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污水处理阀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30680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4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真空污水处理阀及其控制方法,工作筒设置于工作缸内且一端开口,工作筒开口一端对应第一开口;隔膜外周与工作缸的内周连接,内部与工作筒连接,工作筒的开口一端与工作缸内壁以及隔膜形成上部腔体,工作筒的闭口一端与工作缸内壁以及隔膜形成下部腔体;弹性件压缩设置于工作筒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真空污水处理阀及其控制方法,不需要其他动力源装置,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时节省了能耗,膜片支撑筒作为固定弹性件的基础,固定膜片的基础以及固定活塞杆部的基础,为整个装置的工作提供基础,有效缩短了阀座的启闭时间,整体结构简单,便于组装,故障隐患点少,且便于维修。且便于维修。且便于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真空污水处理阀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真空负压排水
,特别涉及一种真空污水处理阀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室内真空排污(又称抽吸排污)是一种将存有废物废水的腔体(如便器)连接在抽吸管道上的排污方式。当抽吸管道内的压强低于外界大气压时,与抽吸管道连通的便器内的废物废水被吸入抽吸管道进而向远端输送,从而实现对废物废水的卫生排放。与常规重力等自由的方式相比,抽吸排污具有节水、降耗的优点,同时实现对废物废水低稀释度收集,为后续资源化处理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0003]目前,室内真空排污多采用金属或玻璃材质,其内部的工作环境压力低于外部的大气压,通过气压差实现阀门的启闭,从而实现介质的流通和阻断。在阀口开启、闭合过程中,由于气压的不稳定以及介质的冲击,堵塞阀口的阀门对密封面的磨损较大,且工作产生的局部高温容易引起对阀口内侧的擦伤;常规阀门在气压作用下需抵抗介质流体冲击来关闭,使得阀口的启闭时间长,在面对频繁启闭的排污作业时十分耗时。
[0004]如美国专利US7028975中,公开了一种冲洗阀结构,该装置包括外壳、螺线管组件、上中介板、下中介板和主水球,上部中间板有一个小的水压释放孔,下中间板具有与中水阀配合的保持槽,螺线管组件可打开小水压释放孔以产生压力差以致动中水阀以形成更大的压力差,使得主水球迅速升高以完全打开主排水口,使其以冲洗最大量在冲洗开始时间的最短时间内进行。该装置可以在给定的尺寸下不消耗电力,并能在给定时间内快速释放压力以有效地冲洗。该专利技术在以下技术问题有待改进:较大的压力差形成后水球快速升高,等待其恢复位置的时间较长,虽然水的冲洗量大,但冲洗间隔耗时较长;装置整体结构较复杂,不易组装,且容易发生故障的位置较多,一旦损坏难以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真空污水处理阀及其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排污等待恢复时间较长,整体结构较复杂,不易组装,且容易发生故障的位置较多,损坏难以维修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真空污水处理阀,包括:主管道,长度方向中部设置有阀座;安装座,设置于所述主管道的外壁且对应所述阀座设置;工作缸,安装于所述安装座,所述工作缸远离所述阀座的一端为第一开口,所述工作缸近所述阀座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座;真空控制阀,安装于所述第一开口且连通到所述主管道的出端;工作筒,设置于所述工作缸内且一端开口,所述工作筒开口一端对应所述第一开口;
隔膜,外周与所述工作缸的内周连接,内部与所述工作筒连接,所述工作筒的开口一端与所述工作缸内壁以及所述隔膜形成上部腔体,所述工作筒的闭口一端与所述工作缸内壁以及所述隔膜形成下部腔体;弹性件,压缩设置于所述工作筒内;活塞杆部,活动设置于所述固定座,所述活塞杆部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座连接到所述工作筒,另一端对应所述阀座。
[0007]进一步地,所述工作缸上设置有一端导通到下部腔体的导管,所述导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座导通到外部,所述导管上设置有电控阀门。
[0008]进一步地,所述隔膜包括工作筒连接部以及呈环形的隔膜环部,所述隔膜环部的内周与所述工作筒连接部连接,所述隔膜环部的外周与所述工作缸的内周连接,所述工作筒连接部的形状匹配而包裹连接所述工作筒近所述阀座的一端外壁,所述隔膜环部连接于所述工作筒连接部远离所述阀座的一端。
[0009]进一步地,当活塞杆部在底部时,所述隔膜环部呈外凸的锥筒形状。
[0010]进一步地,所述工作缸包括相互法兰连接的上气缸部和下气缸部,所述上气缸部与所述下气缸部两者的开口端周向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隔膜环部的外周上一体成型有O形环。
[0011]进一步地,所述真空污水处理阀还包括电磁铁组件以及与之形成磁力作用的膜片压块,所述膜片压块设置于所述工作筒底部将所述隔膜固定,所述电磁铁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座。
[0012]进一步地,在所述安装座内,所述活塞杆部与所述固定座之间采用波纹管密封。
