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下拉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0666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4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动下拉柜,涉及下拉柜领域。其包括:外壳体和升降柜体,升降柜体设置于外壳体内,且升降柜体与外壳体之间设置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包括:滑块、丝杆和控制电机,外壳体的内侧壁开设有滑槽,滑块滑动连接于滑槽内,且滑块与升降柜体固定连接,丝杆转动安装在滑槽内,且丝杆贯穿滑块并与滑块螺纹连接,控制电机安装在外壳体上,且控制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同轴固定。本申请具有物品不易倾倒的效果。的效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下拉柜


[0001]本申请涉及下拉柜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下拉柜。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柜体的设计要求也在不断地变化,其中,下拉式柜体从柜体中衍生出来。
[0003]目前,相关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661242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下拉调味篮隐藏吊柜,包括柜门、吊柜柜体、合叶、长滑轨、滑道、卡扣、短滑轨、抽面、缓冲块、侧柜和卡环,通过在吊柜的侧柜上设置滑道,再在吊柜内设置抽面、长滑轨和卡扣,便于在做饭前,先通过卡扣将长滑轨带动抽面从滑道上由重力作用落下,使得人们取用调味篮变得方便;再设置短滑轨和在抽面的两侧设置与短滑轨相对应的滑道,便于在抽面降落到台面上时,可以将抽面从短滑轨中抽出,方便人们在做菜的时候取用不同的调味料;当结束做饭的时候,再将抽面滑到短滑轨中,然后再将长滑轨推到吊柜中,并通过卡扣将抽面和侧柜固定好,不仅方便,且不会影响厨房的美观性和整洁度。
[0004]然而,若抽面上放置玻璃瓶装的调味料,那么在抽面由重力下落会具有一定的冲击力,即使缓冲块起到缓冲作用,但冲击力并不能完全抵消,而且缓冲块在被压缩后的瞬间能够恢复形变,即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发生回弹的现象,从而抽面上玻璃瓶装的调味料极其容易发生倾倒而发生滚落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玻璃瓶装的调味料极其容易发生倾倒而发生滚落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动下拉柜。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动下拉柜,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动下拉柜,包括:外壳体和升降柜体,所述升降柜体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且所述升降柜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滑块、丝杆和控制电机,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内,且所述滑块与所述升降柜体固定连接,所述丝杆转动安装在所述滑槽内,且所述丝杆贯穿所述滑块并与所述滑块螺纹连接,所述控制电机安装在所述外壳体上,且所述控制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杆同轴固定。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控制电机,以驱动丝杆正向转动;丝杆的转动将驱动滑块带动升降柜体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从而升降柜体能够伸出外壳体外,以便拿取物品;且升降柜体能够缓慢且稳定地下降,从而升降柜体上的物品不易发生倾倒,以增强对物品的保护。
[0008]可选的,所述升降柜体包括:主板、两个侧板和多个隔板,所述侧板固定于所述主板上,所述隔板固定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且所述隔板也与所述主板固定,相邻两个所述隔板之间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与所述外壳体之间设置有驱动组件。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柜体向外壳体外伸出的过程中,驱动组件自动发生运转,以驱动防护组件缓慢地将相邻两个隔板之间的开口打开,打开的过程中,防护组件始终能够具有封挡的作用;直至升降柜体完全伸出后,防护组件将相邻两个隔板之间的开口完全打开,从而便于对物品拿取。
[0010]可选的,所述防护组件包括:防护部和松卷部,所述防护部包括:防护布、第一绳和第二绳,所述隔板的侧壁且自上而下开设有第一容置孔和第二容置孔,所述防护布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孔内并与所述第一绳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于位于上方相邻的所述隔板上的所述第二容置孔内并与第二绳固定,所述第一绳和所述第二绳与所述松卷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松卷部与所述外壳体之间。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柜体向外壳体外伸出时,驱动组件将驱动松卷部对第一绳卷收,以及对第二绳松放,从而第一绳将拽动防护布向第一容置孔回收,以缓慢地将相邻两个隔板之间的开口进行打开。
[0012]可选的,所述松卷部包括:第一杆、第二杆、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主板的内部设置有容置腔,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均转动安装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第一绳远离所述防护布的一端贯穿至所述容置腔内并与所述第一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绳远离所述防护布的一端贯穿至所述容置腔内并绕设于所述第二杆上,所述第一齿轮同轴套设于所述第一杆上,所述第二齿轮同轴套设于所述第二杆上,且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杆与所述外壳体之间。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柜体向外壳体外伸出时,驱动组件将驱动第一杆转动;第一杆的转动将依次带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二杆的转动,且第一杆与第二杆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一杆将对第一绳卷收,第二杆将对第二绳进行松放,从而第一绳将拽动防护布向第一容置孔回收,以缓慢地将相邻两个隔板之间的开口进行打开。
