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苜蓿专用复混肥、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31231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黄土高原苜蓿专用复混肥、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其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硫酸铵1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黄土高原苜蓿专用复混肥、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肥料
,涉及一种黄土高原苜蓿专用复混肥,还涉及上述黄土高原苜蓿专用复混肥的制备方法,还涉及上述黄土高原苜蓿专用复混肥的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紫花苜蓿是高产、优质的多年生豆科苜蓿,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人工草地,也是目前世界分布最广的豆科牧草。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苜蓿的保留和播种面积在230万

260万hm2,近几年来,栽培面积逐渐增加,约占全国人工草地总面积的78.5%,随着苜蓿产业化的发展,未来我国要提高苜蓿单产水平,使旱地苜蓿达6.75~9t
·
hm
‑2,粗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5%,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苜蓿种植面积将呈增长态势,苜蓿人工草地的大面积建设是我国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的生态恢复和重建,以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0003]苜蓿与其他农作物一样,需要科学种植、合理施肥。肥料是苜蓿生产的物质基础,也是提高产草量的前提。为了满足苜蓿正常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要,需通过施肥来补充土壤养分,加快苜蓿的再生,从而增加刈割次数。合理施肥是苜蓿高产、稳产和优质的关键。现有的苜蓿肥料无法满足其所需元素,导致苜蓿产量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黄土高原苜蓿专用复混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苜蓿产量低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黄土高原苜蓿专用复混肥,其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0006]硫酸铵13

14份、磷酸二铵43

46份、氯化钾27

28份、硫酸镁7

8份、硼肥4

5份、硫酸锰2

3份、硫酸锌2

3份、钼酸铵1

2份。
[0007]本专利技术的特点还在于:
[0008]黄土高原苜蓿专用复混肥的氮含量为11%,五氧化二磷含量为20%,氧化钾含量为16%,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为4%。
[0009]硫酸铵中氮含量为21%,磷酸二铵中五氧化二磷含量为46%、N含量为18%,氯化钾中氧化钾含量为60%,硫酸镁中镁含量为25%,硼肥中硼含量为11%,硫酸锰中锰含量为31%,硫酸锌中锌含量为23%,钼酸铵中钼含量为54%。
[0010]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黄土高原苜蓿专用复混肥的制备方法。
[0011]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黄土高原苜蓿专用复混肥的制备方法,复混肥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0012]硫酸铵13

14份、磷酸二铵43

46份、氯化钾27

28份、硫酸镁7

8份、硼肥4

5份、硫酸锰2

3份、硫酸锌2

3份、钼酸铵1

2份;
[0013]包括以下步骤:先将上述原料分别粉碎得到小于0.5mm的粉末,并按比例依次混合搅拌,再进行造粒得到直径小于4mm的颗粒,之后干燥至含水量低于5%,冷却后得到黄土高
原苜蓿专用复混肥。
[0014]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黄土高原苜蓿专用复混肥的使用方法。
[0015]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第三个技术方案是,黄土高原苜蓿专用复混肥的使用方法,复混肥每年的施肥量为680

900kg/hm2。
[0016]复混肥第一年分两次施,三分之一底施,三分之二在苜蓿分枝期追施;第二年分别在出苗期、分枝期及每次刈割后施用。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专利技术的黄土高原苜蓿专用复混肥,根据黄土高原紫花苜蓿产业化生产收草的需肥规律,结合黄土高原土壤养分特征及紫花苜蓿生产田在刈割带出草地后的需肥规律,通过补充氮、磷、钾、镁、硼、锰、锌、钼几种元素,提高苜蓿的产量和品质;针对性强、施用方便、价格低。本专利技术的黄土高原苜蓿专用复混肥的制备方法,方法简单,易于实现。本专利技术的黄土高原苜蓿专用复混肥的使用方法,操作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0]黄土高原苜蓿专用复混肥,其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0021]硫酸铵13

