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占补耕地数量质量平衡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0985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占补耕地数量质量平衡的方法和装置,涉及国土资源利用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规划区域内的待占用耕地、补充耕地,得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的综合平衡判别值;若待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之间未达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的综合平衡,则假设基于补充耕地的地貌类型对补充耕地进行持续优化改善直至达到耕地质量稳定,得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综合平衡可实现性预判值;如果待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之间未达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的综合平衡,则重新形成拟用于补充待占用耕地的补充耕地;直至待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之间达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的综合平衡。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补充耕地的地貌类型特点,使得占补耕地数量质量平衡的准确度高。准确度高。准确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确定占补耕地数量质量平衡的方法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国土资源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确定占补耕地数量质量平衡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维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采用耕地“占一补一”政策是我国在耕地持续减少形势下对资源安全压力作出的积极应对。
[0003]在实现本专利技术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就目前国内耕地保护形势以及耕地总量占补平衡实施情况来看,耕地占补平衡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耕地占补平衡工作主要体现在数量上,在质量上很难确保耕地占补平衡。但是现有技术中目前所采用的并未考虑到补充耕地的质量、质量优化变化所涉及的占补平衡,所以导致耕地占补平衡的计算准确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占补耕地数量质量平衡的方法和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未考虑到补充耕地的质量、质量优化变化所涉及的占补平衡,所导致耕地占补平衡准确性低的问题。
[0005]为达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占补耕地数量质量平衡的方法,包括:S101:根据规划区域内的待占用耕地、拟用于补充待占用耕地的补充耕地,基于农用地利用等别的耕地质量评价认定标准,以及耕地数量、质量和利用程度宏观调控的耕地生产力动态理论,利用耕地的国家利用等指数和耕地的面积权重,对待占用耕地与所述补充耕地之间的数量质量关系进行计算,得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的综合平衡判别值;S102:根据所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的综合平衡判别值,初步判断待占用耕地与所述补充耕地之间是否达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的综合平衡;S103:如果待占用耕地与所述补充耕地之间未达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的综合平衡,则假设基于所述补充耕地的地貌类型对所述补充耕地进行持续优化改善直至达到耕地质量稳定,对待占用耕地与持续优化改善后的所述补充耕地之间的数量质量关系进行计算,得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综合平衡可实现性预判值;S104:根据所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综合平衡可实现性预判值,判断待占用耕地与所述补充耕地之间是否达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的综合平衡;S105:如果待占用耕地与所述补充耕地之间未达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的综合平衡,则重新形成拟用于补充待占用耕地的补充耕地;重复S101到S105,直至待占用耕地与所述补充耕地之间达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的综合平衡。
[0006]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占补耕地数量质量平衡的装置,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规划区域内的待占用耕地、拟用于补充待占用耕地的补充耕地,基于农用地利用等别的耕地质量评价认定标准,以及耕地数量、质量和利用程度宏观调控的耕地生产力动态理论,利用耕地的国家利用等指数和耕地的面积权重,对待占用耕地与所述补充耕地之间的数量质量关系进行计算,得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的综合平衡判别值;第一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的综合平衡判别值,初步判断待占用耕地与所述补充耕地之间是否达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的综合平衡;第二计算模块,用于若待占用耕地与所述补充耕地之间未达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的综合平衡,则假设基于所述补充耕地的地貌类型对所述补充耕地进行持续优化改善直至达到耕地质量稳定,对待占用耕地与持续优化改善后的所述补充耕地之间的数量质量关系进行计算,得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综合平衡可实现性预判值;第二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综合平衡可实现性预判值,判断待占用耕地与所述补充耕地之间是否达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的综合平衡;补充耕地重新形成模块,用于如果待占用耕地与所述补充耕地之间未达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的综合平衡,则重新形成拟用于补充待占用耕地的补充耕地;依次第一计算模块、第一判断模块、第二计算模块和第二判断模块,直至待占用耕地与所述补充耕地之间达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的综合平衡。