[0014]可选的,所述外壳体的内顶壁开设有让位槽,且所述滑槽延伸至所述让位槽内,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容纳腔,所述控制电机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容纳腔的内壁固定设置有吸音棉。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音棉可将控制电机发出的声音进行吸收,从而能够达到降噪的效果。
[0016]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部和传动部,所述驱动部包括:齿条、驱动杆和驱动齿轮,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壁开设有容置槽,所述齿条固定安装在所述容置槽内,所述主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让位孔,所述驱动杆转动安装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驱动齿轮同轴套设于所述驱动杆上,且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齿条相啮合,所述传动部设置于所述驱动杆与所述第一杆之间。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柜体向外壳体外伸出的过程中,由于驱动齿轮和齿条相啮合,驱动齿轮将发生转动,驱动齿轮的转动将带动驱动杆转动,驱动杆的转动将驱动传动部带动第一杆转动。
[0018]可选的,所述传动部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传动杆、传动齿轮和转动齿轮,所述传动杆转动安装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主动齿轮同轴套设于所述驱动杆上,所述从动齿轮同轴套设于所述传动杆上,且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传动齿轮同轴套设于所述传动杆上,所述转动齿轮同轴套设于所述第一杆上,且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转
动齿轮相啮合。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齿轮的转动将依次带动驱动杆、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传动杆、传动齿轮、转动齿轮、第一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二杆的转动,第一杆的转动将对第一绳卷收,第二杆的转动将对第二绳进行松放,从而第一绳将拽动防护布向第一容置孔回收。
[0020]可选的,所述外壳体内固定设置有固定柜体,且所述外壳体上通过推动组件设置有柜门。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柜门可对固定柜体进行封挡。
[0022]可选的,所述柜门由上门和下门组成,且所述上门与所述外壳体铰接,所述上门与所述下门铰接,所述推动组件包括:移动块和电动推杆,所述移动块滑动设置于所述上门上,所述电动推杆固定于所述外壳体内,且所述电动推杆的推动轴与所述移动块铰接。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动推杆,以推动上门朝远离固定柜体的一侧向上翻转,且一并带动下门移动,从而将不再对固定柜体进行封挡,以便对物品进行拿取。
[0024]可选的,所述第一容置孔位于开口处的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下拉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和升降柜体(2),所述升降柜体(2)设置于所述外壳体(1)内,且所述升降柜体(2)与所述外壳体(1)之间设置有升降组件(4);所述升降组件(4)包括:滑块(41)、丝杆(42)和控制电机(43),所述外壳体(1)的内侧壁开设有滑槽(11),所述滑块(41)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11)内,且所述滑块(41)与所述升降柜体(2)固定连接,所述丝杆(42)转动安装在所述滑槽(11)内,且所述丝杆(42)贯穿所述滑块(41)并与所述滑块(41)螺纹连接,所述控制电机(43)安装在所述外壳体(1)上,且所述控制电机(43)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杆(42)同轴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下拉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柜体(2)包括:主板(21)、两个侧板(22)和多个隔板(23),所述侧板(22)固定于所述主板(21)上,所述隔板(23)固定于两个所述侧板(22)之间,且所述隔板(23)也与所述主板(21)固定,相邻两个所述隔板(23)之间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与所述外壳体(1)之间设置有驱动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下拉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包括:防护部(5)和松卷部(6),所述防护部(5)包括:防护布(51)、第一绳(52)和第二绳(53),所述隔板(23)的侧壁且自上而下开设有第一容置孔(231)和第二容置孔(232),所述防护布(51)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孔(231)内并与所述第一绳(52)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于位于上方相邻的所述隔板(23)上的所述第二容置孔(232)内并与第二绳(53)固定,所述第一绳(52)和所述第二绳(53)与所述松卷部(6)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松卷部(6)与所述外壳体(1)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下拉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卷部(6)包括:第一杆(61)、第二杆(62)、第一齿轮(63)和第二齿轮(64),所述主板(21)的内部设置有容置腔(211),所述第一杆(61)和所述第二杆(62)均转动安装在所述容置腔(211)内,所述第一绳(52)远离所述防护布(51)的一端贯穿至所述容置腔(211)内并与所述第一杆(6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绳(53)远离所述防护布(51)的一端贯穿至所述容置腔(211)内并绕设于所述第二杆(62)上,所述第一齿轮(63)同轴套设于所述第一杆(61)上,所述第二齿轮(64)同轴套设于所述第二杆(62)上,且所述第一齿轮(63)与所述第二齿轮(64)相啮合,所述驱动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健赵仲欣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禧欣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