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间歇曝气流化床包括流化床罐罐体,进水与回流循环系统,三相分离装置,沉淀进水中心配水筒,沉淀筒,所述流化床罐罐体内的区域包括底部布水布气区,中部流化区和上部出水区,所述所述流化床罐罐体中还包括有曝气系统,潜水搅拌器,悬浮填料,所述曝气系统包括有曝气头,所述曝气头位于所述底部布水布气区,所述三相分离装置、沉淀进水中心配水筒和所述沉淀筒位于所述上部出水区。该流化床占地面积小,运行管理成本低,具有可降解有机物、氨氮和磷等多种污染物功能,同时具有高生物浓度、高负荷和出水水质好的特点。高负荷和出水水质好的特点。高负荷和出水水质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间歇曝气流化床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特别涉及废水中含有机物氨氮和磷等污染物去除的流化床。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生化处理废水处理中有机物、氨氮和磷的常规工艺一是依进出水顺序在平面布置上依次设厌氧、缺氧、好氧和沉淀四个反应器,沉淀污泥回流至厌氧,好氧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来满足生物降解有机物和除磷脱氮的需要;二是设一个反应器,按时间分割间歇进出水,间歇曝气、搅拌和沉淀,据此在一个反应器内完成生物降解有机物和除磷脱氮功能的需要。这两种工艺的不足表现如下:
[0003]1、多个反应器工艺流程复杂,占地多,投资大。
[0004]2、多个反应器工艺沉淀污泥和好氧混合液需回流,不仅增加回流设施投资,而且增加回流运行成本。
[0005]3、单个反应器工艺只能间断进出水,当满足连续进水要求时,需设两套及以上工艺设备方能满足进水要求。
[0006]4、单个反应器工艺运行水位变化大,需设专门的滗水器或空气堰时方能满足工艺要求。
[0007]5、单个反应器工艺运行控制复杂且要求高,尤其滗水器的运行控制好坏直接影响系统出水能否达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把常规好氧流化床与间隙式活性污泥法结合起来,使其具有降解有机物、氨氮和磷等多种污染物功能,并保留流化床特有的高生物浓度、高负荷和高水质标准的特点。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新型间歇曝气流化床,包括流化床罐罐体,进水与回流循环系统,三相分离装置,沉淀进水中心配水筒,沉淀筒,所述流化床罐罐体内的区域包括底部布水布气区,中部流化区,上部出水区,所述流化床罐罐体中还包括有曝气系统,潜水搅拌器,悬浮填料,所述曝气系统包括有曝气头,所述曝气头位于所述底部布水布气区,所述三相分离装置、沉淀进水中心配水筒和所述沉淀筒位于所述上部出水区。
[0011]优选地,所述流化床还包括有逻辑编程控制器,潜水循环泵,进气调节阀,所述潜水搅拌器,所述潜水循环泵及所述进气调节阀均与所述逻辑编程控制器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曝气系统还包括曝气进气管,调节阀,所述曝气进气管从流化床罐罐体的顶部向下连接至所述曝气头。
[0013]优选地,所述潜水搅拌器位于所述中部流化区,且所述潜水搅拌器安装在所述流化床罐罐体内的侧壁。
[0014]优选地,流化床罐罐体为圆柱形或正方形。
[0015]优选地,所述沉淀筒包括沉淀出水管,沉淀排泥管,污泥增浓区,沉淀出水区和回流与沉淀进水区;所述沉淀进水配水筒的出口完全置于污泥增浓区的入口之中,所述污泥增浓区位于所述沉淀筒下方,所述沉淀出水管的出口和沉淀排泥管的出口均伸出所述流化床罐罐体外。
[0016]优选地,所述三相分离装置包括挡水阻气外筒,挡水阻气内筒,导气管和生化出水输送管,所述生化出水输送管与所述回流与沉淀进水区连通。
[0017]优选地,所述三相分离装置还包括导气排泥锥台及生化出水环形收集管。
[0018]优选地,所述进水与回流循环系统包括进水管线,潜水循环泵,回流管线,进水与回流混合管,进水与回流配水管,所述潜水循环泵置于所述回流与沉淀进水区中。
[0019]优选地,所述进水与回流水配水管为环形。
[0020]优选地,所述曝气头为曝气盘或曝气软管。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2]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间歇曝气流化床(Batch Aerated Fluidized Bed,简称BAFB系统),将传统好氧流化床技术与按时间分割的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结合,通过程序控制系统作用,使流化床内周期进行厌氧、缺氧和好氧的生化反应,使得在单个流化床内即可完成废水中有机物、氨氮和磷等多种污染物的去除。