[0007]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当被计算机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前述的确定占补耕地数量质量平衡的方法。
[0008]第四方面,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被安排成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前述的确定占补耕地数量质量平衡的方法。
[0009]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针对补充耕地的周边相同地貌类型对补充耕地进行持续优化改善直至达到耕地质量稳定,充分利用了补充耕地的地貌类型特点还不需要进行相关试验,省时省力方便,占补耕地数量质量平衡的准确度高。达到建新占用耕地与拆旧补充耕地之间数量质量的综合平衡情况。避免了因此存在因地貌类型差异而导致的占补耕地的本体质量存在差距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确定占补耕地数量质量平衡的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综合平衡关系模型;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综合平衡可实现性预判模型;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确定占补耕地数量质量平衡的装置的结构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逻辑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3]如图1所示,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占补耕地数量质量平衡的方法,包括:S101:根据规划区域内的待占用耕地、拟用于补充待占用耕地的补充耕地,基于农用地分等和占补耕地生产力动态平衡理论,利用耕地的国家利用等指数和耕地的面积权重,对待占用耕地与所述补充耕地之间的数量质量关系进行计算,计算得到耕地数量质量综合指数,得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的综合平衡判别值。
[0014]S102:根据所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的综合平衡判别值,初步判断待占用耕地与所述补充耕地之间是否达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的综合平衡;S103:如果待占用耕地与所述补充耕地之间未达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的综合平衡,则假设基于所述补充耕地的地貌类型对所述补充耕地进行持续优化改善直至达到耕地质量稳定,对待占用耕地与持续优化改善后的所述补充耕地之间的数量质量关系进行计算,得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综合平衡可实现性预判值;S104:根据所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综合平衡可实现性预判值,判断待占用耕地与所述补充耕地之间是否达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的综合平衡;S105:如果待占用耕地与所述补充耕地之间未达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的综合平衡,则重新形成拟用于补充待占用耕地的补充耕地;重复S101到S105,直至待占用耕地与所述补充耕地之间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确定占补耕地数量质量平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01:根据规划区域内的待占用耕地、拟用于补充所述待占用耕地的补充耕地,基于农用地利用等别的耕地质量评价认定标准,以及耕地数量、质量和利用程度宏观调控的耕地生产力动态理论,利用耕地的国家利用等指数和耕地的面积权重,对所述待占用耕地与所述补充耕地之间的数量质量关系进行计算,得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的综合平衡判别值;S102:根据所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的综合平衡判别值,初步判断所述待占用耕地与所述补充耕地之间是否达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的综合平衡;S103:若所述待占用耕地与所述补充耕地之间未达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的综合平衡,则假设基于所述补充耕地的地貌类型对所述补充耕地进行持续优化改善直至达到耕地质量稳定,对所述待占用耕地与持续优化改善后的所述补充耕地之间的数量质量关系进行计算,得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综合平衡可实现性预判值;S104:根据所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综合平衡可实现性预判值,判断所述待占用耕地与所述补充耕地之间是否达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的综合平衡;S105:如果所述待占用耕地与所述补充耕地之间未达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的综合平衡,则重新形成拟用于补充所述待占用耕地的补充耕地;重复S101到S105,直至所述待占用耕地与所述补充耕地之间达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的综合平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占补耕地数量质量平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02:根据所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的综合平衡判别值,初步判断所述待占用耕地与所述补充耕地之间是否达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的综合平衡,具体包括:若所