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转移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0779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5
提供用于电印迹的膜转移盒,该盒包括第一支承面板和第二支承面板,第一支承面板和第二支承面板中的一个或每个的至少区域具有多边形孔口的互锁图案。膜转移盒在使用大规格凝胶进行电印迹时特别有用,因为盒的设计增加凝胶与膜之间的暴露表面积,同时还增强盒的强度以支承大凝胶,但对于任何尺寸的凝胶也是有利的。的。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膜转移盒


[0001]本公开内容涉及用于电印迹的膜转移盒(cassette)、用于电印迹的膜转移盒的支承面板、包括用于电印迹的膜转移盒的支承面板或膜转移盒的数字表示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文件、电印迹套件以及电印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生物实验中的常见做法是使用电泳分离大分子,诸如蛋白质和核酸,例如DNA或RNA,以用于分析和制备目的。电泳在电场存在下通过经由分离基质(诸如凝胶分离基质)的迁移率根据电荷和/或尺寸来分离生物分子。凝胶分离基质通常由用于核酸分离的琼脂糖和用于蛋白质分离的聚丙烯酰胺制备。在毛细管电泳中,基质可为凝胶或溶液(例如,线性聚丙烯酰胺溶液)。
[0003]该场诱导带电材料(诸如核酸和蛋白质)朝向相应的阳极或阴极位置迁移。
[0004]分离的分子种类的迁移距离取决于它们通过分离基质的相对迁移率。每个种类的迁移率取决于流体动力学尺寸和分子电荷。
[0005]印迹是用于将大分子从电泳基质转移到膜上以进行进一步分析的过程。印迹的示例包括南方印迹、北方印迹或西方印迹。传统上,将含有电泳生物材料的分离基质从电泳设备中移除并且置于印迹夹层结构中。印迹夹层结构通常由以下构成:缓冲液饱和的海绵和纸垫;含有分离的生物制品的凝胶;与分离基质紧密接触的合适的转移膜;以及另一层缓冲液饱和的纸垫和海绵。在电印迹中,印迹夹层结构可浸入缓冲液中并悬浮在两个电极之间,以提供电场将生物制品移出分离基质并进入膜中。这称为湿转移方案。
[0006]在例如大于约20cm
×
20cm的大规格凝胶上的电泳分离可极大地改进具有最大分辨率的长距离蛋白质分离。然而,大规格凝胶所带来的分辨率提高的优点通常由在常规系统中处理如此大的凝胶所遇到的困难所抵消。对于任何尺寸的印迹夹层结构,且特别是对于大规格凝胶,确保分离基质与膜之间的良好接触非常重要。为了实现这一点,使用了膜转移盒。将印迹夹层结构放置在盒的两个面板之间,且在将大分子从分离基质转移到膜上期间,印迹夹层结构的元件保持在适当的位置。然而,分离基质还必须暴露于电流以允许大分子从分离基质转移至膜。这是通过使用面板上具有多个孔口以便暴露分离基质的膜转移盒来实现的。然而,这些孔口损害了膜转移盒的强度。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膜转移盒。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概述介绍了详细描述中更详细描述的构想。其不应该用来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基本特征,也不应该用来限制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0008]在第一方面,提供用于电印迹的膜转移盒。盒包括第一支承面板和第二支承面板。第一支承面板和第二支承面板中的一个或每个的至少区域具有多边形孔口的互锁图案,且多边形孔口具有3条边或者5条或更多条边。
[0009]因此,膜转移盒设置成用于在电印迹过程期间支承印迹夹层结构。有利地,可提供
膜转移盒,其足够坚固以保持膜与分离基质之间的紧密接触,以允许大分子从分离基质有效且均匀地转移至膜。膜转移盒的另一个好处是其上布置有多边形孔口的互锁图案的支承面板的较大比例的表面积由孔口占据。因此,分离基质在较大比例的表面积上暴露于电流(并且未由盒阻挡)。因此,较大比例的分离基质暴露于电流,这允许更均匀和有效地施加电流,并因此更均匀地将大分子从分离基质转移至膜。这些优点在大规格分离基质(或大规格凝胶)中特别有用(其示例性尺寸在下面提供),但可用于分离任何尺寸的基质的湿转移方案。
[0010]如上文所提到的,多边形孔口具有3条边或者5条或更多条边。换句话说,多边形孔口中的每个可为三角形、五边形或边数大于五的多边形。设想到多边形的各种组合,且多边形孔口不必全部具有相同的形状。在一些实施例中,多边形孔口不是正方形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多边形孔口不是正方形或矩形的。
[0011]如上所述,多边形孔口不一定具有相同的形状,且多边形孔口可改为包括具有两个或更多个形状的孔口。同样,多边形孔口中的每个可具有相同的形状。
[0012]多边形孔口可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尺寸的孔口。例如,多边形孔口可包括具有不同面积的孔口。以该方式,具有不同形状和/或尺寸的孔口可组合以提供多边形孔口的互锁图案。因此,便于控制暴露的分离基质的表面积百分比和支承面板(或支承面板的区域)的强度。
