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机除臭剂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071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机除臭剂及其制备工艺,所述无机除臭剂包括活性剂颗粒、聚硅酸组分、铅络合物和表面活性剂;所述制备工艺包括聚硅酸组分的制备、铅络合物的制备及无机除臭剂的制备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聚硅酸组分对含硫化合物及酸性成分有识别性的化学吸附作用,利用铅络合物对氨气或有机胺成分有识别性的化学吸附作用,并利用表面活性剂提高成型无机除臭剂的气孔率,进一步提高吸附效率,实现对臭气中酸性成分、碱性成分及含硫化合物等具有广谱识别性的吸附除臭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铅络合物的高疏水性,还大幅降低无机除臭剂的吸湿性,且可通过水洗浸泡来实现解吸,配合冷解吸和热吸附,实现无机除臭剂的快速恢复。实现无机除臭剂的快速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机除臭剂及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除臭剂及其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无机除臭剂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除臭剂,即去除空气或水体中存在散发恶臭及有害气体的各种各样的污染物质。按照除臭机理划分,除臭剂主要类型有物理除臭剂、化学除臭剂、生物型除臭剂和植物型除臭剂。也可以按照除臭剂成分划分为无机除臭剂、有机除臭剂和微生物除臭剂等。
[0003]散发恶臭气体的小分子污染物质主要有:氨气、三甲胺等碱性物质,乙酸和异戊酸等酸性物质,甲醛、乙醛和壬烯醛等醛类物质,以及硫化氢和甲硫醇等硫类物质等。
[0004]而现有除臭剂往往只能采用一种除臭机理(如物理吸附除臭剂或化学反应除臭剂)或针对一类物质(如碱性除臭剂)进行除臭,且一般为一次性除臭剂,即在使用后的除臭剂需要集中处理或回收,使用效率较低,对一些臭味气体复杂且需要大量除臭剂的环境显然力有不逮,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无机除臭剂及其制备工艺。
[0006]为了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机除臭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100份的活性剂颗粒:为微米或亚微米级别粒径的分子筛、活性炭或活性氧化铝中的至少一种;20

30份的聚硅酸组分:包括硅酸、硫酸铝和硫酸锌;3

5份的铅络合物:由氧化铅、冰醋酸、硬脂酸锌、浓氨水制备而成的铅氨配合物;1

3份的表面活性剂:包括月桂醇硫酸钠、月桂酰基谷氨酸、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中的至少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机除臭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浓氨水的重量浓度为30
±
2%,所述硅酸由硅酸钠和硫酸制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机除臭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聚硅酸组分的制备:重量浓度为7

9%的硅酸钠水溶液,滴加重量浓度为40%的硫酸至pH为5.2

5.5,依次投入硫酸铝和硫酸锌,搅拌溶解至pH大于5.8,得聚硅酸稀溶液,再陈化1

1.5h,分离得上层陈化液和下层聚硅酸组分;S2,铅络合物的制备:1)将氧化铅和硬脂酸锌经过胶体磨至粒径均匀,滴加冰醋酸,胶体磨至粘稠的泡沫胶;2)滴加上层陈化液,继续胶体磨至形成灰黑色胶体溶液,检测pH为4.1

4.5;3)投入浓氨水,继续胶体磨至形成偏灰色的透明溶液,转移至烧杯中静置10

15min;4)将下层聚硅酸组分倒入步骤3)的透明溶液中,剧烈搅拌5min后停止搅拌,静置陈化0.5

1h,下层得到铅络合物和聚硅酸组分的混合物,上层得到碱废液,测试pH为9.0

9.8;S3,无机除臭剂的制备:将活性剂颗粒、表面活性剂以及铅络合物和聚硅酸组分的混合物进行均质混合,得到内部带有气泡的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冲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南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