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的综合平衡判别值不小于零,则判定所述待占用耕地与所述补充耕地之间达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的综合平衡;若所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的综合平衡判别值小于零,则判定所述待占用耕地与所述补充耕地之间未达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的综合平衡;S104:根据所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综合平衡可实现性预判值,判断所述待占用耕地与所述补充耕地之间是否达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的综合平衡,具体包括:如果所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综合平衡可实现性预判值不小于1,则表示所述补充耕地经持续优化改善达到耕地质量稳定后,所述补充耕地的数量质量综合水平具有达到所述待占用耕地的数量质量综合水平的潜力,那么判定所述待占用耕地与所述补充耕地之间达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的综合平衡;如果所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综合平衡可实现性预判值为小于1的正数,则表示所述补充耕地经持续优化改善达到耕地质量稳定后,所述补充耕地的数量质量综合水平不具有达到所述待占用耕地的数量质量综合水平的潜力,那么判定所述待占用耕地与所述补充耕地之间未达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的综合平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占补耕地数量质量平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01中,所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的综合平衡判别值的表达式为:;其中:K表示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的综合平衡判别值;
表示补充耕地数量质量综合指数,;表示待占用耕地数量质量综合指数, ;n表示所述补充耕地的地块总数;L
i
表示第i块补充耕地的国家利用等指数;W
i
表示第i块补充耕地的面积权重;N表示所述待占用耕地的地块总数;L
j
表示第j块待占用耕地的国家利用等指数;W
j
表示第j块待占用耕地的面积权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占补耕地数量质量平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03:假设基于所述补充耕地的地貌类型对所述补充耕地进行持续优化改善直至达到耕地质量稳定,对所述待占用耕地与持续优化改善后的所述补充耕地之间的数量质量关系进行计算,得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综合平衡可实现性预判值,具体包括:若所述补充耕地的周边相同地貌类型下的耕地已开展过土地整治工程,则将所述补充耕地的周边相同地貌类型下的耕地的最大国家利用等指数,作为对所述补充耕地进行持续优化改善达到耕地质量稳定后的补充耕地的国家利用等指数;基于所述补充耕地进行持续优化改善达到耕地质量稳定后的补充耕地的国家利用等指数,对所述待占用耕地与所述补充耕地之间的数量质量关系进行计算,得到补充耕地数量质量综合指数可提升潜力值;所述补充耕地数量质量综合指数可提升潜力值的表达式为:;其中:T表示补充耕地数量质量综合指数可提升潜力值;L
max
表示补充耕地的周边相同地貌类型下的耕地的最大国家利用等指数;表示第i块补充耕地的面积;表示规划区域内的耕地的总面积,其中,具有补充耕地功能的土地属于规划区域内的耕地;表示补充耕地数量质量综合指数, ;表示待占用耕地数量质量综合指数, ;n表示所述补充耕地的地块总数;L
i
表示第i块补充耕地的国家利用等指数;W
i
表示第i块补充耕地的面积权重;N表示所述待占用耕地的地块总数;L
j
表示第j块待占用耕地的国家利用等指数;W
j
表示第j块待占用耕地的面积权重;基于所述补充耕地数量质量综合指数可提升潜力值与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的综合平衡判别值,确定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综合平衡可实现性预判值;所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综合平衡可实现性预判值的表达式为:
;其中:表示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综合平衡可实现性预判值;K表示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的综合平衡判别值。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占补耕地数量质量平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03:假设基于所述补充耕地的地貌类型对所述补充耕地进行持续优化改善直至达到耕地质量稳定,对所述待占用耕地与持续优化改善后的所述补充耕地之间的数量质量关系进行计算,得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综合平衡可实现性预判值,具体包括:若所述补充耕地的周边相同地貌类型下的耕地未开展过土地整治工程,则将所述补充耕地的周边相同地貌类型下的耕地的最大国家利用等指数与平均提升值之和,作为对所述补充耕地进行持续优化改善达到耕地质量稳定后的补充耕地的国家利用等指数;基于对所述补充耕地进行持续优化改善达到耕地质量稳定后的补充耕地的国家利用等指数,对所述待占用耕地与所述补充耕地之间的数量质量关系进行计算,得到补充耕地数量质量综合指数可提升潜力值;所述补充耕地数量质量综合指数可提升潜力值的表达式为:,其中:T表示补充耕地数量质量综合指数可提升潜力值;L
max
表示补充耕地的周边相同地貌类型下的耕地的最大国家利用等指数;S表示与补充耕地的周边相同地貌类型下区域内耕地在开展土地整治工程后,规划区域内的耕地的国家利用等指数平均提升值;表示第i块补充耕地的面积;为规划区域内的耕地的总面积,其中,具有补充耕地功能的土地属于规划区域内的耕地;表示补充耕地数量质量综合指数, ;表示待占用耕地数量质量综合指数, ;n表示所述补充耕地的地块总数;L
i
表示第i块补充耕地的国家利用等指数;W
i
表示第i块补充耕地的面积权重;N表示所述待占用耕地的地块总数;L
j
表示第j块待占用耕地的国家利用等指数;W
j
表示第j块待占用耕地的面积权重;基于所述补充耕地数量质量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喆张虎施月红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自然资源调查利用研究院成都市卫星应用技术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