H
K
时,判定输变电架设线路故障原因。
[0025]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三中对输变电架设线路的故障原因判定和非故障原因判定时,存在干扰因素,其中,干扰因数的具体判定方式为:
[0026]U1:首先获取S的数值,其中,S为负值,此时存在物体倾倒落在线缆架设线路上或者鸟群停留在线缆架设线路上,线缆架设线路未断裂,两者原因造成线缆架设线路下压距离相近,此时分别将物体倾倒原因造成距离传感器高度下降的数值标记为A,鸟群停留原因造成距离传感器高度下降的数值标记为A1;
[0027]U2:然后两者数据进行统计,统计的时间为T0,其中,T0>30min,当T0时间内S数值不产生变化,此时判定物体倾倒落在线缆架设线路上,当当T0时间内S数值产生变化,此时
判定鸟群停留在线缆架设线路上。
[0028]基于输变电大数据的分布式多层数据处理系统,包括架设线路标记模块、地图定位匹配模块、故障分析模块、后台处理模块和记录报表模块。架设线路标记模块用于获取输变电架设线路的分布轨迹,并将上述分布轨迹,以分布轨迹点的形式采用数据信号转换;地图定位匹配模块,用于将分布轨迹点与地图的实际点进行合并,并且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输变电大数据的分布式多层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地图定位端获取目标对象的分布轨迹,其中目标对象为输变电架设线路,并将分布轨迹以数据信号的形式输出,然后再将获取的分布轨迹通过大数据网络传输至定位匹配端;步骤二:定位匹配端获取到分布轨迹信息后,再依据分布轨迹的长度划分节点,并分别对每个节点的位置安装距离传感器,形成分布轨迹与地图结合的网络框架;步骤三:接着对网络框架进行多层数据分析,其中多层数据分析包括对输变电架设线路的故障原因判定和非故障原因判定,利用距离传感器反馈的输变电架设线路高度位置进行判断,得到输变电架设线路故障原因;步骤四:此时根据步骤三中的输变电架设线路故障原因,对输变电架设线路进行处理,处理的具体方式为:临时故障不预检修、线路非断裂原因予以检修和线路断裂原因予以检修;步骤五:将上述步骤中输变电架设线路导致数据传输中断的原因进行记录,并将上述数据生成报表,并将报表发送至后台人员,后台人员根据中断原因进行防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输变电大数据的分布式多层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分布轨迹以数据信号的形式输出并传输至定位匹配端的具体方式为:S1:首先将分布轨迹以数据信号的形式划分,标记为A,若干个分布轨迹点分别对应标记A1、A2、A3...A
n
,然后将上述若干个分布轨迹点与地图的位置进行对应;S2:若干个分布轨迹点与地图的位置进行对应时,具体方式如下:S21:先将若干个分布轨迹点与地图进行重合,重合的方式采用点对点标记,然后确定若干个分布轨迹点在地图上的路径,然后确认地图的路径后,再将地图上的路径按照分布轨迹相同的形式进行划分,标记为B,若干个地图轨迹点分别对应标记B1、B2、B3...B
n
;S22:以B1、B2、B3...B
n
为基础标记点,并附加标记若干个地图轨迹点的实际位置,此时A1、A2、A3...A
n
为匹配标记点,其中,A
n
和B
n
之间的误差标记为X,其中X<于0.01m,A1和A2之间的距离标记为Y,其中0.01<Y<0.02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输变电大数据的分布式多层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再依据分布轨迹的长度划分节点,具体的划分方式为:将输变电架设线路按照架设的支点进行划分,将上述支点标记为C
n
,n>10,其中,C
n
‑1C
n
为一个长度节点,然后将距离传感器安装于C
n
‑1C
n
之间,并将距离传感器的位置标记在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胜朱利民赵志中周建勇孟双侠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北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