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定坤专利>正文

一种外墙机构补强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30529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外墙机构补强施工方法,属于外墙补强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清理外墙基面渗漏开裂位置的附着物,用胶带围住外墙基面渗漏开裂的区域并在外墙基面向内凿出补强槽,将凿出的补强槽的四周内壁及其底面进行打磨,在被强槽内放置加固支架,再将补强材料填充至补强槽内,在外墙基面包围补强槽的位置设有防水组件,并对溢出的补强材料进行打磨,制作与外墙基面颜色相同的墙料,并将墙料涂刷到外墙基面上,形成墙料层,在墙体的表面涂抹防水涂层。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外墙修复效果不理想,修复效率低的问题。复效率低的问题。复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墙机构补强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外墙补强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外墙机构补强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外墙是防水施工一大难点,近年来建筑外墙渗漏开裂问题严重,为从根本上解决外墙开裂渗漏问题,并考虑施工安全、方便,对此进行补漏补强内治理。外墙在施工过程中要求必须认真细致,如果出现施工误差就容易造成渗漏;同时在投入使用后,由于温度变化、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材料的耐久性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都会引起外墙开裂,从而导致渗漏;现有对于外墙补强修复的效果不理想,修复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外墙机构补强施工方法,解决外墙修复效果不理想,修复效率低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上述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以实现:
[0005]提出了一种外墙机构补强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清理外墙基面渗漏开裂位置的附着物,用胶带围住外墙基面渗漏开裂的区域,限定外墙基面需要修复的范围,并距离渗漏3

4cm的位置在外墙基面向内凿出补强槽,将凿出的补强槽的四周内壁及其底面进行打磨,在被强槽内放置加固支架,再将补强材料填充至补强槽内,使补强材料浸没加固支架并溢出外墙基面,在外墙基面包围补强槽的位置设有防水组件,待补强材料风干后拆除防水组件,并对溢出的补强材料进行打磨,使补强材料向补强槽内凹陷1

2cm,制作与外墙基面颜色相同的墙料,并将墙料涂刷到外墙基面上,形成墙料层并且使墙料层与外墙基面平齐,在墙体的表面涂抹防水涂层。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补强槽深度为5

10cm。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补强材料溢出外墙基面2

5cm。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采用热风枪对补强材料加速风干处理,并在风干后静置30分钟。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打磨后的补强槽保证内部干燥、坚实、无浮灰杂质。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水组件包括防水板,所述防水板粘贴在外墙基面并压紧补强槽溢出的补强材料,所述防水板的边沿四周向外延伸设有导流板。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补强材料采用混凝土,所述混凝土包含有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乳液胶:20

30份、钛白粉:6

16份、滑石粉:15

20份、硫酸钡:10

15份、乙二醇:2

3份、磷酸三丁酯:0.3
ꢀ‑
0.5份、六偏磷酸钠:0.1

0.3份、乳化剂OP

10:0.15

0.25份、羧甲基纤维素:0.1

0.2份、聚甲基丙烯酸钠:0.1

0.3份、乙酸汞苯:0.2

0.4份、松油醇:0.1

0.3份、氧化锌:3

6份。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包含有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乳液胶:20份、钛白粉:6份、滑石粉:15份、硫酸钡:10份、乙二醇:2份、磷酸三丁酯:0.3份、六偏磷酸钠:0.1份、乳化
剂OP

10:0.15份、羧甲基纤维素:0.1份、聚甲基丙烯酸钠:0.1份、乙酸汞苯:0.2份、松油醇:0.1份、氧化锌:3份。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重量份分别称取乳液胶、钛白粉、滑石粉、硫酸钡、乙二醇、磷酸三丁酯、六偏磷酸钠、乳化剂OP

10、羧甲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钠、乙酸汞苯、松油醇、氧化锌、碳酸钙、市售型号为805的环保胶水、自来水或纯净水或蒸馏水,并分开放置;随后自来水或纯净水或蒸馏水放入反应容器内,再把六偏磷酸钠、羧甲基纤维素溶解于自来水或纯净水或蒸馏水中,形成水溶液;然后在刚得的水溶液中加入钛白粉、滑石粉、硫酸钡、乙二醇、磷酸三丁酯、乳化剂OP

10、乙酸汞苯、松油醇、氧化锌、碳酸钙,进行研磨分散得到分散液,再在第三步所得分散液中加入乳液胶、市售型号为805的环保胶水和聚甲基丙烯酸钠,进行搅拌直到均匀,得到半成品;最后加入适量氨水并均匀搅拌并不断检测,即得PH值≥7的成品涂料。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制备分散液时将温度加温到35℃

45℃,并且保温20

40分钟。
[0015]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6]本专利技术施工工艺简单,设计科学、合理,在渗漏开裂部位开凿出补强槽,将在补强槽内填充混凝土,强抗渗混凝土配合加固支架补强,使补强槽与混凝土的粘结牢固,外排内防,治理效果明显,使用寿命较长,解决外墙修复效果不理想,修复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外墙机构补强的结构图。
[0019]附图标号说明:
[0020]1‑
外墙;2

补强槽;3

加固支架;4

防水板;5

导流板;6

墙料层;7

防水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需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3]另外,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者“及/或”,其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
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墙机构补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清理外墙基面渗漏开裂位置的附着物,用胶带围住外墙基面渗漏开裂的区域,限定外墙基面需要修复的范围,并距离渗漏3

4cm的位置在外墙基面向内凿出补强槽,将凿出的补强槽的四周内壁及其底面进行打磨,在被强槽内放置加固支架,再将补强材料填充至补强槽内,使补强材料浸没加固支架并溢出外墙基面,在外墙基面包围补强槽的位置设有防水组件,待补强材料风干后拆除防水组件,并对溢出的补强材料进行打磨,使补强材料向补强槽内凹陷1

2cm,制作与外墙基面颜色相同的墙料,并将墙料涂刷到外墙基面上,形成墙料层并且使墙料层与外墙基面平齐,在墙体的表面涂抹防水涂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机构补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槽深度为5

1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机构补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材料溢出外墙基面2

5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机构补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可采用热风枪对补强材料加速风干处理,并在风干后静置30分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机构补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打磨后的补强槽保证内部干燥、坚实、无浮灰杂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机构补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组件包括防水板,所述防水板粘贴在外墙基面并压紧补强槽溢出的补强材料,所述防水板的边沿四周向外延伸设有导流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机构补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材料采用混凝土,所述混凝土包含有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乳液胶:20

30份、钛白粉:6

16份、滑石粉:15

20份、硫酸钡:10

15份、乙二醇:2

3份、磷酸三丁酯:0.3

0.5份、六偏磷酸钠:0.1

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定坤
申请(专利权)人:曾定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