[0013]进一步地,所述工作缸上设置有一端连通到下部腔体的导管,所述导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座而通过第二气管连通到所述真空控制阀,所述真空控制阀为中泄式的三位五通类型。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气管上设置有特斯拉阀,其中,所述特斯拉阀的导通方向为导入所述下部腔体的方向。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的真空污水处理阀,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接收到清理命令;对真空控制阀第一方向通电并维持第一时间长度,而将上部腔体形成负压,下部腔体导通到大气;对真空控制阀第二方向通电并维持第二时间长度,而将上部腔体导通到大气,下部腔体形成负压;将真空控制阀断电。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真空污水处理阀及其控制方法,不需要其他动力源装置,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时节省了能耗,膜片支撑筒作为固定弹性件的基础,固定膜片的基础以及固定活塞杆部的基础,为整个装置的工作提供基础;活塞杆部在气压作用下能被推动快速滑移,有效缩短了阀座的启闭时间,提高了集污的效率,整体结构简单,便于组装,存在的故障隐患点少,且便于维修。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真空污水处理阀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真空污水处理阀去除部分材料后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真空污水处理阀去除部分材料后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三个实施例真空污水处理阀的剖面示意图(活塞杆部与阀座分离);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四个实施例真空污水处理阀的示意图;图6 是本专利技术第四个实施例真空污水处理阀去除部分材料后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四个实施例真空污水处理阀的剖面示意图(活塞杆部与阀座结合);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四个实施例真空污水处理阀的剖面示意图(活塞杆部与阀座分离);图9是本专利技术第五个实施例真空污水处理阀的剖面示意图(活塞杆部与阀座结合);图10 为图9中的局部放大图。
[0018]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0]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上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单元、模块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单元、模块、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0021]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污水处理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道,长度方向中部设置有阀座;安装座,设置于所述主管道的外壁且对应所述阀座设置;工作缸,安装于所述安装座,所述工作缸远离所述阀座的一端为第一开口,所述工作缸近所述阀座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座;真空控制阀,安装于所述第一开口且连通到所述主管道的出端;工作筒,设置于所述工作缸内且一端开口,所述工作筒开口一端对应所述第一开口;隔膜,外周与所述工作缸的内周连接,内部与所述工作筒连接,所述工作筒的开口一端与所述工作缸内壁以及所述隔膜形成上部腔体,所述工作筒的闭口一端与所述工作缸内壁以及所述隔膜形成下部腔体;弹性件,压缩设置于所述工作筒内;活塞杆部,活动设置于所述固定座,所述活塞杆部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座连接到所述工作筒,另一端对应所述阀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污水处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缸上设置有一端导通到下部腔体的导管,所述导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座导通到外部,所述导管上设置有电控阀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污水处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包括工作筒连接部以及呈环形的隔膜环部,所述隔膜环部的内周与所述工作筒连接部连接,所述隔膜环部的外周与所述工作缸的内周连接,所述工作筒连接部的形状匹配而包裹连接所述工作筒近所述阀座的一端外壁,所述隔膜环部连接于所述工作筒连接部远离所述阀座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污水处理阀,其特征在于,当活塞杆部在底部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辰龙楼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智慧划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