[0013]多边形孔口中的每个可为六边形并且互锁图案可为蜂窝图案。蜂窝图案导致特别坚固的支承面板,其在分离基质与膜之间提供特别良好的接触,导致大分子从分离基质有效且均匀地转移至膜。蜂窝图案和使用六边形孔口的另一个好处是支承面板坚固,同时允许较大比例的分离基质暴露。换句话说,在支承面板的强度与暴露的分离基质的比例之间存在特别好的权衡。
[0014]还设想到其它形状的孔口。例如,多边形孔口中的一些或每个可为具有倒圆边缘的六边形或十二边形。
[0015]膜转移盒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0016]‑
第一支承面板可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且
[0017]‑
第二支承面板可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
[0018]在使用中,第一支承面板的内表面面向第二支承面板的内表面。每个多边形孔口可由相应的壁与每个相邻孔口分离。壁中的一个或多个在支承面板的外表面上具有的表面积可大于壁在支承面板的内表面上的表面积。换句话说,与支承面板的内侧表面相比,孔口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壁在支承面板的外侧表面上可更厚。这甚至进一步减小了与印迹夹层结构接触的支承面板的表面积,同时凭借壁在支承面板的外侧表面上的较大表面积而保持了支承面板的强度。支承面板与印迹夹层结构接触的表面积的这样减少就减少了凝胶中转移到膜受阻的大分子的数量。结果是大分子更均匀且更准确地转移至膜,这更准确地代表了所述大分子在凝胶中的位置。这便于更准确地测量大分子。支承面板与印迹夹层结构接触的表面积的减少也意味着盒压在膜上更小的表面积上,且这可导致由于甚至更均匀的背景而对膜上的大分子进行更准确的测量。
[0019]此类壁的截面可为三角形或梯形。在此意义上,壁可从支承面板的外面上的第一宽度渐缩到支承面板的内面上的较小的第二宽度。备选地,壁可不是渐缩的,且壁的宽度在
支承面板的外面与支承面板的内面之间可改为存在阶跃变化。备选地,此类壁的截面可为半圆形。
[0020]如上文所提到的,第一支承面板和第二支承面板中的一个或每个的至少区域具有多边形孔口的互锁图案。该区域可为相应支承面板的中心区域,且相应支承面板还可包括具有孔口的外部区域。外部区域中的孔口可在形状、尺寸或图案中的一者或多者方面与中心区域中的多边形孔口不同。以该方式,支承面板的中心区域可包括以互锁图案布置的多个多边形孔口,且支承面板的外部区域可包括具有与中心区域中的孔口不同的尺寸、形状和/或图案的孔口。这样做的好处是可选择中心区域中的孔口(和/或分隔它们的壁)的特征,以便使支承面板的中心特别坚固。这是有利的,因为大体上其在印迹夹层结构的中心区域上,在该处,由于支承面板的弓弯,故分离基质与膜之间的接触最差。该效应在大规格凝胶中会加剧。
[0021]备选地,具有多边形孔口的互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电印迹的膜转移盒(2),所述盒包括第一支承面板(4)和第二支承面板(6),所述第一支承面板和所述第二支承面板中的一个或每个的至少区域具有多边形孔口(12,14,12C,12D,12E,12F)的互锁图案,其中,所述多边形孔口具有3条边或者5条或更多条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转移盒(2),其中,所述多边形孔口(12,14,12C,12D,12E,12F)中的每个具有6条或更多条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膜转移盒(2),其中,所述多边形孔口(12,14,12C,12D,12E,12F)包括具有两个或更多个形状的孔口。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膜转移盒(2),其中,所述多边形孔口(12,14,12C,12D,12E,12F)中的每个是相同的形状。5.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膜转移盒(2),其中,所述多边形孔口(12,14,12C,12D,12E,12F)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尺寸的孔口。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转移盒(2),其中,所述多边形孔口(12,14,12C,12D,12F)中的每个是六边形,且所述互锁图案是蜂窝图案。7.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膜转移盒(2),其中:所述第一支承面板(4)具有内表面(17)和外表面(15);且所述第二支承面板(6)具有内表面(7)和外表面(9);其中,在使用中,所述第一支承面板的内表面面向所述第二支承面板的内表面;其中,每个多边形孔口(12,14,12C,12D,12E,12F)由相应的壁(13,30)与每个相邻孔口分离;其中,所述壁中的一个或多个在所述支承面板的外表面上具有的表面积大于所述壁在所述支承面板的内表面上的表面积。8.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膜转移盒(2),其中,所述区域是相应支承面板(4,6)的中心区域(11C),且所述相应支承面板还包括具有孔口(12D)的外部区域(11D),其中,所述外部区域中的孔口在形状、尺寸或图案中的一者或多者方面与所述中心区域中的多边形孔口(12C)不同。