14份、磷酸二铵43

46份、氯化钾27

28份、硫酸镁7

8份、硼肥4

5份、硫酸锰2

3份、硫酸锌2

3份、钼酸铵1

2份。其中,氮含量为11%,五氧化二磷含量为20%,氧化钾含量为16%,NPK总养分含量为47%,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为4%。
[0022]上述原料中,硫酸铵中氮含量为21%,磷酸二铵中五氧化二磷含量为46%、N含量为18%,氯化钾中氧化钾含量为60%,硫酸镁中镁含量为25%,硼肥中硼含量为11%,硫酸锰中锰含量为31%,硫酸锌中锌含量为23%,钼酸铵中钼含量为54%。每公顷苜蓿每年自土壤中吸取的养分约为氮200kg、钾250kg、磷66.5kg。苜蓿中氮含量的40%~80%来自生物固氮,其固氮量取决于植株的年龄和土壤含氮状况。苜蓿利用土壤氮素的效率很高,可以利用土壤中残留的氮素。氮是苜蓿体内浓度最高也是从土壤中移走最多量的养分,苜蓿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少量施氮肥能增加产草量。苜蓿对磷要求更迫切,连续高强度的苜蓿生产会使土壤中磷明显下降。苜蓿生产田如不施磷肥,就会导致速效磷水平急剧下降,3年后苜蓿逐渐减产。在陇东黄土高原种植的苜蓿,当土壤速效磷在1.8mg/kg以下时,施磷肥效果非常显著。在土壤有效磷含量为2.7mg/kg时,用磷肥也能显著增加产草量。苜蓿对钾的需要高于任何其他养分。苜蓿通常在初花期刈割,此时植株内钾的含量高于1.8%,比盛花期高62%。在许多土地上,苜蓿对钾肥的需求比其他任何肥料都要高。为了维持苜蓿稳产、高产,必须每年施人足量的钾肥。施钾肥可以延长苜蓿寿命,增加刈割次数、提高产草量和苜蓿品质。镁是在氮、磷、钾肥料三要素之后的重要营养元素。成熟苜蓿中镁含量高于禾木科牧草,镁对苜蓿增产具有积极作用。此外,硼、锰、锌、钼等元素虽然苜蓿对其需求量非常少,但它们的作用是巨大的,一旦土壤中缺乏某种元素,则必将对苜蓿高产产生严重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化肥种类、用量的增加及苜蓿频繁地被刈割,土壤中缺硼、锰、锌、钼的现象日益严重。微量元素的缺乏已经是制约苜蓿高产的一个重要因素。硼可提高豆科作物根瘤菌的固氮能力,增加固氮量,硼肥可使苜蓿产草量明显提高,并能使饲草品质得到改进。叶面喷施和土壤追施锰和锌肥均对苜蓿产量和品质有明显的提高。在苜蓿第二茬刈割后施锌可以获得最
高产量。钼对豆科植物尤为重要,钼在固氮过程及氮素同化为蛋白质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苜蓿对微量元素硼、钼的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黄土高原苜蓿专用复混肥,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硫酸铵13

14份、磷酸二铵43

46份、氯化钾27

28份、硫酸镁7

8份、硼肥4

5份、硫酸锰2

3份、硫酸锌2

3份、钼酸铵1

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土高原苜蓿专用复混肥,其特征在于,所述黄土高原苜蓿专用复混肥中:氮含量为11%,五氧化二磷含量为20%,氧化钾含量为16%,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为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土高原苜蓿专用复混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铵中氮含量为21%,所述磷酸二铵中五氧化二磷含量为46%、N含量为18%,所述氯化钾中氧化钾含量为60%,所述硫酸镁中镁含量为25%,所述硼肥中硼含量为11%,所述硫酸锰中锰含量为31%,所述硫酸锌中锌含量为23%,所述钼酸铵中钼含量为54%。4.黄土高原苜蓿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磊包经珊胡宇田福平陈利维何永涛张娟平韩军宗廷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