[0023]2、运用功能分区设计理念,本专利技术将废水净化所涉功能单元组合到流化床内,可达到连续进水,连续出水,使得采用本新型流化床处理有机废水时不仅设备占地少,节省投资成本,也降低了运行管理成本。
[0024]3、对比多反应器工艺,本新型流化床使用的反应罐罐体数量少且无污泥和混合液回流;对比单反应器工艺,无需设滗水器和空气堰,单套也能满足连续进出水要求。
[0025]4、对照多个和单个反应罐罐体的常规工艺,由于该新型流化床工艺中混合液带来的悬浮污泥和悬浮填料表面形成的附着生物膜等“双泥”系统,使得本新型流化床罐罐体内的生化反应不仅具有生物浓度高,而且微生物种类多,进而提高了生化反应效率和出水水质标准。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的间歇曝气流化床的的组成及运行原理图
[0027]图2为图1中三相分离装置3、沉淀筒5的放大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平面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实施例1:
[0031]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间歇曝气流化床包括:流化床罐罐体1,进水与回
流循环系统2,三相分离装置3,沉淀进水中心配水筒4,沉淀筒5,曝气系统6和潜水搅拌器7等部分组成,所述流化床罐罐体1内还有悬浮填料8;所述流化床罐罐体1内区域分布包括底部布水布气区101,中部流化区102,上部出水区103;所述三相分离装置3、沉淀进水中心配水筒4和沉淀筒5均位于上部出水区103,所述潜水搅拌器7位于所述中部流化区102,所述悬浮填料8主要分布在布水布气区1及中部流化区2中。
[0032]所述曝气系统6包括曝气进气管601,调节阀602和曝气头603;所述曝气头603位于所述流化床罐罐体1底部的布水布气区101,所述曝气进气管601自流化罐罐体1的顶部向下穿并连接至曝气头603的中心,其中曝气头603可为曝气软管或曝气盘。
[0033]所述进水与回流循环系统2包括进水管线201,潜水循环泵202,回流管线203,进水与回流混合管204,进水与回流配水管205;其中进水与回流配水管205位于流化床罐罐体1底部的布水布气区101,且在曝气头603的下方。
[0034]所述三相分离装置3包括挡水阻气外筒301,挡水阻气内筒302,导气排泥锥台303,导气管304,生化出水环形收集管305和生化出水输送管306;所述沉淀筒5包括沉淀出水管501,沉淀排泥管502,污泥增浓区503,沉淀出水区504和回流与沉淀进水区505。
[0035]该新型间歇曝气流化床运行时:流化床内的潜水搅拌器7在中部流化区102内周期地进行好氧、缺氧搅拌、厌氧搅拌和沉淀混合等工况运行。待处理的废水和曝气所需空气分别自流化床罐体1的进水管线201和曝气进气管601导入,并由进水与回流配水管2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间歇曝气流化床,包括流化床罐罐体(1),进水与回流循环系统(2),三相分离装置(3),沉淀进水中心配水筒(4),沉淀筒(5);所述流化床罐罐体(1)内的区域包括底部布水布气区(101),中部流化区(102),上部出水区(103),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床罐罐体(1)中还包括有曝气系统(6),潜水搅拌器(7),悬浮填料(8);所述曝气系统(6)包括有曝气头(603),所述曝气头(603)位于所述底部布水布气区(101),所述三相分离装置(3)、沉淀进水中心配水筒(4)和所述沉淀筒(5)位于所述上部出水区(10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间歇曝气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床还包括有逻辑编程控制器(9),潜水循环泵(202)和进气调节阀(602),所述潜水搅拌器(7)、所述潜水循环泵(202)以及所述进气调节阀(602)分别与所述逻辑编程控制器(9)连接。3.如权利要求1
‑
2所述的新型间歇曝气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系统(6)还包括曝气进气管(601),调节阀(602),所述曝气进气管(601)从流化床罐罐体(1)的顶部向下连接至所述曝气头(603)。4.如权利要求1
‑
2所述的新型间歇曝气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搅拌器(7)位于所述中部流化区(102),且所述潜水搅拌器(7)安装在所述流化床罐罐体(1)内的侧壁。5.如权利要求1
‑
2所述的新型间歇曝气流化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迪田,罗刚,袁初,张涵,韩显斌,徐承彬,王文发,曹承龙,
申请(专利权)人:联合滤洁过滤技术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