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膜转移盒(2),其中,所述区域是相应支承面板(4,6)的外部区域(11D),且所述相应支承面板还包括具有孔口(12C)的中心区域(11C),其中,所述中心区域中的孔口在形状、尺寸或图案中的一者或多者方面与所述外部区域中的多边形孔口(12D)不同。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膜转移盒(2),其中,所述中心区域(11C)中的孔口(12C)小于所述外部区域(11D)中的孔口(12D)。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膜转移盒(2),其中,所述中心区域(11C)中的孔口(12C)是六边形且形成蜂窝图案。12.一种用于在电印迹中使用的膜转移盒(2),所述盒包括:第一支承面板(4),所述第一支承面板(4)具有内表面(17)和外表面(15);以及第二支承面板(6),所述第二支承面板(6)具有内表面(7)和外表面(9);其中,在使用中,所述第一支承面板(4)的内表面(17)面向所述第二支承面板的内表面(7);其中,所述第一支承面板和所述第二支承面板中的一个或每个具有一组孔口(12,14,
12C,12D,12E,12F),每个孔口由相应的壁(13,30)与每个相邻孔口分离;其中,所述壁中的一个或多个在所述支承面板的外表面上具有的表面积大于所述壁在所述支承面板的内表面上的表面积。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膜转移盒(2),其中,所述组的孔口(12,14,12C,12D,12E,12F)中的至少一些是形成互锁图案的多边形孔口。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膜转移盒(2),其中,所述组的孔口(12,14,12C,12D,12E,12F)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形状的孔口。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膜转移盒(2),其中,所述孔口(12,14,12C,12D)中的每个是相同的形状。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膜转移盒(2),其中,所述组的孔口(12,14,12C,12D,12E,12F)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尺寸的孔口。17.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膜转移盒(2),其中,所述多边形孔口(12,14,12C,12D,12E,12F)中的每个具有3条边或者5条或更多条边。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膜转移盒(2),其中,所述多边形孔口(12,14,12C,12D,12F)中的每个是六边形,且所述互锁图案是蜂窝图案。19.根据权利要求12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膜转移盒(2),其中,所述第一支承面板(4)和所述第二支承面板(6)中的一个或每个包括中心区域(11C)和外部区域(11D),所述中心区域(11C)包括多个内部孔口(12C),所述外部区域(11D)包括多个外部孔口(12D),其中,所述组的孔口包括所述多个内部孔口和/或所述多个外部孔口中的至少一些,其中,所述多个内部孔口中的孔口在形状、尺寸或图案中的一者或多者方面与所述多个外部孔口中的孔口不同。20.一种用于在电印迹中使用的膜转移盒(2),所述盒包括:第一支承面板(4);以及第二支承面板(6);其中,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中的一个或每个包括具有多个内部孔口(12C)的中心区域(11C)和具有多个外部孔口(12D)的外部区域(11D),其中,所述多个内部孔口中的孔口在形状、尺寸或图案中的一者或多者方面与所述多个外部孔口中的孔口不同。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权利要求20所述的膜转移盒(2),其中,所述多个内部孔口(12C)中的孔口小于所述多个外部孔口(12D)中的孔口。22.根据权利要求19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膜转移盒(2),其中,所述多个内部孔口(12C)和/或所述多个外部孔口(12D)各自包括两个或更多个不同形状和/或尺寸的孔口。23.根据权利要求19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膜转移盒(2),其中,所述多个内部孔口(12C)中的每个和/或所述多个外部孔口(12D)中的每个是相同的形状。24.根据权利要求19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膜转移盒(2),其中,所述多个内部孔口(12C)和/或所述多个外部孔口(12D)中的孔口中的每个是六边形且形成蜂窝图案。25.根据权利要求19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膜转移盒(2),其中,所述多个内部孔口(12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
申请(专利权)人:环球生命科学解决方案运营英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